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邱海鹰
在千里渠江边的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东北部约70公里处,有一个始建于明末清初古镇——肖溪。
在肖溪,有一条比古镇历史还要早的巴渝古道。据古道旁的碑文记载,自肖溪有了水运码头,就有了这条古道,而这条古道是历史上大巴山区至重庆的咽喉要道。新中国成立前,这里的水运码头是大巴山区一个繁华的商贸集散地,近百里内的山里人将粮食、土特产和山货肩挑背扛到古镇销售,又从古镇买回盐、布及其他生活必需品。古镇鳞次栉比的客栈、茶馆、酒店、油房、药铺、铁匠铺、百货店等,为山里人和古镇人提供了交流、洽谈生意的场所。
依山傍水的古镇,虽然俯视滔滔渠江,数尽片片白帆,阅尽人间沧桑,但天有不测风云,它亦经受过渠江洪水的洗礼。
在居民杨绪中家的墙壁上,清晰地划着两道鲜红的水位线,下面一道写着:2004年23.38米,上面一道写着2007年7月7日:24.1米。最大的也是近10年来最后一次涨洪水,是2010年,最高水位达25.81米。在这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中,虽然古镇400多户人家的房屋被水淹上二楼甚至没顶,但却只有一家人的房屋倒塌, 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奇迹。
奇迹的背后是智慧。老街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特色,那就是它的特殊形状。站在小镇背后的山上,俯瞰整个古镇,它呈一个弧形的半岛,老街中间宽敞,两端逐渐变窄,古镇上的几百套房屋沿着这个弧形形成非常罕见的“旱船”式结构的建筑群,就像是一艘停泊在渠江边上的巨大船只,随时准备扬帆起航。可以说,古镇的整个造型,与当地水码头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受渠江码头文化的影响,建筑者将450米长的老街打造成了“旱船”式建筑,这在全国的古建筑中都是非常罕见的。这不由令人想起乐山犍为罗城古镇的船形街,当地人称其为“水船”。两地船形街的不同之处在于,罗城的船形街中段有当街的高大戏楼、篷帆,街尾有像大船客舱般的灵官庙,而肖溪的老街只是中间宽、两端窄,并无“船帆”和“船舱”。
据说,古人之所以将肖溪古镇设计为一个旱船式的造型,就是希望“水”“舟”之间能和谐相处,考虑到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的 “双重性格”,古人还对这条船的内部结构进行了精巧设计。两排房屋之间,是一条两丈来宽的青石板铺成的街道,加上街道两边房屋下宽达四五米的屋檐,整个通道宽达三四丈,从北到南,一气贯通,相当于巨大的船舱。但和真正的船舱不同,这个船舱是既能进水,也能出水,因为整个街道北高南低,水一旦涌入,很快能从南端流走,不至于滞留在船舱中,让船体沉没。同时,这里的每家每户之间,并不是亲密无间,而是隔着一条一米左右宽的小巷子,渠江涨水时,洪水就通过这些小巷子进入街道,然后顺势流走,而不至于对房屋造成伤害。
为了保障古镇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当地政府在紧邻古镇背后的山坡上,新建了肖溪新街。而今古镇上的常住居民仍有40多户200余人,不离不弃与古镇为伴。
近年来,随着对千里渠江的环境治理和保护,洪魔也慢慢低下头来。当地政府出台一系举措对古镇实施抢救性保护,专门成立了肖溪古镇文化旅游产业园,打造集历史人文、民俗风情、生态观光等于一体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