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港口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0年7月8日 星期

无纸化结算让厦门港更“聪明”


□ 全媒记者 王有哲 通讯员 郭旻

近日,厦门港“结算直通车”——港口使费无纸化结算平台发布会在厦门港口管理局召开。该平台在全国范围内第一次实现了航商企业和船舶协作服务企业之间港口使费无纸化结算,进一步完善厦门港乃至全国港口的结算功能和服务。

“该平台项目是一项提效率、降成本的好举措,也标志着厦门港在智能化创新方面又迈出了新的一步。”厦门港口管理局副局长洪里专表示。

工作效率提升超50%

“在2019年6月,厦门港引航站和厦门外轮理货有限公司就完成了使费票据电子化以及双方系统对接,实现使费电子票据的无纸化对接传送。这也标志着厦门外代港口使费无纸化结算平台项目正式启动。”平台开发参与方、厦门港引航站站长陈伯雄说,以引航费为例,以前引航员填好纸质签单后,要将单据带给财务,经过人工计算后,再发给船公司收费。如今,引航员只要轻点移动设备,电子化平台就能完成电子签单、实时算费、自动开票等全流程。

随着现代网络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现有传统的港口使费结算方式存在流转环节多、传递时间长、票据易丢失、整理难度大、耗材成本高等诸多弊端,影响口岸相关单位之间的结算效率。

“港口使费无纸化结算平台的一大特点就是打破传统,创新财务结算电子化操作服务流程,实现了信息的高速传递和最大程度的共享。”平台牵头搭建单位,中国厦门外轮代理有限公司财务部总经理助理郭方毅表示,该平台运行后,每个月可节约纸质票据超过一万张,港口使费账单结算时间可从21天缩短至7天,财务开票工作效率提升超过50%,票据交接频率实现实时交接,且票据准确率大幅提升。

郭方毅还介绍,该平台的另一大特点就是集成创新。港口使费无纸化结算平台项目将聚集更多应用角色,促进航商、船舶代理、码头、引航站、理货、拖轮、船供等港航企业多种角色协作,并将各自的业务信息流进行整合归并,形成一体化的集成解决方案。

项目分三阶段完成

郭方毅告诉记者,港口使费无纸化结算平台项目历时1年,分为三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为2019年6月25日至2019年8月31日,厦门外代公司完成了厦门港引航站和厦门外轮理货有限公司使费票据的电子化以及双方系统的对接,实现使费电子票据的无纸化对接传送。

第二阶段为2019年9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该阶段厦门外代公司对涉及港口使费的主要船舶协作服务企业逐家登门进行推介,促使厦门港船务公司、厦门中联理货有限公司、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有限公司海天分公司、厦门和健卫生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厦门外代报关行有限公司、厦门外代航运发展有限公司等主要船舶协作服务企业实现票据的电子化。

第三阶段为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5月31日,这段时间里,厦门外代公司完成与所有主要船舶协作服务企业系统的对接,使费电子票据全程无纸化进行传送交接。至此,项目实现完美收官。

“作为全国港口首创,该项目的顺利运行将有利于船舶协作服务企业、航商企业等数据标准的统一和互联互通。”厦门港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蔡立群表示,项目的实施有利于促进港航企业电子商务标准体系的再提升,对推动国家标准体系的建立、完善具有重要支持作用,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与国际的接轨、提高我国国家竞争力。

结算平台功能还将延伸

航运企业对港口使费无纸化结算平台的便利化深有体会。在发布会上,马士基(中国)航运有限公司厦门驻港代表谢志超感慨地说,“以前,相关港口使费的单据非常多,业务量大的时候,单据可以从地板堆到天花板。无纸化结算平台彻底改变了这一切,尤其适合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当下。”他认为,该平台不仅低碳绿色环保,也将为企业运营增效降本,还为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世界一流港口,促进厦门港及厦门市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新力量。

郭方毅表示,由于港口使费无纸化结算项目具有很好的系统开放性、经验可拓展性、系统模块可复制性,未来可考虑在福建沿海港口、甚至全国沿海港口推广落地,进一步助推打造服务高效、开放融合现代化水运体系,助推港口航运经济向电子化、信息化、智能化高质量发展,为现代航运服务体系作出新的贡献。

“以港口使费无纸化结算平台项目建设为契机,下一步,厦门港进一步完善财务结算的功能和服务,依托强大的财务结算能力,将结算平台的功能延伸至厦门港各港航单位,实现各单位之间的系统对接与业务协同,打造厦门港航运物流的单一结算窗口。”蔡立群说,通过船舶协作服务企业和航商企业之间的协调与信息共享,助力企业业财融合,实现以低成本为客户高效提供优质、增值服务的目标。

洪里专告诉记者,放眼未来,厦门港口管理局将继续与港航界和相关部门凝聚合力,持续推动5G技术、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型信息技术与港口行业深度融合,争取在全国沿海港口智能化运用上产生更多的“厦门样本”。


上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15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8.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