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社会
本版新闻列表
 
2018年9月16日 星期
阴柔还是阳刚
我们需要怎样的“男性气质”?


近日,央视最新一季《开学第一课》开播,引发家长和网友的集体吐槽。有网友在微博上疯狂吐槽:“少年娘则中国娘,央视请来一大批打耳钉、涂口红、头发染色甚至还修眉的‘娘炮’来,就不怕带坏小朋友吗?”同样是在不久前,在《中国新歌声》的舞台上,导师当众怒斥“小鲜肉”之风,扰乱时下年轻男性的气质走向。此语一出,追随者、抨击者蜂拥而上,各执己见。顷刻间,关于“娘炮”“小鲜肉”“精致boy”论调的反思,重新被推至聚光灯下,开始接受世人的审判。

对男性形象的热议,反映出公众对于青年一代成长的高度关切,也折射出对于当下需要怎样的“男性气质”的反思。

A

“花美男”当道引发热议

在火爆的明星养成节目《偶像练习生》中,一群十几二十岁的男孩妆容精致,脸上涂着厚厚的粉底,搭配魅惑的眼神和性感的咬唇妆,熟练地对着镜头撒娇卖萌。各大卫视和视频网站热播的青春偶像剧中,白皙纤瘦、样貌柔弱、眼神无辜的清秀少年,几乎承包了从男一号到男N号的所有角色。

从数年前的“韩流”开始,对“花美男”的欣赏渐渐成为中国娱乐圈的主流。即使如此,网上对“娘炮”和“小鲜肉”的骂声仍不绝于耳。

“别祸害小学生好吗?”网友“醒来的大鸦”在新浪微博写道,“少年娘,中国有未来?”有网友称,“泱泱大国需要钢铁一样的男人”。

当下,一场关于“男性气质”的争论正在进行,一些主流媒体甚至是国外媒体也加入其中。

新华社评论称,一个开放多元的社会,审美自可参差多态,各得其所。《人民日报》认为,涵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男性气质,关键要塑造一种有勇气、有担当的内在品格,形成包容、开放的现代风度,培养守法律、有教养的行为习惯。在青少年中有着广泛影响的明星们,应该呈现更加积极、向上的形象,展示更加健康、阳光的审美,以应有的社会责任与担当精神成为真正的偶像。《中国妇女报》也刊文称,“男性阴柔化”是个伪命题,刚柔相济才可成就完美人格……没必要担心越来越多的男孩喜欢精致的生活而变得没有血性……男人变得温柔一些,讲究一些,更尊重女性一些,或许更有利于社会和谐与发展。

英国《金融时报》刊文称,对“娘炮”形象符号的公然攻击,折射出社会对性别歧视的麻木不觉,也暴露出另一个问题:数代人接受的教育中欠缺“成长第一课”——性别平等教育。

B

做个精致男人有错吗?

而在“小鲜肉”明星的粉丝看来,外界误解了他们的偶像。有粉丝说,并不觉得自己的偶像“娘”,反而觉得是“一种超越了性别的美”。21岁的大学生小轩表示,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风格与追求,不一定非要用传统的男子气概来束缚自己,“化妆是男生注重自身形象的一种表现,精致一点没有错”。

对于最近网上的“娘炮”之争,博士毕业不久的小朱对笔者坦言“有点懵”。她从上大学开始就喜欢以阴柔形象著称的韩国明星,对当年红极一时的“东方神起”“Big Bang”等偶像男团如数家珍。近几年,她成了TFBOYS组合中王俊凯的“阿姨粉”。

在小朱看来,“娘炮”这种“带有明显侮辱色彩”的词以往一般出现在喜剧作品中,是为了刻意制造“笑果”。在现实生活中,外表清秀和内心坚强一点都不冲突,她的男友就是皮肤白皙、眉眼清秀的“90后”四川男孩,但他喜欢去健身房跑步锻炼,加班毫不含糊,而且生活上对她十分照顾,“男友力”十足,“一点都不娘”。

在一家大型国企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小王忍不住向笔者吐槽,“这个社会对男性的要求也太高了,做男人真不容易”。

小王记得,大约两年前,网上最流行的论调是“中国男人配不上中国女人”,在赞扬女性精致美貌的同时抨击中国男性不修边幅,不注意锻炼,不注意保养皮肤和牙齿,穿衣服土气和老气,有的还在腰上挂一大串钥匙。前段时间,网络上开始流行对“油腻”中年男子的“群嘲”。

为了摆脱“油腻”,因长期加班和压力过大而发胖、长青春痘的小王开始了艰苦的“自我改造”。他坚持每天下班后跑步回家,晚饭只吃黄瓜和苦瓜,与朋友聚会很少动筷子,睡前会用一些男性护肤品。一段时间后,他原本凸出的肚子“肉眼可见地缩小了”,衬衫也宽松了许多,整个人清朗了不少。但小王没想到,如今风向一转,人们开始攻击追求外表美的男性是“娘炮”了。

“怎么打扮自己完全是个人自由。”他对笔者表示,打扮精致并不妨碍男性在职场上叱咤风云,外表邋遢、胡子拉碴的人也可能是宅在电脑后面指点江山的“键盘侠”。

C

男性“颜值经济”待爆发

事实上,在中国,追求美早已不是女性的专利,年轻男性对自己形象的要求越来越高。

早晨起床,将自己打理得“漂漂亮亮”,是30岁的李先生全天日程最重要的安排。

化妆水、精华、乳液、防晒霜是上妆前的必要程序,粉底务必用手指拍得“轻薄透亮”,睫毛卷翘纤长、根根分明,流畅的黑色眼线平滑地掠过眼尾,再抹上一层若有若无的浅色口红,妆容不浓却“显气色”。眉毛是重中之重,要由浅及深,营造出一种“雾状”的美感,头发也要吹得蓬松。打扮停当出门前,李先生从来不忘把增高垫塞进鞋子里。

作为一名职业化妆师,李先生经常应品牌邀请出席时尚派对,以形象精致著称的明星陈学冬是他精心模仿的对象之一。李先生告诉笔者,只有将自己打理得光鲜亮丽,他才能找到“高端”的客户和工作机会。

不过,李先生透露,他上高中时是个不折不扣的“糙汉子”,最常见的装束就是随意的T恤短裤加凉拖,还因为长青春痘护理不当而“烂了脸”。但自从通过医疗美容治好皮肤并学习化妆以来,他就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形象。如今,他每年都花费数万元购买护肤和美妆产品,每个月定期做医美项目,还接受了微整形手术。当然,良好的形象和精湛的化妆技术也为他带来了不菲的收入。

在中国,像小李这样重视个人形象的年轻男性越来越多。

今年1月,京东研究院联合两家代表中产阶层男性审美消费和精神消费的公司,在上海发布了“2017新中产男性消费报告”。这份报告显示,打造个人形象是“90后”男性消费的核心追求,他们在男装、面部护肤产品等方面的购买行为突出。此外,93.4%的男士每月在服饰、包、皮肤护理和发型上的消费不会超过3000元,但30岁以后的男性每月的时尚花费逐年增加,达到6000元左右。

艾瑞咨询发布的《种草一代·95后时尚消费报告》指出,“颜值经济”的爆发在“90后”和“95后”人群中表现最明显,其中男性美妆消费增长迅速,“将为行业带来新的潜力和品牌变局”。市场数据公司欧睿国际预测,今年中国男妆市场将增长近7%,达到20亿美元。

“做个‘精致男孩’并无不妥,”20岁的学生袁熙昆(音)告诉美国“石英”财经网,自己在几个月前成为男妆博主,常常有人在其视频下称男人化妆令人作呕,并嘲笑他们不是“真男人”。

“但对我们来说,化妆只是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袁熙昆说,修饰自己并不意味着“娘”。

据美国“石英”财经网报道,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男性美学在外国流行文化影响下发生改变。在好莱坞及日本电影的推波助澜下,强壮沉默的男性曾是中国人眼中的理想男人形象。如今,中国流行文化中出现了新的理想男人类型。越来越多受过良好教育的中国女性寻求“小奶狗”——拥有柔顺个性的忠诚、黏人男子——当男友,凸显中国女性在寻求浪漫关系方面正在发生变化。

“石英”财经网指出,男性化妆现象的流行在一定程度上可归因于韩日流行文化的影响。文章认为,一些中国男性越来越关注外表的另一原因,是正在变化的经济结构——以服务为导向的产业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远离工厂。文章援引专家观点称,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加快,以及从制造业到服务经济的逐渐转向,服务经济从业者更重视外表。

D

应尊重审美多元化

在性别学专家看来,网络上对“娘炮”的批评都源于“性别刻板印象”。“男生要有男生的样子,女生要有女生的样子,这其中有着明显的性别偏见。”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副教授丁瑜说,“比如你一个男孩子就应该怎么样,一个女孩子就应该怎么样,‘就应该’后面的那些东西就是刻板印象,它容纳不了半点跟原来的观念不一样的东西。” “但人不是一个模板刻出来的,他总是会有不同的样子、性格和气质。凭什么要求男性呈现出全部一样的(气质),就不能有别的呢?”

社会学家李银河认为,每个人的男性度和女性度都有差异,“人性是丰富多彩的,应该让每个人随心所欲地落在极度男性化与极度女性化这两个极端点之间的任何一点上,而不是强求每个人都必须落在极端点上”。她还呼吁审美标准的多元化,“男生既可以精致,也可以粗犷,女生既可以阴柔,也可以阳刚”。

梳理几十年来大众审美趣味的变化脉络不难发现,男性偶像的形象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如同河水,随着社会现象、文化元素的变迁,奔流向前。

曾经,以“阳刚”“硬朗”著称的高仓健、成龙型“硬汉”把控了主流审美话语权。如今,外表斯文、柔美、秀气的鹿晗、蔡徐坤型“花样美男”与被赋予了“血性”“铁骨”特质的吴京、甄子丹型“猛男”平分天下。

在大众对男性的审美呈现更多元化同时,时代幕布上的整个世界都在悄然改变——

在理论界,关于气质具有多样性与可塑性的理论及其实践打破了“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这种二元分类体系。放眼更广阔的宏观层面,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方面面正在完成从单调到复杂、从一元到多元、从匮乏到丰富的巨大跨越。

可以说,多元审美正是社会长期和平稳定繁荣的“伴生品”,因为只有一个物质足够丰富的社会,才能涵养出高理解度、高尊重度、高包容度的人类文明。

舰载机飞行员张超深知每一次升空便是一次生死考验,纵使喋血长空也要一飞冲天;90后潜水员官东,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将生的希望留给被困人员……以军人为代表的一大批青年,他们身上的勇气、坚强和担当等气质品格,依然是主流审美不可或缺的内容。

《人民日报》撰文指出,现代社会进一步拓宽了审美的场域,提供了更为多元的生活方式,也为对男性的审美提供了更多元的面向。“那种基于性别特征进行的价值判断,将男性气质等同于外表外貌,是一种简单化的做法。关注男性气质的构建,应该发扬内在的勇气、坚强和担当等诸多品质。”

E

价值取向更应重视

在一家4A广告公司工作的小张并不化妆,但整洁、穿着“得体时尚”是他对自己的基本要求。身边环绕的同事几乎全是俊男美女,也让他练就了挑剔的“火眼金睛”。即便是整体看起来漂亮的女孩,他也会注意到对方仪态不够完美,头发有些毛糙,裙子上有没熨平的褶皱,指甲油有剥落的痕迹。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只喜欢“奶油小生”。

小张告诉笔者,如今的审美观越来越多元和宽容,无论是青春偶像剧和综艺节目中的“花美男”,还是孙红雷、吴秀波等富有魅力的“大叔”,抑或吴京在《战狼2》中演绎的硬汉,都有各自的忠实粉丝,哪一类更受欢迎只取决于市场需求。他最喜欢的男明星,是外形并不出众却演技精湛、为人幽默的“TF老BOYS”雷佳音。

在“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分野被证伪,审美不再拘于单一范式的现代社会,人们之所以热衷所谓“男性气质”话题的探讨,与其说是呼唤“男子气概的回归”,不如说是对于健康、昂扬、阳光、向上等两性所共有的精神气质的高度认同,对于刚毅、坚卓、果敢、顽强、进取、担当等人类普世品格的执着追求,以及对于矫揉造作、娱乐至上的浮躁风气与“颜即正义”的错位价值观的反感与摒弃。

这样的价值取向是积极的,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永远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巨大动力,但我们应该更审慎地厘清讨论思路,本着平等与尊重的原则,尊重每个人的自我选择,宽容与己不同的个体,避免“娘炮”“不男不女”“娘娘腔”等带有贬损性的说法。无论他(她)选择呈现怎样的个人风格与气质,硬朗刚强也好,细腻温柔也罢,并不妨碍他们努力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可否不分肤色的界限/愿这土地里/不分你我高低/缤纷色彩闪出的美丽/是因它没有/分开每种色彩”1990年,Beyond乐队为“南非国父”曼德拉写下的这首《光辉岁月》曾经感动了无数人,今天听来依旧能够给我们以深思与启迪。世界不应只有一种色彩,“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是美,“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亦是美,无论是“多数派”还是“少数派”,都应该受到尊重。

涵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男性气质,不在于外表外貌,关键要塑造一种有勇气、有担当的内在品格。如何塑造?摒弃矫揉造作的风格、扭转娱乐至上的倾向,固然是一方面;但更为重要的,是要以“优质的榜样”给青年成长提供更多的精神养料,提供正向的精神引领。如果军人的正义之举能激发更多公众的感动认同,带来社会广泛的响应行动,那么,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坚决捍卫公共利益,就会成为更多人的道义坚持和行为自觉,成为更多人崇尚的“男性气质”。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气质。置身转型发展时期,需要砥砺攻坚克难的意志品质,担当起我们这一代人应有的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讲,破除病态的审美乃至“审丑”、锻造时代的钢铁脊梁,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贡献力量。这是讨论“男性气质”的更大意义所在。

当然,作为一言一行广受关注的公众人物,明星们对于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塑造具有重要影响,应该将社会责任感当作人生“标配”,以更高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努力锻造优秀的品格与可贵的精神,为青少年树立健康阳光、积极进取、勇于担当的榜样,而不只是空有颜值、缺乏内涵的“偶像”。因为对于一个社会而言,榜样远比偶像更难得,也更值得追随。

本版文字综合青年参考、参考消息、解放军报、中国妇女报等媒体报道,图片来源于包图网。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15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8.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