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港口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8年8月24日 星期
乘“一带一路”东风 发挥海陆空综合交通集成优势
厦门港着力建设国际枢纽港

厦门港海天码头。 吴广宁 摄
厦门国际邮轮中心。 福建省港航管理局供图

□ 全媒记者 王有哲

8月22日上午,骄阳似火,在厦门海天集装箱码头,一艘来自伊朗的货轮正徐徐靠岸,高大的岸桥准备启动装卸程序。开阔的后方堆场上,几千个集装箱等待着装船,各更多的集装箱通过铁路或公路被运往福建省内外……这样的情形,每天都在厦门港上演。

近年来,厦门港充分发挥在口岸、贸易投资、华侨华人、人文历史、民间交流等方面的独特优势,重点推进互联互通、经贸合作、海洋合作、人文交流四大核心枢纽建设,成为与东南亚国家交流合作的海陆交通枢纽,作为国际枢纽港的地位将更加明显。

发挥优势 扩大国际“朋友圈”

厦门港作为东南沿海国际航运枢纽和现代航运服务中心,海上航线通达五洲。数据显示,厦门港与世界50个国家129个港口有直接往来,其中包括拥有北美、欧洲、中东、澳洲、红海、非洲、东南亚及东北亚等国际航线84条,“海上丝绸之路”(简称“海丝”)航线53条。此外,全港建设生产性泊位达164个,其中万吨级以上75个,2017年集装箱吞吐量增长8%,突破千万标箱。

而借助建设“一带一路”的重大机遇,厦门港的“朋友圈”正在不断扩大。“目前,厦门港全球航线149条,其中‘一带一路’航线有53条,途经18个国家的38个港口,年集装箱吞吐量115万标箱。” 厦门港务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志平介绍,福建省民营经济发达,不少企业家率先在“一带一路”沿线设工厂、贸易点,带动了大量物流运输需求,所以厦门港在“一带一路”的开拓上也走在全国前列。

另外,通过拓展中欧(厦门)班列与海铁联运,厦门港成为了“海丝”与“陆丝”关键连接的物流枢纽。

中欧(厦门)国际货运班列作为中欧“安智贸”首条铁路航线试点,已相继开通厦门通达匈牙利布达佩斯、波兰罗兹、俄罗斯莫斯科、德国汉堡、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等多条中欧、中亚班列线路,通达9个国家13个城市,目前货源地覆盖广东、江西、浙江、台湾、东盟等地。截至2018年6月,厦门中欧班列累计开行329列、22824个标箱,累计货值8.34亿美元。

厦门港通过加强海铁联运,着力拓展台湾地区和东盟国家货源。2016年4月厦门开通为台资企业量身打造的中欧(厦门)班列“冠捷”专列,2017年8月首批越南货物也经厦门中转,通过海铁联运方式运往了德国和波兰。2017年,海铁联运完成2.54万标箱,同比增长29.39%。

陈志平表示,借助完善的铁路和公路网络,中欧(厦门)班列运营质量效益得以提升,大力发展海铁联运也使得厦门港对外开放的辐射功能空前强大。而充分发挥海港、空港、陆路综合交通集成优势,强化港口和机场门户功能,厦门港可构建通达全球的海陆空运输网络,打造“一带一路”大通道。

集中火力 打造优质“智慧港”

如今的厦门海天集装箱码头繁忙而有序,车辆来回穿梭,机械不停运转,却少见工作人员。在码头操控室里,记者看到,机械司机陈树林正用手轻轻推动操控杆,没多久,电脑显示屏就显示集装箱任务完成。

陈树林说:“作业环境都是通过电脑扫描出来的结果,然后我们根据电脑扫描出来的一些作业工况,比如说它的高度,米数这一类的,然后我们通过电脑设定,从集装箱车道到船上的一个装卸位置,这个点到点的位置是由电脑来直控的,都是很精确的。”

他还告诉记者,码头设备远程操控改造完成后,司机们都坐进了办公室,产业工人实现了“白领化”。过去,集卡过闸时包括识别箱号、录入数据、检查箱体等流程都要依靠人力完成,一辆拖车至少需要90秒,且每个闸口都要专人值守。集装箱智慧物流平台上线之后,集卡过闸时间明显缩短,得到客户赞许。

“这是厦门港积极推动智慧物流平台建设的重要成果,也是服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主体区建设、更好发挥厦门港优势的重要工程。没有启动这套系统前,全部流程都要依靠人力完成,耗时耗力。自2016年新系统上线以来,闸口通过能力大幅提升,人力成本下降。”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总经理许旭波说。

许旭波介绍,近年来厦门港加快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步伐,陆续研究开发出码头设备远程操控改造、“集装箱智慧物流平台”、网上营业厅、“4G集装箱智能理货系统”等多项服务创新举措,提高了货物通关效率,降低了客户物流成本。其中,凭借“厦门港集装箱智慧物流平台”,厦门港更是将中国港口科技进步一等奖收入囊中。

许旭波说,集装箱智慧物流平台的使用及推广,解决了信息不共享、效率不高的“痛点”,不仅实现了从船代订舱开始到集装箱进码头闸口前、从进口办单到提货还箱的各方物流信息汇集与实时共享,还促进平台与覆盖口岸功能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进行有机联动、互补,优化厦门港营商环境。

港口智慧化改造也使港口生产能力大幅提高,厦门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已跃升为我国8大港之一,在全球排名第14位,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能够同时靠泊4艘20万吨超大型集装箱船舶的港口。

“便捷的通关模式,完善的码头配套措施,提高了靠泊和作业效率,也让我们将更多航线停靠在厦门港,对于双方来说是双赢的结果。”厦门中远海运集箱公司代理部负责人王宜告诉记者。

立足特色 培育多元“邮轮圈”

作为中国三大邮轮母港之一,厦门邮轮经济近年来发展颇为迅速,这其中,离不开厦门“朋友圈”的助力。

记者从厦门国际邮轮母港集团了解到,截至目前,厦门与悉尼、阿姆斯特丹、莫斯科、普吉府等20个城市结为国际友城。在加拿大温哥华、荷兰阿姆斯特丹、乌克兰基辅及俄罗斯莫斯科等地建立26个海外联络处,在印度、南非、俄罗斯、日本设立4个海外投资贸易服务联络点。

另据厦门国际邮轮母港集团人士透露,作为国家四大邮轮运输试点示范港口之一,厦门港在开发“一带一路”邮轮产品方面实现了多项全国创举,为“一带一路”建设再添风采。

3月初,全国首条跨东南亚六国“一带一路”航线在厦运营,覆盖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柬埔寨、泰国等国家。

3月22日,我国首个以邮轮为载体的“一带一路”文化艺术交流推广活动——“海丝路闽南情”文化旅游汇在厦门国际邮轮母港启航,登陆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通过重走‘海丝’,传播乡音乡情,该活动赢得沿线国家良好的社会反响。”陈志平称。

数据显示,自2016年8月开通第一条“海丝”航线以来,厦门港共接待国际邮轮79艘次,邮轮游客完成20.9万人次。2017年运营了9个“一带一路”航次,涵盖菲律宾、越南、新加坡等,旅客吞吐量3.44万人次,同比增108%。

“今年上半年,厦门港已运营5个‘一带一路’航次。今年下半年预计运营10个‘一带一路’航次,其中8个已提前被订满。”厦门国际邮轮母港集团有限公司邮轮业务负责人张海军表示,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邮轮体验“海丝”之旅,其中超过90%的中国游客是从厦门港出发的。

陈志平表示,“今年下半年,厦门母港将继续运营‘妈祖金身下南洋’等独具闽南特色的主题游轮航次,厦门港将继续通过‘邮轮+文化’传播模式,有效培育邮轮市场,打造‘富文化母港、高颜值景域’,展示厦门丰富多元的文化旅游资源,吸引中外游客搭乘东盟‘友谊之船’互访,‘走出去’‘引进来’两相结合,搭建厦门与‘海丝’沿线国家交流互动的友谊桥梁。”

福建厦门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城市,而厦门港则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节点港口。相信未来,厦门港作为国际枢纽港的地位将更加明显。


上一篇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15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8.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