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袁腾飞 吴国梁)7月26日,沙颍河周口—漯河通航暨漯河港开港仪式在漯河市举行,此举实现了漯河人民通江达海的夙愿,提高了沙颍河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促进了河南省内河航运加快发展及淮河水域航运大通道的完善提升。
据介绍,沙颍河航运工程是河南省委、省政府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重大举措,是该省深化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项目。根据设计,漯河复航工程包括漯河港工程和航道工程,占地面积522.3亩,设计年吞吐量460万吨,包括11个500吨级的泊位和1个工作船泊位。其中一期建设9个泊位。航道工程全长13.5公里。航道工程按四级航道标准设计,可通行500吨级船舶。
漯河港建成后,将与京广、孟平铁路及京港澳、南洛高速和107国道等,形成三位一体的强大运能。漯河港航道可通过沙颍河进入淮河,再通过京杭大运河到长江、到大海,东可到连云港,北可到山东济宁,其服务范围可覆盖豫、皖、苏、鲁、沪、浙、鄂、赣等地区。漯河港还可作为游船和未来水上公交巴士的停靠点,兼具旅游、商业等多重属性。届时,“水旱码头”将重返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