第04版:文化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4月15日 星期

老站长的回忆


□ 姚毅

我的老友吴荣生是扬中兴隆日新人,今年68岁,身体硬朗。他是扬中东新港码头的最后一任站长,说起东新港码头的旧事,他的话匣子就关不住了。

扬中东新港码头正式全称为:高港港务管理局东新港港务站,属长江航道运管理局上海分局下面的高港港务管理局管理。

吴荣生1981年从长江航运管理局武汉分局调回老家任站长的。他给我讲述了东新港码头的一段历史——东新港码头形成于清朝,当时扬中一带的人到上海滩去做生意都是坐帆船来往,航班还不是每天都有,到清朝末年就有上海从英国购买的小火轮通航了。后来码头逐渐繁华起来,1976年前,客货都是由交通局的划船(又叫“小划子”)接驳到大轮上。但遇到六级以上的东北风,小划船不好划了,大轮也不能靠泊扬中了。

后来这里造了码头,1976年建站,这里就热闹起来,那时东新港码头繁华到什么程度呢?吴荣生自豪地告诉我,那时连泰兴的、盐城的、兴化的客人也都从扬中东新港码头上船去上海的。因为其他地方上不了。泰兴贩鸡子和鸡蛋的那些生意人是常客。泰兴人去上海都喜欢随身携带白果,白果是泰兴的特产,白果那时很金贵,也很稀奇。东新港码头轮船每天的船票也是有限的,苏北其他码头客往往上不了船。当时交通不便,赶船的人再回家路又远,码头又无住宿,只好与船长说好话,只要能上了船,哪怕蹲地板,蹲走廊,只要能到达上海,就满足了……

关于轮船的那些往事吴荣生还记忆犹新。就船的编号而言当时就有几次变化,有“新字号”系列的轮船,如新中号、新苏号、新达号等,还有“江申”号系列,后来是“东方红号”系列轮船,舱位达1500吨,船体分为四层,水面上三层,水下面一层,整个东方红号最大载客量达1500人。

当时船票分为五个等级,五等舱是坐票,四等是普通卧铺票,没有三等舱,二等舱级别最高,整个船上只有4个铺位,当时要达到国家十三级高干才能坐到二等舱;记得当时普通坐票是2元2角钱一张,四等舱卧铺票是2元6角钱一张。

那时公路运输还不发达,没有专门去上海的长途客车。扬中东新港码头是扬中到上海的唯一水上通道,东新港码头当时只是专门一个客运码头,没有货运码头,但那时扬中的生产工业产品很多也都是通过上海大轮发往外地的。那时的航线是这样的:上海大达码头(忙时停靠十六铺码头)——江阴码头——靖江的四墩子码头——靖江七圩港码头——泰州过船港码头——扬中东新港码头——泰兴高港码头,后来还延伸到扬州港。扬中的竹编器具很有名气,有的人去上海就会随身携带竹篮当礼品去上海送人,还有扬中的刀鱼、螃蟹、鸡、鸡蛋、糯米粉也都是扬中人去经常随身携带的土特产。柳编、柳器当时从东新港码头发往上海的最多。

随着公路、铁路、和航空交通的发达,水运因为速度慢,跟不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坐船的人逐渐变少,东新港码头于1999年5月19日停航并撤销,吴荣生则一直留守到2005年。


上一篇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15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8.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