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潮涌40年•身边的改变
本版新闻列表
 
2018年12月3日 星期

光阴的故事


四十年弹指一挥间,时光流逝,在改革开放的潮水中个人和行业的命运交错,许许多多水运职工从当年的青葱年少到今天的满头白发,他们共同见证了和走过了行业几十年来的变化历程。面对今天的改革成果,他们感慨万千,本期,我们来聆听他们的故事……

走过九圩港

□ 金国庆

九圩港是一条人工运河,从江苏省南通市北郊的长江边起头,向东贯穿了通州西部和如东南部。很多年来,因为偏僻荒凉而被称为南通的“西伯利亚”,一直不被人待见。

40年前的1978年,我的小姨被外婆从通州平潮农村嫁到了南通市郊区的芦泾港乡。有一次,几个十几岁的表兄弟商量去小姨家玩,当时交通不发达,家家都很穷,客车虽然有,但车票买不起,我们走了整整三个小时。在路过森林密布的九圩港时,一位哥哥说:向南就不是平潮地界了,而是南通市了,于是我们精神头又来了,加快了前进的脚步。向南属于富饶的南通市,哪怕是郊区,也比属于县区的平潮农村好得多。九圩港,是当时很多县区农村人家嫁女儿的分界线。

那个时候,我不知道自己正走在等级最高的204国道上,但即便是国道,当时也是狭窄的砂石路居多,车辆过后就是漫天烟尘,几乎看不见人。

1991年,我来到了九圩港大桥收费站工作。与大桥同步改建成的还有旁边的九圩港船闸。该船闸改建后的宽度达到16米,可以轻松通过千吨大船,成为当时南通地区最大船闸,也成为南通打造世界船谷、发展钢结构产业的重要功臣。

1996年11月28日,南通历史上第一条高速公路——宁通高速公路竣工通车,这条路起点在南京,终点在南通的九圩港。从南通到南京的时间从八九个小时一下子缩短到三个多小时。

2009年12月28日,南通204国道改建工程完工了,给南通人民带来了巨大惊喜。从原来狭窄的两车道二级公路,到平坦宽敞的四车道一级公路,沿线绿色通道,环境优美宜人。其中的九圩港大桥,还是南通历史上第一条钢结构大桥。

进入新世纪,九圩港运河上又架设了铁路大桥,南通市民出行有了新的选择。2003年九圩港铁路大桥建成开通了货运;2004年7月1日开通客运;2016年5月15日,宁启铁路正式开通动车组列车,南通正式步入动车时代。我从南通到南京只要两个半小时,非常方便快捷!

如今,正在建设的沪通长江大桥是新建沪通铁路控制性工程,身兼国家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三位一体”功能,将会比苏通大桥作用更大。

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现在的九圩港周边,不仅交通越来越便捷,而且楼房林立、企业众多,新的居民新村鳞次栉比,九圩港再也不是不被待见的“西伯利亚”了!可以说,九圩港的变化就是南通乃至全国交通发展的缩影!

沸腾的事业

□ 包凌雁 宋兵 俞平

我是土生土长的宁波人,子承父业进入国有航运公司,开过手摇木船、铁质钢船等各种船舶。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有航运公司船多人少,企业负担大,刚好我与企业的合同到期,于是我跳槽到现在的民营企业。

我们行业中九成以上是民营企业,能在“风劲浪急”的航运世界闯出一片天地,不仅需要雄厚的资金,还要有足够的实力去应对风卷云涌的国际航运市场。

21世纪初,行业形势一片大好,运价节节攀升,大家头脑发热,不断建造新船。即便到了2008年,金融危机各种端倪已经出现,不少同行仍一意孤行,继续买船造船,一时间行业出现“逆势增长”。这种假象如今回忆起来仍让人不寒而栗。

金融危机来临,航运业首当其冲。船停着需要维护,要亏钱;开出去,运价抵不过成本,还是要亏钱,几亿元买的新船,一下子跌到几千万元。不少辉煌一时的航运巨头一夜之间因资金链断裂轰然倒下。

2008年到2015年最低迷的那段时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淘汰更新老旧船舶,很多企业艰难地支撑过来。在最困难的时候,大家抱团取暖,行业空前团结。直到2016年,颓废达十年的航运业逐渐复苏。有眼光的企业开始更新换代,为再一次搏击市场积蓄力量。我们公司近两年也增加了不少运力,不光跑国内沿线,还开通了日本、韩国、东南亚的近洋航线。

我在这个行业起起伏伏二十载,见证了它的辉煌、它的颓势,也见证了它的东山再起。老一辈海运人的勇敢、吃苦、奋进的精神,在现代航运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讲述人:赵信追 宁波海洲船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千里淮河第一港的崛起

□ 全媒记者 鄢琦 记者 周克南

改革开放40年来,蚌埠港勇立改革潮头,多点发力创新业态,由一个内陆散件货运码头逐渐发展成为能够河海联运的综合性大港,年货物吞吐量也由当初的不足30万吨跃升到如今的150万吨,成为名副其实的千里淮河第一港。

今年36岁的吊机装卸工潘锦涛在蚌埠港已经工作15个年头了,目前依然坚守在35米高空的起重机操作间里。他的父亲也曾是一名码头装卸工。

潘锦涛坦言,2003年刚参加工作时,感觉整个港口好像仍然停留在父辈时代,装卸方式十分落后。他说:“以前就是个码头,我们父辈装卸货物基本上就是靠肩扛手提,我刚工作时,也只有一些小吊机,工作量很大,工作程序也很繁琐,劳作一天,浑身疼痛。”

2006年,蚌埠新港开港运营,总投入3.5亿元,港口装卸设备全面升级。潘锦涛也成为了蚌埠新港第一批集装箱吊机装卸工。“现在设备是鸟枪换炮了,以前吊机上只有一个电风扇,现在吊机上不但有空调了,机械自动化的程度也非常高,装卸量从以前的每天一两千吨左右,到现在六千到七千吨左右。” 潘锦涛说。

改变的不仅是港口的装卸设备,2014年,蚌埠港开始大力推进将散装货物装入集装箱的“散改集”业务,发展港口物流的高端形式集装箱运输。货物“换乘”集装箱,为蚌埠港实现海河联运提供了基础。

蚌埠港集装箱分公司经理谢飞说:“以前集装箱只能通江,然后要通过驳船来中转,蚌埠到连云港航线的开通,让蚌埠港的集装箱真正意义上实现了通江达海。”

目前,蚌埠港已成为千里淮河上唯一的集装箱码头,而临港现代物流产业园的建设更为蚌埠港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引擎。

见证船闸发展变迁

□ 董开明

1987年12月12日,我们27个刚出校门的“小青工”怀揣着梦想和新奇来到了陌生的施桥船闸,时光荏苒,一晃已是三十年,当年的一群“小青工”已到中年,有的女同志都已退休了。

遥想当年,二线闸正在建设中,单位原来只有四十几个人,工班实行四班三运转,每天连班转,每隔12小时就要上班。冬天放船队时不时要到外面来观察情况,再回到室内时膝盖以下已是冰凉,得赶紧围着煤炉取暖,才能慢慢恢复过来。如此循环往复,好多人的关节因此留下了病根。1988年二线闸开通后实行了四班四运转,每天6个小时工作制,大家工作才轻松了许多。

记得当初远调站刚建立时,我在上游远调站工作,房子是用毛竹、芦席搭的临时工棚,四面透风,门也是用木板钉起来的,铁丝弯一下就当成了门锁。最可怕的是围在屋子周围的十八个坟堆,每天我就在坟堆之间的小道上进出。现在的工作和生活的环境都有了质的提高,工作岗位全部有空调,宿舍也有空调、热水器。

三十年来,运河上航行的船舶也有了很大变化。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运河上的船舶逐渐发展为挂桨机船、水泥船,后来钢质船、内舱机船逐渐增多。2004年大运河禁止水泥船进入,2007年淘汰高污染、高噪音的挂桨机船,目前已全部是大型内舱机船了。

随着经济的发展,船舶大型化趋势发展迅速。我刚来船闸时,一线闸一闸可放30-40条船,现在一线闸有时一闸只能放3条。船舶通过量也在逐年增加,1995年才4700多万吨,2017年船舶通过量达到3.294亿吨,货物通过量2.606亿吨。

几十年来,运调管理技术经历了全人工方式、电脑登记全省联网收费,到现在的电脑智能排档,船员不上岸即可过闸。同时,船闸控制的智能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不用担心人为误操作。目前,我们已实现了安全生产26周年,正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三十年,我们从一名“小青工”到“老职工”,见证了船闸的变迁,奉献了青春和激情,看到船闸日新月异的变化,作为一名亲历者,我由衷地感到激动和自豪,相信船闸的明天会更好!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15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8.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