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燕婕 贺蓉晖
长江经济带以其自身的发展优势和战略地位,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全局中的重要支撑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
在此背景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要从长江水体及长江沿岸生态修复着眼,进行长江生态系统整体性及系统性修复的统筹规划,实施好长江沿岸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工程,处理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确保长江经济带自然资源得以永续利用。
近年来,国家派出中央环保督查组,加强对长江经济带的沿江11个省市的巡查,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各地区据此采取了相应的环保行动,其污水治理和垃圾治理能力明显提升,部分地区取缔了一些污染企业,11省市的防污、治污能力明显提高。但不可否认,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有些地方执法软弱,存在长期违法排污却查处不到位的现象,有些地方的环保资金有乱用滥用现象,还有部分地区因追逐GDP而对需长期才能见效的环保项目不推动不作为,导致新旧污染问题反复出现得不到有效根治。
笔者认为,针对长江水体的生态修复,首先要把长江水体修复放在长江经济带生态治理的核心位置,坚决遏制长江经济带各类废弃物非法转移倾倒的态势,依法查处涉及破坏长江水体环境的违法行为,加快出台各类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标准,严格沿江化工企业、船舶、生活污水的排放标准,以严格执法倒逼水污染治理效果不断提升。
针对长江沿岸生态修复,要加快完善长江岸线保护规划及集约化规范化发展,妥善处理防洪、城市亲水休闲平台、产业布局之间的关系,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把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统一到系统性平台上。
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还要狠抓循环经济产业,对于船舶及港口的城市垃圾、废油,应采取集中接收模式,充分发挥各类垃圾的经济价值,如对航道疏浚泥砂提取建筑用砂,缓解黄砂供需矛盾,走循环发展之路,以此推进长江经济带自然资源永续利用,加快建成和谐长江、清洁长江、优美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