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港口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9年8月14日 星期

山东港口集团:下好“一盘棋” 做好“合”文章

日照港集装箱码头。 本报资料室供图

□ 郝艳萍 王圣

近日,山东港口集团挂牌,山东省政府提出的山东港口整合三大步已全部完成。整合港口资源,发挥整体优势,是促进港口提质增效升级、化解过剩产能、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功能布局、避免同质化过度竞争的重要举措。山东省是海洋经济大省,港口资源优势明显。在未来,山东港口可从港口行业内部向上下游产业拓展,逐步实现港口供应链的全方位整合。

整合分步到位

山东省目前共有7个沿海港口,分别为滨州港、东营港、潍坊港、烟台港、威海港、青岛港和日照港。

根据山东省政府《关于推进沿海港口资源整合工作的实施计划》,山东港口的整合大致分三步:第一步,以山东高速集团为平台整合滨州港、潍坊港和东营港,组建渤海湾港;第二步,以青岛港为平台整合威海港,形成青岛港、日照港、烟台港和渤海湾港四大集团的格局;第三步,适时组建山东港口集团,统筹全省港口发展。

2018年3月,由山东高速集团控股开始整合滨州港、东营港、潍坊港,山东渤海湾港口集团挂牌成立。2019年4月,渤海湾港口集团成功接收了东营港务集团、广利港集团和潍坊港集团人员及业务管理,在4月26日办理了滨州港务集团领导班子及业务管理交接。这标志着渤海湾港口集团全面完成了对东营、潍坊、滨州三市国有港口的接管,目前正进行多家港口股权划转工作。

2019年7月,威海市国资委将其持有的威海港100%股权无偿划转青岛港。本次无偿划转完成后,青岛港集团将持有威海港100%股权,成为威海港的唯一股东。至此,山东地区青岛港、渤海湾港、烟台港和日照港等四大集团的格局已经形成。

2019年8月6日,山东港口集团挂牌,山东港口整合的终极一环也最终完成。山东港口集团的成立,有利于山东省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坚持港口发展一体化、装备智能化、业态高端化和港城发展协同化,推进山东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整体运营面临挑战

山东地区港口具有相似的自然地理条件,并且经济腹地相互交叉,业务类型相似,因而“同业竞争”一直是港口难以绕开的话题,山东港口集团的组建将破冰“同业竞争”这个难题。但港口是地区对外的窗口,最终要参与到国际市场竞争中去。港口整合后如何保证各主体的经营自主性和竞争力、提高物流效率、共同做大做强,要面临多方面的挑战。

笔者认为,挑战首先就来自于因为港口经营性资源整合的主体要追求各自港口市场估值和股权收益最大化,各方的整合意愿并不一致,利益难以平衡。

山东有3个年吞吐量超4亿吨、位列全国前十的大港。尤其是山东省港口企业集团码头资产的盈利水平相差悬殊。青岛港集团遥遥领先于山东省其他港口企业集团:日照港集团总资产达500多亿元,但其净利润仅为青岛港国际的1/3;烟台港集团的净利润仅为青岛港国际的1/18;威海港集团2016年才开始盈利;其他港口企业集团基本处于亏损状态。

其次是不同港口企业内部的产权结构复杂。山东省港口企业的资本性质涉及外资、民资、国资等,企业间经营管理体制存在较大差异。相较于港口经营性资源市场化整合,港口自然资源整合和行政资源整合直接关系到岸线资源有效开发、资源共享和有序使用等目标的实现,影响着港口经营性资源的有效整合。很多港口固守自然资源的地域垄断性,从而对经营性资源的整合造成阻碍。

最后,跨行政区域的港口资源整合要涉及不同行政区域内的管理主体和经营主体,由于多元化的利益主体彼此牵制、影响和相互制衡,要达成港口资源整合统一目标困难重重,省级层面港口资源整合方案往往难以一步到位,需要政府和企业双方建立良好的配合机制。

多举措实现“1+1>2”效应

港口整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在利益分配、发展定位上难免出现不同的声音。山东省港口如何在整合后能更大程度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分工合理、协同配合的利益共同体,考验的是组织者和各个参与方的智慧与格局。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根据港口的区位特征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东营港、潍坊港、滨州港三港均位于渤海湾内,距贸易主航道较远,但距离腹地较近,在腹地货源集散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同时,渤海湾港口的内河航道条件较好,且中欧班列过境其腹地,其控股公司山东高速具备协调腹地运输资源的雄厚实力。因此,渤海湾港口更适合通过“水水中转”“铁海联运”的方式,构建高效便捷的港城交通网络,实现港口与腹地的协同发展。

青岛港具有一流的集装箱装卸能力,在整合威海港后,在东北亚方向拥有了更为便利的出海口;烟台港在几内亚博凯内港的矿石码头投资项目也取得了巨大成功,日照港铁矿石吞吐量常年居于全国首位。上述三港在外贸出海通道、航线布局和货源集散方面均具有自身先天优势,通过港航协作,能够进一步拓展港口的航线覆盖范围,提升港口效率,形成分工合理、高效协同的港口格局。

第二,从供应链的角度建立综合物流联盟,可以使港口集团和上下游产业实现双赢。通过建立价格优势,吸引更多的货源,拓展港口腹地,提升各港对整合效果的预期。可一方面由整合后的港口集团提供货源保障,由合作企业提供价格支持, 通过签署长期合作协议共同建立稳定持续的物流价格体系,降低供应链整体成本;另一方面以供应链合作的方式提升港口对上下游企业的融合能力,通过联动机制放大整合后的规模效应,并进一步强化港口的核心竞争力,以协作的方式提升效率,实现港口的多功能集成。

第三,通过港产城融合发展,可以解决由于港口集团弱小而调控力度不足的问题。针对山东省港口经营主体成分复杂的现状,建议按照港产城融合发展的方式,由市人民政府、港口集团和当地相关企业联合出资,确保港口集团对港口经营性资产的绝对控股。或者,保留某一合资公司的外资股权,而对国资部分股权进行整合。也可与对方谈判拿回合资公司的运营权,给予合资公司保底或者固定回报,避免外资和民企股东大量退出。

此外,可以采用地主港模式提升港口的经营绩效。地主港模式是未来港口经营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是发挥港口整合优势的最佳选择。建议在产权归属不变的情况下,由山东港口投资控股集团公司作为特许经营机构,将港口码头租给国内外港口经营企业或船公司经营,并收取一定租金用于港口建设,实现产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山东港口投资控股集团公司作为“地主”,拥有山东全境的港口所有权,在与承租方进行博弈时,能更好地发挥整合优势,争取更大利益。

(作者单位:山东社会科学院海洋经济文化研究院)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15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8.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