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港口/产经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8年11月9日 星期

踏上智能“风火轮” 跑出理货“加速度”


□ 全媒记者 魏鋆依 通讯员 刘罡

11月6日上午10时,在连云港集装箱码头26号泊位,靠泊在这里的“长荣12”集装箱班轮正进行装箱作业,码头上一字排开的桥吊下,看不到传统的人工理货场景。原来,是连云港外轮理货有限公司(简称“连云港外理”)联手IT企业自主研发的集装箱智能理货系统在现场进行理货作业,代替了原来的人工理货。

变革——从人工迈向智能

“在2018年8月以前,我们一线理货员都是在码头前沿挨个核对箱号、确认贝位、分清残损,昼夜24小时分两大班轮流理货。”连云港外理理货员姜福森说,自今年11月起,智能理货系统将彻底改变理货员长期在一线战酷暑、冒严寒,站码头工作方式。

连云港外理业务部经理周康宝告诉记者,通过该系统,理货员可以从电脑的监控页面,全面清晰的抓取装卸作业现场集装箱各个面的图片,可准确识别出箱号、贝位号、车号等信息,与并理货系统中预录的海关放行信息、舱单和船图信息进行自动比对。同时,智能理货系统还能及时准确的进行集装箱箱体残损鉴定。

“成功创建智能理货系统,让我们掌握了先进的理货科技,同时也培养了专业的理货队伍。”连云港外轮理货有限公司总经理任汉诗说。

研发——砥砺进取不松懈

说起集装箱智能理货系统的研发,连云港外理信息技术部副经理张超有讲不完的故事。面对研发中系统经常出现的问题,他与现场理货员24小时保持通讯畅通。夜里睡觉时,他常常被电话叫醒,通过远程操作解决系统出现的问题。

“‘集装箱箱号、集卡车车号、集装箱班轮贝位’的识别是智能理货系统的三大核心要素,也是全国港口外轮理货行业智能理货系统共同面临的研发难题。”张超说。

连云港外理和IT企业一起,在两年多时间里,每周一次推进会专题研究攻克方案、梳理测试中出现的问题、改进再调试、优化再完善。在全国港口中率先攻克了智能理货系统对新出厂集装箱箱号因数字相近而容易误判的难题。

装卸船理货部集装箱分部经理李伟告诉记者,为了智能理货系统尽早形成生产力,集装箱理货分部提前针对理货员进行该系统操作技能的培训。“没有教材就自己梳理操作流程、没有老师先入者便为师。我们一心就想为智能理货系统的全面投入运行做好充分的操作准备。”李伟说。

实战——突击作业过得硬

今年8月20日,台风“热比亚”过后,连云港港口船舶集中进港,现场理货人员严重不足。面对点多面广、业务繁忙的理货作业,连云港外理在紧急时刻充分发挥智能理货高效能的特点,筹划好船舶集中进港的理货“突击战”。

在此期间,通过智能系统,一名熟练的理货员在智能理货信息中心,通过电脑能同时操控3条作业线的理货业务;9台桥吊集装箱智能理货系统全负荷运行,对靠泊在这里的4艘集装箱船舶同时进行理货作业,3个人就完成了以往9个人的工作量。正是因为有了智能理货这个“重兵器”参与“作战”,连云港外理才得以用3天时间成功“拿下”61艘次船舶理货业务,顺利完成集装箱1.4万标箱、件杂货5.7万吨的理货业绩。这次实战让智能理货系统一炮打响。

周康宝说,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如果没有智能理货系统的参与,这场理货“突击战”的过程肯定是十分艰难的。

获益——船货港共享成果

理货质量是理货行业的生命。“以往寒暑风雨暴雪等恶劣天气、高强度的作业,我们难免会有遗漏或疏忽。而现在就不一样了,智能理货系统通过高清的图片和视频,全方位记录箱体信息等理货要素,提高了理货数据的一次准确性。”姜福森说道。

为更好的配合港口集装箱装卸作业,连云港外理主动将智能理货系统融合到整个码头作业过程中,建立与码头公司信息端口的连接,将识别的箱号自动发送给码头生产系统,主动承担港口装卸的部分信息处理功能,为卡车提供场位号指引、为码头公司提供集装箱图片和视频服务,智能理货成为智慧港口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除此之外,智能理货系统储存的集装箱图片和视频原始影像资料可保存3个月,这也提升了理货信息的可追溯性,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集装箱装卸作业历史记录查询服务。

下一步,连云港外理还将进一步优化智能理货作业流程、开拓利用空间、延伸使用功能,运用互联网的载体,以电脑或者手机等渠道,为海关、船东、货主、港方提供集装箱班轮装卸作业中 “影像和数据”升级版的理货服务,以此助力口岸通关速度的提升,更好的服务于连云港集装箱运输事业的发展。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15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8.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