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健康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9年10月14日 星期
秋季温差大
关于感冒你该知道的事儿


编者按

秋季是丰收的季节,也是疾病的高发季,这个季节气温多变,天气忽冷忽热,很多疾病都容易在秋季复发,为了远离疾病的困扰,保持身体健康,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那么秋季里都有哪些疾病比较容易出现?又应该如何应对呢?从本期起,我们将聊聊秋季保健的那些事儿,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秋季温差大

关于感冒你该知道的事儿

正值季节交替,气温忽高忽低。大街上,人们的着装也是各种各样,多姿多彩,“乱穿衣”成为街头一景,让人分不清季节。由于气温频繁“变脸”,到医院就诊的感冒发热患者明显增多。感冒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但人们对它的了解并非想象中那么透彻。许多人因长年不感冒而自豪,认为自己身体好;而另一类经常感冒的人又常常苦恼担忧。可关于“感冒”,你的认知很可能都是错的!

吃不吃药感冒都得七天才好?

对症治疗 切莫硬扛

鼻塞、打喷嚏、流鼻涕、发烧、咳嗽、喉咙痛、头晕、头痛、浑身无力……每个人感冒的时候都会经历这些症状中的全部或一部分,而这些症状表现程度较重时,会让我们感觉非常难受,影响生活、学习或工作。

家住南京的小汤是一个90后女孩,一向身体健康。近日早晚温差较大,但工作繁忙的她还是身着夏装,在各个业务单位间穿梭忙碌。大概三天前,小汤突然出现发热、咽痛、咳嗽等症状,她想着抗两天就好了,但在家多喝水、休息后仍然不见好转,流清涕、恶寒怕冷的症状越来越严重,于是小汤来到江苏省中医院呼吸科就诊。

接诊的呼吸科副主任中医师朱际平为小汤检查后,诊断她是患上了因受凉引起的风寒感冒。小汤这才想起,三天前她乘坐高铁出差,当时车上空调很足,穿着裙装的她感到一丝凉意,但并没有及时添加衣物。下了高铁到家后,她就明显感到不舒服了。随后,朱际平为小汤开出了解表、祛风、散寒的中药口服,目前症状已明显好转。

有句话说,“对于感冒,吃药一周好,不吃药7天好”。感冒到底要不要吃药?专家指出,感冒分为两种,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即流感,重症流感可引发肺炎、心肌炎、脑炎、多器官功能障碍等多种并发症,最严重可致死。一般情况下,我们谈论的感冒是指普通感冒。普通感冒一般具有自限性,病程一般为7—12天,“吃药一周好,不吃药7天好”的说法正是源于此。

既然吃不吃药感冒最终都会好,为什么市面上那么多感冒药?有时候医生也会开药给感冒患者呢?

随着医学的进步,尽管人类已经研发出相关药物可以战胜疟疾、肺结核、脊髓灰质炎和破伤风等致命疾病。然而,地球上人类最常见的疾病——感冒,目前为止我们还很难摆平。大多数感冒药只能缓解症状,此后依靠身体自行恢复。

感冒药的作用就是缓解症状。如解热镇痛药可以缓解发烧、头痛等症状;止咳药可以缓解咳嗽;退烧药可以让高烧消退,避免高热惊厥;抗阻胺药物、减充血剂则可以减少鼻部症状等。

相对于感冒后“硬扛”,还有一部分人走了另一个极端——同时使用多种感冒药或者随意按照自己的想法加大剂量,以为药用得越多,感冒好得越快。实际上,这样做不但达不到增加疗效的目的,还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

南京一名在校研究生小张,因为感冒发烧,自己去药店买了好几种感冒药,混着吃就吃出了事。高烧41℃、呼吸困难、血压下降、肾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严重凝血功能障碍……人体总共八个脏器系统,而小张当时已有五个系统功能衰竭。虽然医护人员对其进行了积极抢救,但小张最终还是没能撑过去,从入院到去世仅仅7天!

绝大多数感冒药中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这是世界公认的一种苯胺类的解热镇痛药物。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受到广泛的认可,因而被广泛地应用在退烧、缓解慢性疼痛的治疗上。

但感冒药不能随便乱吃,因为进入人体的对乙酰氨基酚90%—95%通过肝脏代谢。如果药物剂量过大,可致肝细胞损害、坏死,严重者可能导致肝肾衰竭。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规定,每天服用的药物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不得超过2000毫克,疗程不得超过3天。

感冒药成分相差不大,作用一致,切勿盲目加量或频繁换药。正确做法是:在一周左右的时间内,若症状未缓解,应该立即咨询医生。寻找病因,而不是自行调整用药。否则,会延误病情。

太久没感冒是否更容易得大病?

谨防小感冒变大问题

有人认为,发烧可以启动身体的免疫系统,让它活跃起来,这样免疫力就会增强……还有一些人认为,发烧、生个小病可以促进抗体的产生,增强身体的抵抗力。这些话听起来很科学,但真相是这样吗?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人为什么会感冒。

我们每天所呼吸的空气中飘浮着大量的细菌、病毒等致病菌,这些致病菌通过呼吸不断进入到我们的鼻腔中。一般情况下,病毒的数量保持在鼻腔免疫系统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人就不会生病。但当人体处于特殊状况时,鼻腔的排毒功能降低,病毒可以长时间停留在鼻腔内,此时病毒就可繁殖出鼻腔免疫系统无法承受的病毒数量,病毒便大肆侵入人体,我们也就感冒了。

什么是特殊情况?江苏省中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孙子凯表示,过度疲劳、受凉、淋雨等都会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病毒等就容易侵袭体内。尤其过度疲劳,是感冒的第一大诱因。所以说,抵抗力差容易感冒。

那感冒是否可以增强抵抗力呢?其实,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

南京医大二附院儿保科副主任殷勤表示,感冒发烧本身是显示机体正在和病菌、病毒做斗争的一个信号。根据个人的抵抗力不同,感冒所表现出的症状不一样,有的人抵抗力强一点,可能打几个喷嚏,流一点鼻涕就好了;有的人抵抗力弱一些,可能症状就表现得严重些。

“偶尔一两次感冒发烧的确可以让身体免疫系统防御能力加强。”殷勤介绍,因为人体的免疫力是逐渐增强的,每次和病菌、病毒做斗争后,身体就会认识并适应它,以后再遇到同样的病菌或病毒,身体就会做出防御反应,也就是免疫力提高的过程。因为病菌病毒多种多样,因此这一点不止针对儿童,成人也如此。不过老年人的免疫力是逐渐下降的,因此这类人群还是最好不要感冒。

那么普通人群是不是就可以通过感冒来增强抵抗力了呢?殷勤表示,万万不可。

首先,感冒可轻可重。有些感冒病毒是某些综合变异体,感染了后果严重,比如甲流。有的还可能诱发某些严重疾病,因感冒诱发肾衰竭的新闻报道并不新鲜。其次,病毒性感冒和一般感冒对身体都有害。最后,病菌病毒引发的感冒属于感染性疾病,疾病的痊愈是人体与环境不断适应的过程,而目前季节交替引发的感冒,大多是添衣不当着凉引起的,天气寒冷,让身体处于一个不适应的环境中,这种情况下人体抵抗力会下降,不但容易感冒,而且可能让小感冒变成大问题。

此外,不生病也不代表抵抗力就强。殷勤认为,一个人的抵抗力是否强,在于其生病后能不能很快恢复。如果一直处在一个病菌病毒比较少的环境里,或者平时比较重视保护自己,的确有可能几年不生病,但这不能说明这个人抵抗力就好。如果偶尔得个小感冒,拖上一个月不好,甚至变成重感冒,抵抗力还是比较差的。有的人每年可能都会感冒两三次,但每次都是一个礼拜就能恢复,那说明他的抵抗力还不错。“当然也不是说经常感冒发烧就好,一年内感冒发烧次数最好不要超过三次,这样免疫力才属于正常范围。”

总之,通过感冒来增强抵抗力是不可取的,想增强抵抗力,可以通过锻炼、调理和加强营养来实现,而年轻人更要注意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不要熬夜,饮食均衡,季节交替时要及时增减衣物。

打了疫苗为什么还是感冒了?

对症预防 每年接种

“已经打了流感疫苗,怎么还是还感冒了?”近来,因天气变化而得了感冒的黄女士很是郁闷,明明自己才注射了流感疫苗,可是不到一个星期就感冒了。黄女士不禁产生疑惑,到底是疫苗不起作用,还是疫苗质量有问题?

和黄女士有相同想法的人不在少数。许多人认为只要注射了流感疫苗,自己就不会感冒。因此,一旦他们在接种后又患上感冒,便对流感疫苗失去信任,产生“不如不接种”的想法。那么,为什么有些人接种了流感疫苗之后,还是会感冒发烧呢?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急性传染病防治科主任胡家瑜解释说,事实上,流感疫苗只对流感有预防作用,但不能防止普通性感冒的发生,此外,即使注射了流感疫苗也要在半个月之后才能产生抗体,达到预防的目的。胡家瑜说:“有的人接种疫苗后感冒发烧了,由于分不清两者之间的区别,因此认为自己得的是流感,其实只是普通感冒。”

据了解,定期接种流感疫苗已经成为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特别是流感的最佳措施。但是流感疫苗是“对症”预防,即注射的是哪种疫苗,就对那种流感病菌起预防作用。每次接种流感疫苗的效力大约会持续一年,每年接种的流感疫苗病毒株都不相同,因此接种流感疫苗应该每年持续。

胡家瑜提醒,接种疫苗预防已经不是孩子的“专利”,成年人也可以借助疫苗来帮助自己抵御病毒。

据了解,按照规程接种后,疫苗的有效率为63%。据瑞典科学家报道,注射流感疫苗使老年人群死亡率下降15—20%,这些数据说明了注射流感疫苗的良好效果。但是,这也并不是说,打了流感疫苗就完全不会感冒了。因为注射的病毒株并不能包含所有的流感病毒,要是出现新型病毒,注射了疫苗的人还是会感冒。不过综合来看,注射流感疫苗对降低流感发生率有明显的好处。

考虑到流感流行的时间,10月份是流感疫苗最佳接种时机。事实上,中国仅有2%的接种率,相比于美国儿童接近60%的接种率,以及美国成人40%的接种率是明显偏低的,这说明我们大多数人是没有在流感高发季来临前注射流感疫苗的习惯。

无论是普通感冒还是流感,都要科学理性对待,只要养成良好的防病习惯,就能防患于未然。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马作峰提醒,注意休息,不要熬夜。多喝水,清淡饮食,尽量不去人多的地方。如果去公共场所需要做好自我保护,如戴口罩、注意保暖。流感期间,冷水洗脸、热水泡脚都是有好处的。中医说,调整阴阳,头上阳气足,冷水洗脸可以促进阳气下行,热水洗脚可以促使阴气上升,这在中医保健中是很常用的方法,对提高体质,改善身体健康状况有好处。

本版文字综合南京日报、新闻晚报、北京日报、家庭医生在线网、九江新闻网等媒体报道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15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8.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