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船舶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9年4月19日 星期
中国动力整合中高速柴油机业务
“北船”凝聚产业新动能

40万吨级矿砂船。 本报资料室供图

日前,中船重工(以下简称“北船”)所属上市公司中国动力(600482.SH)发布公告称,为解决中高速柴油机业务的同质化竞争、整体性不强等问题,促进企业中高速柴油机业务健康发展,中国动力拟对中高速柴油机业务实施整合,在上海市组建中高速柴油机产业公司(拟用名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发动机有限公司)。

□ 赵肖峰

延伸柴油机动力整合

目前,中船重工从事中高速柴油机业务的全资或控股企业分别为河南柴油机重工有限责任公司、陕西柴油机重工有限公司、上海齐耀发动机有限公司、上海瓦锡兰齐耀柴油机有限公司和中船重工柴油机动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五家企业”)。

“五家企业”已形成中高速柴油机整机及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能力,基本掌握了先进柴油机的核心制造、试验技术,具备年产中高速柴油机1700台的能力(其中,中速柴油机900台/年;高速柴油机800台/年),产品广泛应用于海军舰船动力装备、民船配套装备及电站发电机组。

本次拟组建的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发动机有限公司是柴油机动力整合的延伸,也是对之前成功整合经验的推广。

“北船”希望通过中国动力资本运营平台整合动力产业资源,推进柴油机企业、化学动力企业整合重组,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动力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中国动力表示,本次整合是行业发展的趋势所在,有利于形成合力,提升规模效益,巩固并扩大军、民用市场;进一步优化研发、生产、配套、营销和服务等资源配置,提升整体研发制造能力,推动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和企业高质量发展。

向综合动力业务转型

此前,中国动力完成重大资产重组,以17.97元/股发行7.5亿股,作价139.53亿元(发行股份作价134.82亿元,支付现金作价4.7亿元)向“北船”等购买动力资产,另以不少于25.9元/股发行不超5.2亿股,配套募资134.8亿元(“北船”拟认购总金额的15%),用于向“北船”支付4.7亿元购买火炬能源100%股权。同时,投资建设舰船综合电力推进系统及关键设备、核电关键设备及配套生产线能力改造升级、铅酸蓄电池、新型锂电池及特种电池等项目,并补充流动资金等。标的资产2016—2018年业绩承诺分别为40152.09万元、55966.31万元和69327.34万元。

中国动力从单一化学动力转变为涵盖燃气动力、蒸汽动力、化学动力、全电动力、海洋核动力、柴油机动力和热气动力等七大动力的综合性动力业务的上市公司,推进了业务健康发展和内部各子业务板块不断优化。

化学动力方面,以风帆公司为主体,整合淄博火炬和长海电推军民电池业务,依托军工技术优势以及行业龙头的品牌和营销优势,通过产研结合,持续深入推进技术升级、结构调整等支撑战略,基本形成涵盖军用电池、汽车电池、牵引电池、工业电池、锂电池和循环经济等板块协调发展的军民融合产业格局。

低速机动力方面,出资设立中国船柴,统筹宜昌船柴、大连船柴和青岛船柴三地资产,通过资源整合和重塑,产能布局得到优化,有效降低了采购、制造和资金使用成本,低速机研发、销售和售后服务一体化体系逐步建成。整合后低速机承接合同同比增长97%,国内市场份额占比提升至30%。

业务体量跨越式发展

中国动力拥有部分海工、港机和船用辅机等业务,是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产品种类最齐全的动力装备供应商之一。主要产品有燃气轮机集成产品、汽轮机组及余热锅炉、高性能铅酸动力电池、车用启动电池、电力推进系统集成、专用电力系统集成、民用核电工程安全监测系统、柴油机动力产品和热气机动力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及海洋工程、工程机械、石油化工、陆用电站、民用核电和分布式能源等领域。

2018年12月,中国动力通过发行股份、可转债及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广瀚动力、长海电推、中国船柴、武汉船机、河柴重工、陕柴重工、重齿公司和江苏永瀚的少数股权,并非公开发行可转债募集不超过15亿元配套资金。

重组完成后,中国动力业务体量和盈利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1.47亿元和12.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77%和11.97%。2018年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1.5亿元和9.9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56%和22.40%,每股收益0.57元。

携手三菱日立共赢发展

3月底,“北船”的官网新闻发布,“北船”负责人会见三菱日立电力系统株式会社(三菱日立)首席技术官六山亮昌,“北船”703研究所与三菱日立签订H-25型燃气轮机技术转让协议。

“北船”作为中国最大的造修船集团,综合实力位居全球造船企业前列,其下属的703研究所在燃气轮机产品自主研发等方面为推动集团燃气轮机产业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三菱日立是世界燃气轮机行业的翘楚,拥有从中小型燃气轮机到大型燃气轮机完整的产品线。

三菱日立非常重视与“北船”的合作,此次以签约为契机,双方在燃气领域产业项目合作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加强技术合作、合资合作,不断拓展中国及“一带一路”市场,实现共赢发展。

三菱日立与703研究所签订燃气轮机技术转让协议之后,“北船”旗下舰船动力系统的设计及研制可以更大程度地摆脱国内外其他设备制造企业的掣肘。这对国内燃气轮机设计研制技术环节是一个重大利好,也会给中国动力在燃气轮机动力系统技术与业务拓展带来重大进步,这些技术一定会很快应用到中国动力的燃气轮机制造企业之中,大大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并带来业务发展和业绩贡献。

依托“北船”进行多样化整合

4月2日,中国动力在互动平台称,近几年做了大量整合重组工作,未来企业将进一步加大整合力度,提高管理效率,充分发挥各细分板块的协同效应,减少内部竞争,改善经营指标。

业内人士指出,按照“北船”力争2020年资产证券化率达到或超过70%的目标,未来军工和军民融合产业资产会陆续注入上市公司平台,进行多样化整合。

通过近年来的整合优化,“北船”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增长。2018年,“北船”实现营业收入3150亿元,同比增长4.9%;利润总额88.6亿元,同比增长33.5%,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114.6%,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同比增加0.3%,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北船”拥有8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7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在强大的科研实力下,随着军民融合和自主可控等国家战略的不断深入,“北船”的军工技术和军民融合产业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南北船”资产整合或提速

4月5日,中船集团(以下简称“南船”)旗下中国船舶、中船防务发布重大资产重组调整方案公告。

对于中国船舶,在“南船”中定位由原来的民船资产上市平台变成了军船、民船总装上市平台,集团中的地位显著提高,估值和市值提升空间较大。

对于中船防务,在“南船”定位有所降低,中船防务拟以其持有的广船国际部分股权及黄埔文冲部分股权作为置出资产,与“南船”持有的中船动力100%股权、中船动力研究院51%股权、中船三井15%股权及沪东重机100%股权进行置换,置入资产预估值约111.24亿元。置入盈利较好的船舶动力系统资产,有助于改善企业盈利状况,提升经营效率。

本次重大资产重组调整体现“南船”加快资产证券化的意图,资产整合路径清晰,旗下三大上市公司基本与“北船”旗下资产整合方式能够实现对标。其中,总装平台中国船舶对标中国重工;动力系统平台中船防务对标中国动力;信息化平台中船科技对标中国海防等。“南北船”内部资产整合完成后,或将提速“南北船”资产合并。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15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8.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