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行业风采
本版新闻列表
 
2018年10月29日 星期

驰骋万里海疆 测量天地经纬
——天津海事测绘中心40年改革发展成就综述
海港测量队。
大连“5.7”空难—应急抢险扫测人员正在分析扫测数据。
青海湖测量项目工程师收取侧扫声呐拖鱼。
2013年天津海事测绘中心正式更名。
北极东北航道随船考察。

□ 全媒记者 甘琛 通讯员 张媛 冯韵琦

四十年的沧桑巨变,四十年的风雨征程,四十年的不息奋斗,绘就了天津海测四十年的辉煌画卷。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沐浴改革的春风,交通运输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天津海事测绘中心取得了巨大成就:

40年来,天津海测人劈波斩浪,在“未知”的水域里测量天地经纬,创造了数十个“全国第一”:第一次采用微波定位技术进行海上测量、第一套多波束测深系统投入使用、第一次采用激光照排技术印制全要素海图、第一次应用声呐定向技术搜寻落水黑匣子、第一次登上高原地区开展湖泊测量……

40年来,他们勠力同心,丈量大海,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推出《一带一路战略示意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沿海航海保障能力系列专题图》、《北极航海地图集》、《京津冀协同发展航运地图集》,开展白洋淀测绘工程,成为海洋强国建设的一支关键力量。

40年来,他们不断攀登海测行业科技发展的新高度,研发出基于激光的新型验潮仪,第一次将无人飞机低空遥感技术应用于地理调查和海图地形更新,推出国内首幅全面直观反映海区综合通航环境的3D视觉产品——《三维光栅裸眼3D北方海区图》,用前沿科技成果照亮了我国海测现代化的发展航程。

驰骋万里海疆,测量天地经纬。天津海测人在“精测海疆 使命必达”的精神引领下,团结奋进,勇于开拓,连续多年保持测绘产品质量优良率100%,测绘成果汇交100%,并获得质量文化建设优秀单位称号。

这一项项成就印证着改革开放所激发出的巨大活力,这一组组数字,诉说着天津海事测绘中心40年的华丽“蝶变”。在波澜壮阔的40年改革发展进程中,天津海事测绘中心不断超越自我,全面提升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引领和开创行业发展新气象,在服务“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海洋强国等倡议和战略中书写出一个又一个动人故事。

A

改革激发活力 推动事业大发展

“改革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破解发展难题的根本途径,没有改革就没有天津海测的高速发展,也将没有天津海测的高质量发展。”天津海事测绘中心主任董江说。

毋庸置疑,天津海事测绘中心是改革的受益者。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经济社会发生历史性转变,交通航运事业得到快速发展。随着交通运输体制的改革,天津海事测绘中心也经历了多次易名,而每一次改革,都激发了天津海测发展的更大活力。

据介绍,天津海事测绘中心前身是海港测量队,改革开放初期隶属于天津航道局。1988年7月天津海上安全监督局组建后,原海港测量队更名为天津海上安全监督局海测大队,为正处级事业单位。1999年全国交通系统水监体制改革后,天津海上安全监督局改称天津海事局,天津海测大队随之更名为天津海事局海测大队。

“每一次更名的背后,是单位的职责增多了,测绘范围更广了,事业版图更大了,我们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董江介绍说。

一路改革一路歌。对天津海测来说,最近最大的一次变革是2012年10月15日交通运输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成立,天津海事局将天津海测大队成建制划归北海航海保障中心管理,改称交通运输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天津海事测绘中心。划归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后,作为我国直属海事系统内三支专业化航保测绘队伍之一,天津海事测绘中心负责从鸭绿江入海口到连云港以北海域所有港口的海图测绘、航道通航尺度测定及水上应急抢险探测工作。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最大的红利。这次改革后,天津海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担当我国北方海区测绘服务保障的“脊梁”更加强壮,在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大型航路扫测、开发新型航海图书产品等方面取得了更大的突破,切实履行了航海保障职能。

“40年改革开放发展了海测、改变了海测、成就了海测,在新的历史机遇期,天津海测将继续坚持改革当头,激发动力活力。”董江表示。

B

丈量“未知”之地 为祖国大海绘详图

“海事测绘的对象大多是未知的‘处女’地,只有经过海测人真实、精准的测量,‘未知’才能更好地被‘认知’,进而被开发利用,创造出不可估量的经济和社会价值。”董江说。

改革开放40年来,天津海测人如同“拓荒牛”一般,耕海犁波,探摸一寸寸未知的水域,丈量一尺尺祖国的江海,用汗水和心血绘就一幅幅江河湖海的详图。

20世纪90年代,原交通部海监局组织中国沿海无线电指向标全球差分定位系统建设,欲使我国海上无线电助航体系跻身国际先进行列,实现船舶导航和海上定位重大变革。这是关系到海测事业长远发展的测绘基础性设施建设,其中的基准站精密测定是系统建设的重要基础保障。“天津海测人上下同心,不辱使命,会同有关单位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基准站地心坐标精确位置测定,达到了国内外先进水平。”天津海事测绘中心测量队队长付兴武说。

在国家和地方政府有需要的时候,天津海测人总是挺身而出。2001年,他们启动北方海区GPS控制网建设工程,彻底改变了北方海区控制基础薄弱的落后现状,开创了在海区范围内统筹规划高精度基础控制的先河。2003年,他们在长江三峡库区航路改革扫床工程中,为航路设计、航标配布、航路图编绘提供了依据,对三峡库区航路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测绘保障,也为海事测绘重心从港口航道图逐步转移到航运航路提供了引领。2004年,他们实施的黄河小浪底库区测量工程,更是开创了天津海测黄河库区勘测之先河,为黄河库区通航运输、旅游观光等项目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为库区人民脱贫致富创造了机遇。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国家大事,奥运会帆船帆板比赛在青岛举行,赛场水域的测绘资料是赛事的重要基础保障。按照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安排,天津海测人仅用42天就完成奥运会帆船帆板比赛水域的全覆盖测绘任务,为赛事顺利进行争取了时间,得到青岛奥帆委的高度评价。今年6月,也是在青岛,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召开,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统一安排下,天津海事测绘中心为海域管控船舶赠送相关水域海图共535张,其中专题海图60张,切实解决了各安保舰船海图欠缺的难题。

近年来,船舶超大型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渤海水深自然条件对超大型船舶通行形成了潜在的制约,准确掌握习惯航路和定线制水域的水深资源已成为当务之急。天津海事测绘中心精准出击,年复一年,在北方海区开展了重要航路扫测工程:2012—2013年成山角船舶定线制测量、2014年长山水道船舶定线制测量、2015年烟大航路测量、2015—2016年老铁山—秦皇岛航路测量、2017年成山角至老铁山航路(部分)测量……一个个重大测绘工程项目,串起了天津海测人的探海足迹,有力保障了区域港口、航运规划发展建设,彰显了海事测绘的公共服务作用。

从“浅蓝”到“深蓝”,从“单一化”到“多元化”,从“适应型”到“引领型”,天津海事测绘中心服务保障领域正不断拓展深化。去年,天津海测人开展了青海湖海图测绘工程,填补了青海湖无纸质海图和电子海图的空白,今年又助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开展了内蒙古呼伦湖测绘工作,这一个个举动,拓展了航保服务领域,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精准脱贫工作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诸多急难险重的关键时刻,天津海测人总是临危受命,第一时间测量“未知”,为搜寻决策和清除安全风险提供技术支持。2002年大连“5·7”空难搜救扫测时,天津海测大队抢险扫测小组经过14个昼夜的连续奋战,为全面打捞失事飞机残骸提供了准确位置,为精确锁定“黑匣子”位置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及时开通航道和恢复通航提供了安全保障,出色地完成上级下达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向党和政府,向全国人民,向遇难者家属交上了一份圆满的答卷。

C

突破关键技术 引领行业发展方向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40年来,天津海测人始终把握科技发展的时代脉动,率先开展技术“革命”,争当科技发展的创新标兵,在海测科技发展的重要节点发挥了关键作用。

海道测量有三个关键技术环节:测深、定位、潮位,它们直接关系到水深数据的质量。40年来,天津海测人从三个技术环节不断创新,不断突破,测量技术不仅经历了从点到线、从线到面的飞速发展,还引领行业向现代化、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20世纪80年代,天津海事测绘中心在业内率先引进了四波束测深仪,实现了“线测深”向“面测深”跨越。20世纪90年代后期,天津海事测绘中心引进首套多波束测深系统,实现了测量水域的全覆盖精细测量,进一步提高了水深测量的效率和精度。此后,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的水深测量技术和理念逐步发展,天津海测人又开始探索机载激光测深、卫星测深、众包测深等技术,推动海测技术继续向前发展。

定位是决定水深资料是否精准的又一个重要环节。付兴武介绍说,定位设备技术发展主要经历了光学定位、无线电定位和卫星定位三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卫星定位技术特别是全球定位系统(GPS)快速发展,定位技术发生了质的飞跃。天津海事测绘中心于1992年首次引进GPS定位设备,并很快投入到大地控制测量和水深测量定位。进入21世纪,天津海事测绘中心陆续引进了星站差分GPS定位系统,进一步提升了定位精度,提高了设备便携性,实现了全球高精度定位。

四十年矢志创新,海测事业行稳致远。RBN/DGPS台站建成使用解决了困惑多年的水深测量定位问题,多波束测深系统引进实现了重要通航水域从线测深向全覆盖测深方向转化,验潮仪的大量购置解决了沿岸和近海水位控制问题,满足了港口航道图测量和北方海区航路测量的技术及设备要求,使用旁侧声纳设备对港口锚地、航行通道扫海,保障了重要通航水域的通航安全。“天津海事测绘中心水深测量实现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水深图编绘现代化,水深测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付兴武自豪地说。

随着测量设备、测量技术的发展,测量工艺、测量模式也在不断改进,测量效率不断提高,工作强度不断降低。“原来手工阶段每个测量组可能要10人以上才能开展工作,现在最少只需要4人就可以完成测量作业。”付兴武介绍说,测量周期也大大缩短,以前6个月的测量项目现在两个半月即可完成,不仅大幅降低了成本,效率也得到极大提升。

四十年岁月如歌,天津海测的制图工艺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原始的纯粹手工写图、小飞机模板制图,到计算机辅助制图,再到微机数字制图,制图技术实现了质的飞跃;从纸质海图到数字海图的转变,更是实现了海图产品的数字化。

D

抢抓黄金机遇 全面服务国家战略

放眼北方海区,天津海事测绘中心正面临前所未有的黄金机遇:

“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自贸区建设、新一轮东北振兴等国家战略在这里交汇和相互融合,为其潜在发展带来丰富的想象空间。

这是天津海事测绘中心的历史机遇,更是光荣使命!海测人精心测绘、优质服务,交付了一幅幅精雕细琢的优质海图,完成了一项项重大的应急扫测任务,在服务国家战略及地区重大战略中,书写下精彩篇章。

——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天津海测人一马当先。陆续推出《一带一路战略示意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沿海航海保障能力系列专题图》等一系列新型专题海图,为交通运输行业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地区经济提供了丰富的基础地理信息支撑。以此为基础的“‘一带一路’航海图书专题系列产品目录构建与典型应用工程”项目获2017年测绘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三等奖,行业应用前景良好。他们还联合中交一航院完成了《中缅油气管道项目30万吨原油码头港池、航道及内、外锚地多波束扫测工程》,对缅甸玛德岛水域进行了全面测量,开启了海外测量的新篇章。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天津海测人当好先行。编制完成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航运地图集》,为实现港口联动发展、区域深度合作和港航资源优化配置提供较高参考价值的地理信息,提升了区域一体化交通服务水平。目前京津冀水上交通形势电子图也正在紧锣密鼓制作中。

——服务国家北极战略,天津海测人马不停蹄。选派3批次5名人员开展北极航线航海保障随船考察工作,为航保全球化服务能力的提升,积累宝贵资料和经验,并开展了北极航线沿线海图及中国北方海区枢纽港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为综合性海洋空间信息服务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他们编制、出版的《北极航海地图集》是国内首部全面反映北极地区相关航行知识的大型综合性图集,已成为航运企业开拓北极航道最全面、权威且实用的航行攻略,获得2016年优秀地图作品裴秀金奖。

去年4月1日,雄安新区横空出世,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天津海事测绘中心立足主业,贴近实际,在2018年开展了白洋淀测绘工程,现已完成前期踏勘工作,后续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将力争为雄安新区建设贡献最大力量。

时代赋予重托,实干成就梦想。天津海事测绘人又树立了新的更加高远的目标:发展“全域测绘”,逐步将测量范围由港口航道扩展到近海,乃至远海,实现船舶定线制水域、重要公用干线和支线航路测量全覆盖,并建立以海洋空间地理信息为核心的海事测绘产品与信息服务体系,建成覆盖北方海区主要港口的水文信息观测骨干网络和信息服务网,在E—航海、北斗应用、深水测量、海洋观测技术等领域实现重点突破。

辉煌已在过去定格,灿烂将在明天再现。随着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进,北方海区大开发、大开放的热潮不断涌起,天津海测人将在鸿篇巨制的时代大戏中书写新的传奇。

本版图片由交通运输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天津海事测绘中心提供。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15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8.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