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健康
本版新闻列表
 
2019年2月22日 星期

为什么有人总找不到北


出去吃饭上个洗手间,回来后就找不到自己的包间位置了;看见弯多的地方就心慌;看着手机导航还是会走错……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真的“找不着北”,不是忘了自己的车停在什么地方,就是不知左右方向,更甚者找不着回家的路。这些异于常人的表现并非是他们的大脑有认知障碍,而是天生难辨方向。科学家发现,大脑中有两种细胞决定着你是否是个“路盲”。

A

记不住路 认不清方向

“路盲”辨不清东南西北

不认路是种什么体验?众多网友纷纷表达自己对这件事的感受——

@这就是我!我没有内置指南针,从来不知道该走哪条路!

@曾经试过,大晚上车没电了为了节省电量,想走小路,没想到绕了特别大一圈,车已经快动不了,我还迷了路,后来看到一个阿姨问了路,又回到了刚开始的地方然后改推车了。

@我总是搞不清楚为什么没有方向感,现在总算知道还有这么多人跟我一样!

@K歌上个洗手间回来问前台,“你记得我是在哪个屋的么?”谁让每个包间长得都一样呢!

@大学一年级刚到学校报到,因为宿舍楼之间是互通的,我从13号楼下楼给别人送了个东西,然后我就往反方向走了,上楼走到宿舍门口敲门,门敲开,咦?为什么不是我们宿舍的人,那一瞬间我是被吓到了,然后我就又下到5层重新上楼,转了几圈才走出来。也是心累,中途还不断想关于女生宿舍的恐怖片。

@暑假去老姐新家玩,结果自己一个人出来在小区里溜达,后来找了个显眼的地方待着,等家人来找我,把我领回去!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果没有建筑物和路牌,离开了地图和GPS,他们就很有可能迷路。有些人天生方向感好,即使一时迷路,也能通过推理和经验等多种方法走出迷途。

而对于某些人来说,即使出门前看了地图,车上安装了GPS,周围有建筑,路上有路牌,他们还是到不了目的地。明明只有几分钟的车程,他们却走错了方向,绕了一个多小时才突出重围。

路盲是指没有方向感或者方向感差的人,或者说是对所经过的路不走心,不注意观察,记不住路方向的人。简单地说,就是基本上不认识路,即使某个地方已经去过很多次,还是记不住路,分不清东南西北,常常会找不到路,往往原地打转。

B

身体自带导航

“路盲”或因大脑细胞未激活

作为一种民间说法,方向感这个词涉及方向识别、空间知觉、坐标系转换等一系列能力,这些能力受到基因影响,更与后天环境和训练相关。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张弢详细解释了这3种能力:“方向识别相当于确定‘你’的位置和当前运动方向,好比我们在商场里看平面地图时标识‘你’的那个带箭头的小红点;空间知觉相当于地图,就是外部空间各个物体的相对位置和距离;坐标系转换相当于‘你’如何旋转地图使得它与你的当前运动方向相匹配。”他举了用地图找路的例子:“一般我们先确定自己面朝哪站着,找几个标志物,然后拿出地图找对应的标志物在哪里,找到后旋转地图让它与我们面朝的方向一致,最后在地图上找到目的地,该怎么走就一目了然了。”

近代研究发现,在我们的大脑海马体中,有一种特殊的神经细胞,叫“位置细胞”,它通过各种感官来接收外界消息,可谓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然后召集周围其他的神经细胞,一起在大脑中绘制“地图”。

还有一种位于大脑嗅觉皮层的“网格细胞”,它能放电,放出的电是网格状,这是形成空间记忆的关键。 这二者组成了大脑的定位系统,再加上头部方向细胞的配合,建立坐标,就能告诉你此时此刻在哪儿,还能在复杂的环境中准确地规划路线,进行“导航”,去你要去的地方。

对于“路盲”来说,他们的位置细胞和网格细胞并没有完全被激活,也就不具备以上的能力了。

虽然“路盲”的准确原因还需要更为详尽的研究来破译,但大体上可以推论其原因是大脑中的位置细胞和网格细胞功能减弱,或细胞数量较少,或细胞没有完全被激活,因而出现了导航能力较差,或不能导航等问题。

C

女性认路不如男?

同性个体差异远大于异性平均差异

“小伙逃出传销窝暴走1300公里,靠路牌和太阳认路。”有则新闻报道称,一个叫小谢的年轻小伙子花了两个月时间,徒步1300多公里,从广州走到了重庆。一路上,他既没有地图也没有手机导航,就靠太阳和路牌辨认方向,完成这一现实版“荒野生存”。除了赞美小伙子“弃暗投明”的壮举,这则新闻也实实在在地又让男同胞们自豪了一把——看看我们能从广州走到重庆,你们女生呢,常年跟“不认路”连在一起……

在影视作品当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女主角路痴,甚至很简单的路程都不知道如何走,只能通过男主角的引领,才能找到具体的方位。路痴似乎是一个可爱的名词,是女生天真可爱的表现。生活中也常常看到女人方向感普遍比男人差的说法,并且惯以开车为例:女司机常找不着路、看不懂导航地图、告知其路线还能走丢,而男人则仿佛天生自带定位光环,穿街走巷出入自如。

生活中确实有的人方向感特别差、有人方向感特别好的例子,比如在日常遇到的“路盲”,似乎是女性的比例高于男性,女性的空间定位能力真的不如男性吗?

有研究认为,男女认路能力的差异可能是进化使然:远古时期,男性狩猎,走得远、爬得高,空间感更强;女性采集食物,更擅长通过地标记住路线。男人在空间定位时依赖的是对整个空间形态的把控,女人则更多依赖参照物。

单个男女可能在方向感上各有输赢,但会不会从概率上说女性普遍方向感都不如男性呢?台湾心理学家洪兰曾指出,统计数据显示男女性在视觉空间能力、心理旋转能力、空间旋转能力方面有差异。这在很长时间都被看作认路能力女不如男的证据。

对此,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魏坤琳教授强调:“统计上有差异不代表生理上有差异。” 他直言,男女在认知能力上的差异没有那么大。“女性大脑和男性大脑的确存在差异,但同性之间的个体差异远大于异性间的平均差异。”

据魏坤琳介绍,不同的人对空间线索的依赖程度不同,有些人很清楚空间中的定位,东南西北辨得很清,会使用比如“往北走200米再往西走100米”这样的方向加距离的表述;有些人则更偏爱标志性地点,比如“向前一直走,看到路口的麦当劳就右转”。而男性和女性在认路的策略上存在一些差异,男性空间旋转能力强一些,更喜欢绝对方位,女性相对弱一点,就善于用地标等线索。“与其强调性别差异,不如强调个体差异。”

他以心理学中的“自我实现效应”重申了自己的观点:“天天说女生开车不行,方向感不好,结果吓得女孩真开不好了。这种简单二分法在科学上没有意义,在实际生活中也很不可取。”

D

拯救“路盲” 试试这些办法

对于“路盲有没有救”这个问题,科学家们无一例外地给出了肯定的答案,更有一些生活化的方法可以帮助他们顺利出门。

1、人工智能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人员牵头开发了一种AI模拟系统,将人工神经网络中自动出现的网格结构与一个更大型的神经网络架构结合,形成人工智能体。结果发现,这一人工智能在游戏迷宫中向目的地前进的导航能力超越了一般人,而且它能像哺乳动物一样寻找新路线和抄近路。

这种人工智能的定位单元类似于人和小鼠大脑中的网格细胞,被称为网格单元,能自动生成与大脑细胞活动非常相似的网格模式。比较而言,网格细胞能帮助小鼠自动找到方向和捷径,网格单元也能够指导小鼠寻找捷径,并具有超越人类的巡航能力。

也就是说,这种人工智能与现有导航软件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完全是大数据的统计和模拟,而是具备了智能认路的功能,能够在陌生环境中,找到正确的道路,甚至捷径。这种人工智能的定位方式,与人和生物在亿万年演化中形成的生物指南针高度一致。

物理网络模式能证明生物的网络模式,并且两者可以重叠,再次证明了人和动物寻找方向是依赖大脑中的位置细胞和网格细胞。未来要做的研究是,如果这种人工智能可以设计为手表,或者植入进手机中,那么,它就完全可以成为路盲者的导航工具。

2、后天的经验和训练

张弢给出的建议:“对东西南北和上下的认知都是训练出来的。有人把猫养在一个全部都是竖条纹的环境里,养到一定程度突然换成横条纹,猫站都站不住,它直接躺下了。”所以说,后天的经验和训练非常重要,“人的潜能很大,先天不认路,可以试试在虚拟环境下反复走迷宫,转着玩儿,猴子都能训出来,人更能训出来。”

魏坤琳则讲述了自己“训练”6岁女儿的办法:“给她一张地图,拿上指南针,带她去公园‘寻宝’。过程中她可以把地图和实际场景做比对、做匹配,把平面跟立体结合起来。她会看到各种标志物,内部坐标系来回映射。”

“对于不认路的人,可以告诉他一些辨认方向的秘诀,比如哪些线索可以用,哪些线索还没用到。这种办法可以应用在大多数人身上。”魏坤琳说。

3、提前规划路线、求助路人

出门多看地图、留意路线,注意街边的标语指示牌,尽量独立地穿梭于大街小巷之间。

明确目的地,提前规划路线,留意地图上面的明显标志物,形成初步记忆,再走一遍的时候,那些记忆会跳出来的!

如果实在不认路,眼睛要放亮些,找个热心肠的路人指个正确的路还是没问题的!如果对方心情好的话,带你走一段,也不是不可能哦!

延伸阅读

鸟类和海龟认路

或因能感应地球磁场

有一些研究表明,海龟游弋万里和鸟类飞行千里并非依靠参照物来辨认位置,因为在浩瀚的海洋和有云雾遮挡的苍茫天空,是无法看清参照物的。因此,它们的大脑定位系统可能依据的是地球磁场。

瑞典研究人员对斑马雀和德国研究人员对欧洲知更鸟的研究均发现,鸟类视网膜上的Cry4蛋白质可能是它们能够看到磁场的原因。此前,Cry4蛋白被认为与昼夜节律或生物的睡眠周期有关。这两种鸟类的Cry4水平在迁徙季节中表现出更高的水平。这被视为鸟类的一种生物指南针。

对海龟的研究也发现,海龟的头部拥有一些具有磁性的粒子,可以帮助海龟感应地球磁场,以此来确定自己在海洋中的确切位置,并修正自己的航道。

这些研究向人类传递的线索是,可以通过仿生来借鉴鸟类和海龟辨认方向的能力,有助于航天和航海。

为什么人类辨识方向不及动物?

对于大多数动物来说,确定方向寻找路径并不是什么难事,以金黄地鼠为例,即使把它的双眼蒙上,并七拐八转地带到一个远离巢穴的地方,它还是能够找到回家的路,并且以直线路径“飞奔”回家。鹅、蟾蜍以及蜘蛛也都表现出类似的本领。

然而,人类的寻路本领远不及这些动物。在一项测试中,研究人员让被试者蒙上眼睛,从起点走到终点,再返回起点。但是,没有一个被试者的表现令人满意,他们不是走过了,就是没走到。看来,现代人的导向能力天生就很差。

早期人大都以游牧生活为主,居无定所。居住地相对空旷,周围世界几乎一成不变,要不就是沙漠,要不就是雪原,根本没有路,又何来的建筑?后来,世界被划分国家、城市、地区、街道,有了公路,有了建筑也有了路牌。为了找到回家的路,人们绘制出地图;为了找到自己的位置,人们发明了全球定位系统(GPS)。现在,人们以各种工具为自己指引方向。但是,麻烦在于,与动物精确计算方向和距离的导向能力不同的是,通过周围环境的标记或各种工具来指引方向容易出错,从而完全迷失方向。

人类的导向能力与动物的相差甚远。不过,尽管我们经常迷路,但我们某些方面的寻路本领并不差。我们也许走出商店后忘记回家的路,却能遨游互联网;我们或许会在丛林里迷失方向,却能登上月球。所以,我们大可不必惋惜丧失的精确导向能力,而应该珍惜我们获得的丰富的生活空间。为了生存,人类与其他动物一样,都在时刻锻炼自己的能力,无论是失去还是获得,我们都是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繁衍生息。

本版综合北京日报、科技日报、青岛早报、家庭生活报、新浪等相关报道。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15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8.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