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港口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9年8月7日 星期
大力拥抱5G技术 积极应用智能系统
厦门港发展科创“成色”十足

厦门远海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本报资料室供图

□ 全媒记者 王有哲

近日,厦门远海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简称“厦门远海码头”)与厦门移动在海沧港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发布厦门首个智慧港口5G应用。双方将在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基础通信、5G智能应用、云计算、智慧港口、新技术研发与应用、物业设施和智慧党建等各个领域开展合作。

近年来,厦门港加快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步伐,陆续研究开发出码头设备远程操控改造、“集装箱智慧物流平台”、网上营业厅、“4G集装箱智能理货系统”等多项服务创新举措,提高了货物通关效率,降低了客户物流成本。“对于厦门港而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全面嵌入、深度植入,带来的不只是管理转型与效率提升,更是从‘人力’到‘全自动’、从传统到现代等生产模式的巨大转变。”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许旭波表示。

5G信号全覆盖提升运输效率

借助5G、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近年厦门港在积极谋求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之路,并着力打造全球首个5G信号全覆盖港口。这将给厦门港智能化转型带来哪些变化?

“目前厦门远海码头沿岸有线光缆受制于光缆寿命及机械作业的移动范围,无法充分覆盖前端生产点位。而4G网络在时延、带宽上无法满足生产作业的严苛性能要求。”许旭波介绍,通过构建全球第一个5G信号全覆盖港口,可为现有生产作业、办公运营、仓储物流、对外服务等场所提供优质的无线通信服务,实现下行超过800Mbps,上行超过60Mbps的预期效果。

借助5G网络的特性,厦门远海码头、中远海运科技、厦门移动联合试点发布了5G智能司机行为管理应用。

“平面运输车辆借助5G的大带宽、低延时特性,将司机行为通过车内多路高清视频实时回传至上海云管理平台,高效实现司机行为智能分析、记录及告警,大大提升码头运输效率及安全性。”许旭波告诉记者。

同时,厦门远海码头、厦门移动共同打造了新一代港区5G虚拟园区专网,以5G架起最后一公里的“空中光纤”,实现高带宽、低时延、高安全可靠的传输服务,并发挥5G边缘计算技术的能力,满足码头专网对网络通信安全性、私密性、业务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

“让货物借由物流实现自由、经济地流通,需要在构建港口建设的规划设计、实践创新上持续下功夫。”许旭波表示,下一步,厦门远海码头与厦门移动将继续发挥央企的带头示范作用,响应国家5G战略工作部署,共同探索港口生产中的自动驾驶、远程控制、智能理货、互联网+等信息化新应用,努力提升港区的生产作业能力,为行业转型发展及当地经济增长作出更大贡献。

智慧物流平台优化营商环境

厦门远海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是中国第一座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码头上一派繁忙景象,却鲜有活动的人影。

码头虽“无人”,但是格外流畅高效,这得益于技术的不断更迭。该码头通过集装箱智慧物流平台,可以实现设备交接单电子化、无纸化,箱车智能调度、移动办公,闸口智能化运作,集装箱动态信息全方位共享等功能,属于国内首创、国际一流,可大幅提升港口物流业态系统运作效率和水平。

7月29日,记者在厦门远海码头桥吊远程操控系统前,看到机械司机陈树林用手轻轻推动操控杆,没多久,电脑显示屏就显示集装箱装卸任务完成。

陈树林说:“作业环境都是通过电脑扫描出来的结果,根据电脑扫描出来的一些作业工况,比如说它的高度,米数这一类的,我们再通过电脑设定从集装箱车道到船上的一个装卸位置,这个点到点的位置是由电脑来直控的,都是很精确的。”

他还告诉记者,码头设备远程操控改造完成后,司机们都坐进了办公室,产业工人实现了“白领化”。过去,集卡过闸时所有流程都要依靠人力完成,一辆拖车至少需要90秒,且每个闸口都要专人值守。集装箱智慧物流平台上线之后,集卡过闸时间明显缩短,得到客户赞许。

“这是厦门港积极推动智慧物流平台建设的重要成果,也是服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主体区建设、更好发挥厦门港优势的重要工程。没有启动这套系统前,全部流程都要依靠人力完成,耗时耗力。自2016年新系统上线以来,闸口通过能力大幅提升,人力成本下降。”许旭波说。

许旭波表示,集装箱智慧物流平台的使用及推广,解决了信息不共享、效率不高的“痛点”,不仅实现了从船代订舱开始到集装箱进码头闸口前、从进口办单到提货还箱的各方物流信息汇集与实时共享,还促进平台与覆盖口岸功能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进行有机联动、互补,优化厦门港营商环境。

智能理货系统助力港口转型

2019年1月22日,全球首套多功能人工智能远控岸桥识别系统WELLOCEAN 2.0在厦门港新海达码头诞生。

“该系统摒弃了传统OCR空中识别方式,通过地面识别人工智能视频流方式,改变了集装箱码头岸桥远控改造后在识别环节由于空中识别造成的生产效率下降。” 许旭波告诉记者,该系统识别功能还扩展了10多项。除了传统理货识别系统功能外,另外新增了箱门面朝向识别、单小箱压车位置、双小箱压车位置、装/卸船状态、空/重车状态、过路车过滤、铅封有无、危险品标识等人工智能识别模块。

至此,码头理货工人不用在港口第一线日晒雨淋地登记、录入,集装箱信息只要通过无线摄像头一扫,就能完整地获取信息。港口物流企业告别了“一支笔一叠本子”的时代,运用网络技术实现对信息流的智能分析。

在厦门海润码头,集装箱智能理货系统在该港区取得成效,为港口企业带来了效益。该系统用计算机系统替代“人眼”,运用网络传输及视频、orc(光学文字、字符辨识)等技术,通过在桥吊上安装高清球机,实时抓拍集装箱箱体图像并进行自动识别,该系统目前能自动识别与核销集装箱箱号、箱损、拖车号、船舶舱位图等海量信息。随后通过网络技术,该系统综合输出集装箱箱号、拖车号及箱体残损图片,并将结果传送至管理平台,进行作业数据的自动核销,同时实现与码头系统数据的实时对接。

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港口物流业在国际贸易、扩大内需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通过搭建全国首个4G集装箱智能理货操作系统,厦门港开启了国内集装箱理货智能化先河。

“随着5G投入应用,未来4G集装箱智能理货操作系统将进一步向5G拓围升级。一个功能更齐全、性能更强大的智能理货系统有望在未来面世。” 许旭波说。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15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8.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