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船舶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9年6月19日 星期

中船租赁上市 新兴市场颇具潜力

3600TEU集装箱船。
“伊斯特拉”轮。本报资料室供图
集装箱船航行中。

6月17日,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船舶(香港)航运租赁有限公司(简称“中船租赁”)在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主板敲锣上市,新股名称为中国船舶租赁(3877.HK)。

中国船舶租赁是中船集团首家红筹上市公司,此次成功上市,标志着中船集团旗下成员单位近20年来首次在国际资本市场进行公开募股(IPO)上市发行。

股票交易备受关注

未来发展前景可期

17日上午9时30分,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雷凡培与中船舶租赁董事长杨力一同敲响铜锣,宣布中国船舶租赁上市。由此,中国船舶租赁股票正式交易,发行15.34亿股,每股发行价为1.34港元,每手2000股。

据了解,中船租赁的首日挂牌,每股发售价1.34港元,收报1.24元,较招股价1.34元下跌0.1元,跌幅7.46%,股价高开4.5%报1.4元,最多涨8.2%,达到1.45元,随后遇阻掉头向下,低位1.19元,全天成交4367万股,涉及金额5782万元。另外,中国船舶租赁在上午收盘前出现大手卖出,成交量为600万,成交价为1.34港币,涉资804万。

作为大中华区首家船厂系租赁公司中国船舶(香港)航运租赁公布招股结果,中船租赁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9.745亿港元。香港公开发售接获2383份有效申请,认购合共1754.4万股公开发售股份,相当于公开发售初步可供认购发售股份总数1.53404亿股约11.4%,认购不足,未获认购的公开发售股份已重新分配至国际配售。

目前,中国船舶租赁已引入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远海运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一汽集团财务公司及惠生工程等4名基石投资人,合共认购9.13亿股,约占全球发售完成后已发行发售股份的59.5%(于任何超额配股权获行使前),占全球发售完成后已发行总股本的14.9%(于任何超额配股权获行使前)。

此外,据了解,在中船租赁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中,60%将用于船舶租赁业务的资本基础,30%用作海洋清洁能源装备的售后回租项目的资本基础,10%用作营运资金及作一般企业用途。

针对公开发售认购不足额,中船租赁秘书兼法律总顾问兼风险管理部总经理指出,市场认购反应受多种因素影响,公司未来有信心持续发展为股东提供长期回报,公司基石投资者包括中远海运等。他指出基石投资者是看中公司长期发展而作投资,未来会继续沟通,有进一步合作会再作公布。

创新模式回馈“南船” 经营业绩十分亮眼

雷凡培表示,此次中船租赁的成功上市,是中船集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成果,也是以此为契机,不断开拓创新,以此为今后发展开辟出更广阔的空间。

据了解,2012年中船租赁的“诞生”是“南船”面对低迷市场推出的商业模式创新型企业。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新造船市场持续低迷,“南船”力图通过“中船租赁”这一商业模式创新来挖掘市场隐形需求,获取新造船订单。事实上,中船租赁不但为“南船”旗下船厂解订单之忧虑,更在中国战略船型布局方面贡献卓著。

中船租赁成立后,依托香港地域优势,通过“建造后租赁”和“境外租船、境内造船”等模式,为“南船”旗下船厂带来大量订单。以外高桥造船为例,2013-2014年间,中船租赁协助其获取27艘船舶订单,包括大型干散货船、油轮以及集装箱船。

在谋求解体系内船厂订单忧的同时,中船租赁在“南船”产品结构性升级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亦为中国打造战略船型作出贡献。2012-2015年,“南船”旗下船厂通过中船租赁获取超大型集装箱船、LPG船以及LNG船订单,涉足高附加值前沿战略船型领域。2015年,中船租赁在黄埔文冲船厂订造1艘38800DWT级智能干散货船,为“南船”积累创新优势。

目前,中船租赁在“南船”承接订单过程中仍发挥重要作用。年初,中船租赁联合“南船”旗下3家船厂与多家企业签订涉及7个项目、36艘新船、超过100亿元的合同。未来,中船租赁将继续在“南船”扩大市场份额、前沿船型打造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除此之外,其资产总量也颇具规模优势。经过7年的经营,中船租赁的船舶资产总量快速提升。

船舶租赁行业属资本密集型行业,加之回报周期长,制约着小规模或资金不足的船舶租赁业务公司的业务拓展能力。中国船舶租赁自成立以来,短短7年就成为行业领先者,除了获益于母公司中船集团强大的造船实力及丰富海事业经验外,更在于其对行业周期的专业判断。

据了解,中国船舶租赁的核心业务是提供租赁服务,包括融资租赁及经营租赁,主要集中在船舶租赁。同时,公司也向客户提供船舶经纪及贷款服务。公司拥有多元化、现代及较新的船队,并根据行业状况和客户需求审慎配置、调整和优化各类船舶的比例。于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拥有合共71艘船舶,已订约的船舶组合包括29艘船舶,预计将于2021年前完成并开始为集团带来租赁收入。

该等100艘船舶的合计价值为56亿美元,融资租赁安排及经营租赁安排的船舶分别有48艘及52艘。于2018年12月31日,公司的船队包含25艘散货船、14艘液货船、10艘集装箱船、9艘特种船及7艘海上LNG/LPG装备船。同时,包含不同类型船舶的均衡船舶组合亦能产生对冲效应,有助于分散风险,并实现业绩稳定。

此外,中船租赁在继续扩张资产总量的同时,还在优化资产组合,未来预计液货船占比将逐渐提升。

2018年年底,中船租赁39艘(价值17.11亿美元)获租约的船舶订单组合,其中干散货船和液货船分别为12艘和14艘。这些船舶安排在3年内交付,预计2019年交付21艘,2020年为10艘,2021年为8艘。

中船租赁在船舶资产总量具有规模优势的基础上,其盈利水平亦可圈可点。

在中船租赁主营的三个业务中,船舶租赁业务在2016-2018年收入分别为7.15亿港元、10.35亿港元和14.93亿港元,分别占总收益的69.2%、77.8%和70.9%。

另外,根据资料显示,2018年,中船租赁营业收入为21.05亿港元,同比增长58.3%,近3年复合增长率为42.8%;净利润为7.07亿港元,同比增长17.24%,近3年复合增长率为27.85%。

若按收入计算,中国船舶租赁于全球船舶租赁行业排名第四,市场份额为3.9%。在全球非银行系船舶租赁行业约150家公司中,中船租赁位居首位,占市场份额高达14.8%。

不过,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核心客户船舶运营商近两年收入占比均超过90%,2018年船舶运营商、造船厂及贸易公司三类客户收入占比达99.1%。2018年该公司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66.9%。

布局清洁能源产业链 巩固船舶租赁业务

随着全球能源格局进入深度调整,LNG(液化天然气)及页岩气等新型能源日益受到青睐。中船租赁是首家就海上清洁能源进行业务布局的租赁公司,并已拓展至清洁能源海上装备领域,领先同业,在把握新兴市场发展潜力方面颇具先发优势。

自2015年以来,公司为两艘全球首制的服务于全球最大天然气田的极地级重型甲板运输船提供租赁服务,亦一直为全球首艘改装FLNG装备船提供租赁服务。此外,公司拥有并营运的5艘特大型清洁能源运输船及于2017年为中国首个FSRU提供租赁服务。

业内人士表示,船舶租赁服务行业增长潜力巨大,公司背靠中船集团具备独特竞争优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受下游行业的需求及渗透率(即租赁安排项下船只总量占营运船只总量的比例)较低的影响,全球船舶租赁服务行业具有相当大的增长潜力,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将会达到76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11.4%。公司与13家船厂保持合作,共同为13个国家及地区的约50名客户提供船舶租赁服务,同时获益中船集团的的产融结合的公司战略,获得稳定供应的高质量造船服务。

针对投资者对贸易战的担忧,中国船舶租赁董事总经理胡凯出席上市仪式后表示,目前评估贸易战对公司业务基本没有影响,相信今年业务会稳健发展。同时指出航线受贸易战影响约20%以下,而集团客户是航线营运商,他们会因应市场需求作调整,所以对集团没有直接影响。

至于全球经济放缓,总会计师兼信贷经理李峻表示,集团有严密的风险控制体系,包括项目选择、项目审批的流程都会经过严格检测,虽然全球经济放缓,但对集团的应收贷款影响不大,并补充去年不良率只有0.8%。她又说,人民币贬值对业务影响较少,因为资产、负债、收入和成本均以美元计算。

展望未来,中国船舶(香港)航运租赁有限公司将顺应全球能源格局变化,全面布局海上清洁能源产业链,扩大公司的融资管道及稳定公司的融资成本,继续聚焦船舶租赁,拓展专业及高价值业务,继续开发公司的非船舶租赁业务。

上市所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巩固船舶租赁业务、购买海洋清洁能源装备及制造装备,以及日常运营,拟于上市之后采用一般股息政策,有信心按年宣派及派付其股东应占的可供分派净利润约30%的股息。(本报综合整理)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15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8.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