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热点
本版新闻列表
 
2018年8月24日 星期

自主创新为何成了套壳翻新?


过去几天,红芯浏览器成为全国“最知名”的浏览器。然而,红芯的创始人和投资人们,一定没有想到是通过这种方式。

近日,一家名为“红芯时代”的公司宣布依靠“打破美国垄断,自主研发国产浏览器内核”的“红芯浏览器”完成2.5亿元的C轮融资,一阵公关稿件吹捧之后,迅速陷入了舆论漩涡。然而,随后被揭发其所谓的“自主研发”不过是对开源浏览器内核的包装和“套壳”而已,一家成立6年的科技型创业公司,就这样成为众人眼中的笑柄,同时也引发了对于自主创新的广泛讨论。

1.

弱专利、假需求:伪创新乱象屡禁不止

迅雷不及掩耳,打着“中国首个自主创新智能浏览器内核”招牌的“红芯”浏览器前脚刚宣布完成2.5亿元C轮融资,后脚就被拆穿西洋镜。所谓“自主”,不过是把谷歌内核拿来换了个头面;随之,其创始团队核心人员神乎其神的学历和履历也被曝掺假,水分很大。

同是“芯”出了毛病,有人立马想起了15年前的汉芯事件,将二者相提并论。从造假事实看,红芯或有一些不如:汉芯号称发明了国人自己的芯片,实则连芯片都没做出来,而是买来人家的芯片磨去logo再刷上自己的,并以此经过国内权威专家验证,骗取了上亿元科研基金。再看红芯,好赖确实开发出了浏览器,而且忽悠的是市场资本,没直接骗国家钱。

在人们脑海中,“自主”“专利”总是与具备核心技术、核心竞争力密切相连。但在现实中,专利“注水”却是高科技公司的普遍现象。

“不管企业发展是否需要,都要想尽办法比拼专利比论文,能否产业化根本不重要”“项目评审走形式”……日前,一些民营企业家和高校学者对当前一些企业的伪创新现象表达了不满。

据调查发现,近年来,一些企业披着高科技和创新的外衣、行欺骗之实的伪创新乱象屡禁不止。

近期,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常林集团因涉嫌项目空转、科研造假备受舆论关注。“说实话,我们企业95%以上的专利就是一纸空文,根本无法产业化。”一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知名药企负责人说。企业每年都要花费大量人力财力,请“写手”代写及购买专利。但这种往往是缺少技术含金量的弱专利,质量很低。“购买一项发明专利约需2万元,但不保证能产业化,用来充数量没问题,手续都齐全。”一家专利代理机构的业务人员透露,其公司平台上交易的专利,七成都无法产业化。

“不仅以弱专利伪装技术进步,还善于造假、夸大市场需求与订单量来造势。”刚在一场科技企业路演活动担任评审的专家分析,一些互联网领域创新不去安心根植于核心技术,而是热衷于过度炒作假需求来玩资本游戏。

“缺少原始创新、重大创新,不愿意坐冷板凳下硬功夫,而是一心想挣快钱,搞快餐式创新。”在专家们看来,这股歪风背后,企业一方面想垒高创新的“数字成绩”,套取国家创新政策资金,一方面利用重视创新的社会心态,包装自己吸引更大市场投资及订单。

一位刚从知名高校离职的创业者吐槽,近日正忙着帮一位建筑商朋友写专利,对方不关心写啥,就是需要专利“傍身”来申报项目。“于是我绞尽脑汁,将研究的人工智能、新材料方向与建筑行业相结合,在办公室憋了两个。”他说,只要文本写得好,专利一般跑不了。

2.

占先机、添光环:“泡沫化”阻碍行业发展

科技自主创新是从政府到学界、业界历来倡导的发展目标,各方对此也寄予厚望。我国对于自主创新无疑是认真的,科研经费数以万亿地砸下,但相比投入,科研成效却远远不及。

另外,据南方周末报道,新能源行业骗补已经成了“行规”,93家新能源车企中就有72家骗钱,骗补车辆总计达到76374辆,涉及金额共92.707亿元,平均一辆车骗12万!

另一方面,企业不甘坐冷板凳,低估科技创新难度,盲目涌入也是问题。

就拿格力为例,造机、造车梦碎之后,董明珠又出来表示,要花500亿元造芯片。不出意料,这一消息受到了来自市场的群嘲。

一位资深的家电芯片工程师表示,空调芯片是高端芯片,需要长期的技术与人才积累,不是投一堆钱和一两年的时间就可以突破的。

汽车的芯片更难,需要在极端环境下至少能稳定工作10年以上,否则芯片出问题就是严重事故。

那么,为何科技企业热衷于搞“注水”专利?对此专家表示:

一是企业为获得更高的行业话语权。这一点在通信标准制定过程中尤为明显。

二是科研人员为完成KPI考核“制造”专利。目前,技术创新大多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颠覆式创新的例子少之又少,这就导致每个专利的技术点往往是在以往方案上的小改动。

三是为了在专利攻防战中占得先机。科技公司总是会围绕核心专利修建“专利墙”,这些外围专利数量庞大,鱼龙混杂,其中不乏“注水”专利。这样做有两个好处:在防御中,即便竞争对手提起专利诉讼,也必须先把外围的“专利墙”拔除后,才能否决自己的核心专利。在进攻中,可以拿含金量有限的外围专利去当敲门砖,即便在诉讼中,外围专利被法院否决,造成的损失也在可控范围内。

四是为添加企业的高科技光环。由于媒体和公众很难评价专利质量,数量就成为评价科技公司技术实力的重要参照。在这种情形下,企业会制造一些噱头专利以提升自己的高科技光环,在资本市场融资和市场营销推介中积累先天优势。

专利泡沫化是一个全球共性问题,背后主要折射出部分企业、科研人员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玩弄专利游戏。这种做法并不有利于技术进步和行业的健康发展。

有业内人士指出,可以采用信誉授权的模式保障专利质量。就是对申请专利的价值在事后进行全面评估,如果实践检验这项专利具有很高的价值,则给提升申请人的信誉,如果被实践证明是“注水”专利,则降低申请人的信誉。以此鼓励科技公司珍惜自己的信誉,并形成保护创新的正反馈。

3.

创新不是“遮羞布”:爱拼才会赢

“如果你想建造一艘船,别号召人们收集木材、别分派任务及工作,而是教他们对浩瀚无边的大海产生欲望。”这是印在密苏里州立大学商学院墙上的一句话。

它说清楚了一件事,商业就是一个激励客户欲望的过程。创新是商业行为的开端。有了创新,商业的行为就有价值和意义,也能更快地获得超乎一般的利润。可创新激励的欲望,不应该是向着金钱,最起码一开始不应该“向钱看”。

可如果一开始创新目的不纯,不是从解决问题出发,反而是在寻找赚钱的途径,那这种创新最多只能定义为“伪创新”,甚至是一个“骗局”。

十年前的“汉芯”如此,现在的红芯亦如此。

创新是要付出的,不能拿来当作一块“遮羞布”。

有这样一个故事。1998年,在斯坦福大学的一次教职工子女橄榄球赛上,一个物理系教授接到电话要回办公室查个数据,但是孩子还在打球,不能离开。这时,一个计算机系的学生过来帮忙,用个小软件解决了问题,让教授隔着几十公里打开了自己办公室电脑,查找了相关的数据。这个小软件后来被单独包装上市,他叫VMware,是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虚拟机软件。而这个软件就是一群学生,为了做作业方便,在车库里一个月连轴转写出来的。

就这样一个小软件,他们还失败过多次。据创始人之一的Edouard Bugnion讲,有时候苦恼得都不想再干下去了。可咬牙坚持下来,最终收获得是几十亿美元的市值。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学系教授郭斌认为,技术创新常常要越过一个门槛,只有那些成功越过门槛的企业,才可能长久的生存下去。而在越过门槛之前,它的价值还不足以吸引消费者和用户,即便因市场资本过热现象拿到了许多投资,也并不能只靠资本来维持产品的生命周期,最终只会泡沫破灭,走向消亡。

专家表示,首先要从源头上提高专利含金量,将创新的数量优势转化成质量优势。一方面强化专利评价质量导向,完善专利统计发布制度,并加大对地方专利质量的考核与监督;另一方面针对当前地方奖励专利申请者的做法,建议做好甄别,避免专利申请通过便束之高阁的现象。

企业家认为,在支持创新项目时,亟待建立科学评判的遴选机制,避免“走过场”“拍脑袋”,如加大对项目资金中研发费用支出的审查,增加对产品的实地实景验收等。

(综合半月谈、环球时报、经济日报、雷锋网等相关报道)

微言微语

@亿欧:我们缺芯,但打着自主创新的幌子、玩着技术的“角色扮演”,这样的芯,我们不需要。

@工程客:我们感受到缺乏核心技术的痛楚,又出现这种浮夸造假的风气,真的需要好好反思,在核心技术上下苦功。

@IT之家:红芯浏览器伪创新事件说明,要自主创新就必须摈弃抄近道的浮躁心理,踏实才有创新。

@用户9489219449562:借鉴又省钱又省力,又能挣大钱,谁会去安下心的做研发?

创新不是“皇帝的新衣”

□ 祁玲

近年来,披着高科技和创新的外衣,行欺骗之实的伪创新丑闻屡屡出现,创新造假无益于中国企业整体竞争实力的增强,仅仅只是为臆想中的虚假繁荣套上了一件“皇帝新衣”。

联合国下属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2016年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此前的10年中,中国的专利申请数量增长了7倍。然而这种规模增长的繁荣背后是一片狼藉。专家指出,专利授权量、实施率以及有效专利拥有量等指标,以获得授权专利后给社会带来的经济收益,才是反映一国科技创实力的根本。而这些专利申请中有相当数量是为了评职称或争取科研经费,于是,造假之事便理所当然地应运而生。

于企业个体而言,创新即意味着较长周期的高投入,而成功的未知性也在创新和高风险之间画上等号。本着以最快速度做大做强、实现最大效益化的愿望,某些实力薄弱的企业不踏踏实实做好核心技术,而是趋向于夸大创新成果,在形象工程上动歪脑筋。

反观登上《财富》杂志“2018年改变世界企业榜单”的阿里巴巴、京东、滴滴出行等互联网企业,无一不是以科技创新,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生活模式,实实在在给人们带来了便捷。“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自强是创新的原动力,只有埋头苦干、努力突破技术瓶颈才是实现企业真正成长的唯一途径。仅仅依靠伪创新带来“虚假繁荣”,终究会随着“皇帝新衣”的剥落而回归尴尬境地。

相关新闻

研发一款国产自主浏览器内核到底有多难?

相比于当年的“汉芯”事件,红芯所推出的浏览器面向的范围大多是G端的部分用户(政府用户)。也就是说,它做的是一个偏小众的市场,与芯片、操作系统面向大众完全不同,与爱国的关系其实并不大,但在融资宣传中,以“国产自主可控”来作为宣传点,显然不合适。

那么,为何我们没有国产自主研发的浏览器内核?它的门槛到底在哪里?为何做不了国产自主研发的浏览器内核?

据360PC浏览器事业部总经理梁志辉介绍,如果按照从0到1的标准,国内确实没有自主研发的浏览器内核。

研发难的原因大概有以下3点。

第一,我们错过了HTML4制定标准的黄金时期。这些标准在1999年之前就已经定下来了,我们国家发展比较晚,那个时候几乎没人来参与制定标准,而对于浏览器来说,这又是一个特别需要大家遵守公开开放标准的一个产品,每一个人进来,都得基于已有的技术和标准去做,这个情形在通讯行业的2G/3G标准上也是,所以这是第一个门槛。

第二,成本太高。据360集团助理总裁郑文彬介绍,自主研发和维护浏览器内核非常消耗资源,目前世界上只有谷歌、微软、苹果、火狐等巨头有这个实力,其他任何号称完全自主研发的浏览器都可能是假的。

以目前市场占有率最大的Chrome为例,Google最多时候召集过1000个硅谷的程序员集中力量去开发Chromium内核,花了至少10年。

按当时湾区程序员25万美金年薪算,一年光是研发资金就要砸进去近3亿美金,10年就是30亿美金的研发成本。而推广成本更是数倍于研发成本,也就是上百亿。

一个浏览器代码接近2400万行,从项目规模来说,已经接近半个操作系统了。目前Google、微软、苹果作为行业先行者,能够制定规则已经是个无可避免的事实,而国内,没有同等实力的公司有这样的资源,可以投入30亿美金去做自主研发,花上百亿美金去推广。

第三,Chromium本就是一个开源项目,产品由社区驱动,从授权协议上,它们也鼓励基于已有的技术去做技术创新,而不是重复发明轮子。(来源:一财网)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15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8.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