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习记者 杨雪 全媒记者 杨瑾
4月16日,记者来到周口港实地采访,放眼望去,近百辆满载货品的大型运输车辆在码头堆场穿梭,码头内港池边门机、传送带等装卸设备正在紧张地往靠泊船只上装卸粮食、建材、吨包、钢板等货品,中心港港池内和沙颍河航道上靠泊和运输船只近百艘。目之所及,尽是繁忙。
“2018年,周口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300万吨,占全省港口吞吐量的85%。”周口港口物流产业集聚区(简称“周口港区”)党委书记孙红伟介绍,“近几年,周口提出要打造‘豫货出海口’,从‘黄土经济’向‘蓝水经济’转型。周口港今天的成绩是我们紧紧围绕‘建港口、兴物流、聚产业、优生态、强服务、造港城’的发展主线,全方位推进临港经济发展的硕果。”
水运名城 使命所在
自古时起,周口就是著名的商埠渡口,因水而名,由水而兴,曾经出现“万家灯火侔江浦,千帆云集似汉皋”的繁荣景象,素有“小武汉”的美誉。
这得益于周口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水运条件。周口位于中原城市群核心区,一头紧靠郑州,另一头则紧接长三角。周口所辖的沙颍河,是国家规划的“2横1纵2网18线”中的一线,构成了周口完善的内河河运网络,是河南省唯一一个通江达海的黄金水道。
在互联互通的新格局下,周口没有固步自封,而是积极推出了以港兴市、建设中原港城的发展战略。2017年4月,中心港码头中部作业区4号5号也港池开港运营,对接“海上丝绸之路”,推进内河水运与沿海港口无缝对接,周口港正成为中原经济区贯通陆海大通道、连接长三角的桥头堡和“豫货出海口”。
周口港区党委委员杜广贤对记者说:“16日今天一天靠港的船只估计有10多艘,进出堆场的车辆达100多辆次,装卸、运输的品种有小麦、玉米,还有一些散杂货,如钢板、布敦岩、镍矿,舞钢生产的吨包,这些货物都纷纷在中心港装船,运往沿海各地,现在的周口港已经形成了百舸争流、千车云集的热闹繁华场面。”
河南交通运输厅厅长刘兴斌对周口寄予厚望,他表示,在2019年河南将重点推进沙颍河周口至省界段航道升级改造,为周口创建国家级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城市创造条件,并且周口水运的发展定会为其他城市临港经济的发展提供好的经验和范本。
临港经济 风生水起
港口发展需要临港产业支撑,发展临港产业会为城市带来新的商业项目。作为临港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周口充分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全力以赴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全面推进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全面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据记者了解,周口港区已落地和正在建设的重点项目有21个,其中巨兴冷轧、安仁医药、九远机械、鼎祺人防设备、凯旺电子通讯、永汇环保设备等7个项目已投产达效,2018年产值已突破2亿元,上缴税金达1400多万元。
为了促进临港经济的高质量发展,2013年10月25日,周口市成立了周口港口物流产业集聚区,总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是河南省唯一以内河港口为依托的产业集聚区。
在4月11日举行的2019临港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上,举行了周口港2019年项目签约仪式。有38个项目“瞄准”了周口的高质量临港经济体,总投资达532.28亿元,项目涵盖先进制造业、高成长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等多个领域,包括周口港区城市综合体片区开发项目、万达广场商业综合体项目、中兴新业港产业园项目、王府井商业综合体项目、山水周口金融中心项目、沈丘港口物流园项目。这些项目紧贴时代发展前沿,能够为周口的临港经济的立体化高质量发展再加把油、添把火。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侯永志认为,周口多年来为临港经济高质量发展所做的工作符合当代发展大势,符合国家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也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
葛洲坝兴业周口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磐玉向记者讲述道:“公司在周口港区成立后,充分感受到了周口港港区的积极转变,为我们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且周口作为新型港城,在物流优势上有很大市场空间。周口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工作推动方面,也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帮助和支持,我们对周口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优化服务 绿色发展
随着我国环境保护政策的深入落实,环境的美誉度也成为了重要的市场价值。对此,周口市市长丁福浩表示,周口必须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紧抓国务院调整运输结构三年行动计划的机遇,在发展中注重建设生态水运工程,加强港口岸线资源保护,完善港口船舶污染防治体系,让绿色成为周口发展临港经济的鲜明底色。
他认为,纵观国内外,新加坡提出打造节约型的临港产业集群,实现由传统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上海提出加快建设“智慧港口、绿色港口、科技港口和效率港口”,尤其在“绿色港口”方面,上海港加强能耗统计监测、新能源应用技术推广,近10年来推动能耗吞吐量每年平均下降5%左右。浙江提出要加快内河水运转型,以绿色水运引领高质量发展,这些都是值得周口学习的。
有关专家建议,周口港区也要大力打造绿色港区,即充分利用港区发展的“红利”将周口港区打造成便利通达且环境优美的全方位示范点。周口港区城管办主任介绍,目前,港区总里程31公里的23条主路网已实现互联互通,取代了居民家门前的乡村小道;未来家园、幸福家园等大型安置社区2280套安置房的交付使用。为了进一步提升港城形象,港区城管办还采取了持续治理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强力推进秸秆禁烧等措施,为周口全力打造绿色港区的靓丽名片。
另外,丁福浩还表示,要深化“放管服”改革,实现企业和群众办事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加大对航线运营、货源吸引及船运公司等方面的补贴力度,出台对港口集疏运货车在市域内通行减免政策,优化服务,降低物流成本。
据介绍,未来周口将抢抓临港机遇,以工业经济为支撑点,向更优的产业结构转型;以城市经济为增长点,向更美的中原港城转型;以返乡经济为发力点,向更好的乡村环境转型;以临港经济为突破点,向更高的发展质量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