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特别报道
本版新闻列表
 
2019年11月8日 星期

把初心写成一生信仰的记者

桂慧樵深入长江下游采访拍摄。
桂慧樵在漓江。
桂慧樵(左一)深入川江采访老航道工。
桂慧樵(左一)在汉口古田陈家墩港区了解堤防施工沙土堵塞港口情况。
桂慧樵(左)在白沙洲大桥工地采访工程技术人员。

□ 严洁 邓宇轩 张思懿

在我国新闻界,有这样一位已退休十余年的老党员,他一步一个脚印,从初中毕业的码头装卸工到声名远播的名记者;从长江弃儿到长江生态的守望者;从“新闻专业户”到“平民钦差”。命运多舛,不曾让他如火的热情熄灭;掌声雷动,不曾让他前进的步伐停止;路途艰难,不曾让他如玉的初心失去光芒。三十六年,为长江奔走;一辈子,为人民谋福。他,就是《中国水运报》退休记者桂慧樵。

从1984年从事新闻工作至今,桂慧樵已发表新闻稿件4000篇(次),其中30多篇得到国务院和有关部委批转,6篇获时任总理批示。他高高竖起敏感的“新闻天线”,解决了上百起难以解决的疑难问题;他做好事无数,常年忍着腰腿痛的老毛病,带着治疗仪,不惧恐吓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为船民、民工讨回工薪和工程拖欠款1.8亿元;他笔耕不辍,不擅用电脑打字的他却常年挥汗誊写新闻稿到深夜。三十多年来他用脚步丈量长江,所写的长江重大题材的新闻作品在国内引发一次次的冲击,至今仍余音不绝……被人们亲切地称为“长江上最敏感的新闻天线”“新闻专业户”“平民钦差”和“长江生态文明的守望者”。

在苦难中立志成长

“我要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回馈党和人民的关心与帮助。”这份初心并非随意许下。

桂慧樵生命的开端是从苦难开始的。1944年秋天,在动荡的旧社会,桂慧樵的母亲带着他的哥哥姐姐在武昌沙湖一带乞讨,生下他后,便因产后大出血离开了人世。以拉板车为生的父亲无力抚养,只好把桂慧樵遗弃在沙湖边的荒滩上。后来成为全国劳动模范的原武汉市洪山区花山人民公社红焰大队党支部书记罗华启正从此处经过,听见婴儿啼哭,便好心将桂慧樵抱起,送给了盼子心切却接连生了三个女儿的桂家抚养。

桂家很穷,却将桂慧樵视为心肝宝贝,这让桂慧樵从小便体会到人间真挚的温暖和善意,日后他始终坚守的那份初心也是从那时许下的——长大后一定要做一个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用爱心回报社会和人民。

念完初中,家里再也无力供桂慧樵继续上学,可桂慧樵明白,只有努力读书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学校老师见他为人正直善良又刻苦好学,便主动让他留校帮厨。桂慧樵每天要挑四十多担水,挑完水他就钻进教室听课,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自学。

1969年冬,桂慧樵幸运地从乡下被招工到武汉港务局,当上了一名码头工人。虽然白天工作劳累,夜晚他仍坚持学习,并费尽心血写下了一百多篇稿件。然而时值“文革”,桂慧樵写下的稿件被当作批判的依据,被人说成是不务正业,图名图利,还开除了他的团籍。

但他初心不改,将打击和嘲讽当作奋进的动力,一有空仍然坚持写作,势头如滚滚的长江水。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这份执着追求深深打动了《长江日报》的高级编辑张英。张英亲自来到桂慧樵工作的码头,在卸水泥的船舱里找到了他。

在张英等老师的指点和关注下,桂慧樵立下了为新闻事业而奋斗,用新闻连接党和人民之间桥梁的决心。凭借勤奋与执着,他写作进步很快,新闻嗅觉也愈发敏锐。可是鼓励声中也夹杂着不少怀疑和嘲讽,毕竟当时的桂慧樵只有初中文化,也不是共产党员,甚至还被开除过团藉。但桂慧樵把那些冷嘲热讽化作激励自己的动力,他扎根基层,接触了大量港航、航道、港监的职工,一边采访、一边写稿。同时,他还挤出时间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新闻班学习。

正如桂慧樵所言,只要是他认准了的,他就要设法去做到、去完成。通过几年的刻苦自学,他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电大的学业,成为一名真正的新闻人,交通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党委经过认真考察和研究,决定破格调他来宣传部当一名新闻干事。

1992年9月,桂慧樵开始以“本报记者”的身份在《中国河运报》(现《中国水运报》)发表文章,正式开启记者生涯,实现了自己的夙愿。

一路走来,桂慧樵深切地体会到了人情的温暖与友善,他常说:“是长江的乳汁哺育了我,我要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回馈党和人民的关心与帮助。”于是,他用手中的笔,怀着一颗党的新闻工作者的不渝初心,向社会、向培养他的党和人民奉献自己的才智和一切。

守望长江生态文明

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座谈会上强调:“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长江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治好“长江病”,要科学运用中医整体观,追根溯源、诊断病因、找准病根、分类施策、系统治疗。

总书记的密切关注、对症下药,让桂慧樵感到振奋和欣慰。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他就密切关注长江的发展动态。以笔为戈,他以卫士的姿态忠诚地守护着长江,风雨不动几十年。他的一篇又一篇深度报道,敲击着侵蚀长江环境和破坏性开发的每一根触角,其中多篇报道更是促成了相关国家政策的调整或出台,是当之无愧的长江生态文明的守望者。

他春节不休,报道长江堵航促成航道新规划。1999年大年三十这一天,长江下游九江段张南水道突然发生少见的阻航事件,一些吃水较深的大型客轮和船队均不能直航,船上的旅客只得转载,情况十万火急。

得知这一消息后,尽管已是下班时间,桂慧樵却没有赶着走,他开始电话联系长江航道局、长航局春运办、九江港监……但没人能提供他所需要的详细情况。于是桂慧樵匆匆给家里打了个电话“请假”,不顾妻子话语中的怨气,背起包就赶往长江航运(集团)总公司了解情况。

采访完后,桂慧樵又快马加鞭写了一则消息。因为自己报社春节休刊,桂慧樵又忙着联系《湖北日报》《长江日报》及省市电台接收稿件,有的还得自己去送。

待回到家,已是深夜11点多,桂慧樵只得向爱人连连赔礼道歉。

但第二天一早,桂慧樵又登上“江申2号”客轮前往九江实地采访。船到九江后,由于隆冬时节,江面上风大浪急,为了保证拍摄效果,桂慧樵坐着港监艇顶着凛冽的北风,在颠簸的小艇上前后穿梭,飞溅的浪花不时扑来,冻得他直哆嗦。

连续几天风餐露宿,加之天气突然变化,桂慧樵患上了重感冒,但为了抓紧时间抢占独家新闻,桂慧樵顾不上看病,连开两个“夜车”,一篇题为《长江新春闹堵航——写在春节运输的航程中》的长篇记者调查终于完成。

长江航运(集团)总公司运输部负责人对这篇初稿赞不绝口,并将这篇稿件电传至交通部,引起交通部高度重视,有关领导还专程赶赴现场了解情况指导工作。文章先后在《人民日报·环球时报》《科技报》等10余家新闻媒体发表,新华社还将此稿与他另一篇稿件合在一起,编发了一篇内参,呈报党中央和国家有关领导参阅。

时任长航局主要领导这样评价桂慧樵:“你真不愧是长江的好记者!”

他拒绝受贿,“炸”掉违法围滩。有一年汛期,桂慧樵得知,长江下游江苏境内的江阴开发区在未得到有关部门批准的情况下,擅自搞起“围滩”工程,其行为严重违反了国家的有关规定,危及长江干堤安全。桂慧樵立即与江阴有关方面进行了联系,但对方却矢口否认。

为求证此事,在哈尔滨采访的桂慧樵立马赶往“围滩”现场,拍下了场景作为证据,识破了有关方面的谎言。谎言被戳穿,对方站不住脚,慌了神。江阴开发区某主任在和桂慧樵吃饭时,一工作人员趁桂慧樵没注意,往他的包里塞了钱。桂慧樵发现后,立即打电话给对方,要求派人来看稿件,并把钱拿走。来人看完稿件后,脸色大变,回去后便动用关系阻止稿件发表。

虽然面临重重阻力,但桂慧樵没有退缩,用他的话说,“就是不当这个记者,我也要把这篇稿件发出去!”话声如雷,石破天惊,桂慧樵撰写的这篇《长江岂容擅自围滩搞开发》发表在《中国改革报》和《人民日报》上,国务院领导看到报道后立马作出批示,责令江苏省政府一周内将“围滩”拆除。最终,在当年汛期来临之际,“围滩”被拆除,确保了长江汛期安全。

其实,桂慧樵所做的还不止这些……

他报道长江梗阻,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一年春年,长江荆江河段碾子湾因泥沙淤积而出现堵航,他连续20多天和船民们吃住在施工船上,都没有洗上一次澡。他深入水利、航道、港监、航运等30多家单位和沿线部分厂矿采访,发表图文报道60多篇(次)。他采写的《长江梗阻原因何在?》,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得国家领导人的高度的关注,并在“九五”期间拨50亿巨资整治长江。

他撰文《六十座大桥锁住“黄金水道”》《长江上是建大桥好,还是修隧道好”》,得到时任交通部部长的肯定,同年,温家宝总理在看了《六十座大桥锁住黄金水道》这篇文章后,立即作出批示:“请马凯同志参阅。长江建桥应该充分论证,统筹规划,‘将错就错’无可挽回。”经过他的不懈地努力,长江建桥由桥墩模式过江,改为一跨斜拉桥过江,既解决了船舶过桥难、桥区泥沙淤积和汛期防洪问题,又使长江终于实现了隧道过江的梦想。

从《告警!一江浊水向东流》到《长江会变成第二条黄河吗?》,从《长江在呐喊》到《谁来保护我们的三峡库区》,从《长江面临断航的危险》到《长江梗阻原因何在?》,从《麋鹿保护区紧急呼救》到《白鳍豚向人类发出呼唤》,从《长江口的鳗苗大战》到《警钟在长江口拉响》,从《长江鳗苗大战为何经久不息》到《鳗苗大战的思考》,从《长江拉响码头大战的警报》到《大江掀起节日潮》,从《长江陆续添新桥》到《枷锁正套向长江》,从《六十座大桥锁住“黄金水道”》到《长江隧道不是梦》,从《长江三害警示录》到《长江何年不闹灾》,从《长江水患的思考》到《长江汛期又逢百年大枯水》……桂慧樵的一篇篇经典报道,无不渗透着他对长江的热爱,无不为保护长江生态、推动长江绿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决策依据。

有人也曾对桂慧樵说:“桂记者,你从弃儿到码头工再到记者,现在退休了,也该享清福了。”可桂慧樵却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人生的价值是无限的,当人们在为你到达终点而欢呼时,这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征程又要开始了。”

“平民钦差”情系群众

文如其人,人如其文;为人为文,相得益彰。一路走来,桂慧樵始终认为,记者的功夫不仅在做文章上,更应体现在做人上。做一个好记者的前提,应当是做一个有道德良知、有社会责任感、为民请命的好人。

桂慧樵不仅要做舆论的发声人,更要成为人民群众的“传声筒”。无论是凌晨还是深夜,只要是人民群众有需要,他都会不辞辛劳、倾心尽力。30余年来,他不畏艰险、不图回报,坚持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在很多人眼里,桂慧樵是他们的“知心人”。船堵了,找桂记者;要不到工程款,找桂记者;遇到“吃拿卡要”,找桂记者;碰到疑难纠纷的事,找桂记者;甚至连船舶发生海损事故和航行中遇到了麻烦事及法院判决不公等,都要找桂记者……桂慧樵无数次地充当协调人,处理解决了无数矛盾,被船民誉为“平民钦差”。

他不惧威胁,一心为弱势群体发声。有一年冬天,山东青岛气温骤降。江苏某公司在围滩工程中将180万元船民工资一拖再拖,使得20多名船员生活没有着落。走投无路的船员们听人说起桂记者,抱着试一试的心理,拨通了桂慧樵家中的电话。桂慧樵当即回复,这几天他腰腿痛的老毛病又犯了,等稍作治疗后就来。是夜,北风骤起,大雪飞扬,船员们想,这下完了,这么冷的天气,桂记者能来吗?

次日下午4时许,桂慧樵背着一个大包,拎着装有治疗仪的提包,按照提供的地址,叩响了船民的门……

在短短三天时间里,桂慧樵不辞辛劳,忍着腰腿病痛,追着业主,四处奔走,成功帮船民讨回50万元,时隔不久,剩下的130万元也足额付清。

事后,船民张辛环在写给《中国水运报》的感谢信中这样提到桂慧樵:“早上就出发了,我们帮桂记者整理东西时,发现床上放着治疗仪,他的腰上还系着治疗腰椎的围带,他是拖着病残之躯来为我们奔波的……”

他心系学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新闻学子。2013年8月,在由中宣部和教育部启动的高校与新闻单位从业人员互聘“千人计划”活动中,经时任中宣部常务副部长雒树钢特批,桂慧樵被选派到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成为一名客座教授。同样被选派的记者和专家还有许多,但不同的是,桂慧樵一直坚持在学校培养指导学生,一批又一批,至今没有中断。学院院长刘为钦这样评价桂慧樵:“桂老师是一个有理想的人,有信仰的人,有定力的人。他外出采访走到哪,就把学生带到哪,学生们受益匪浅。同时,他还自掏腰包设立‘慧樵新闻奖’,激励学生多写稿,写好稿,真不愧是我们时代的精神脊梁!”

中南民族大学“慧樵新闻奖”于2014年设立,这是我国首个由记者个人出资设立的新闻奖项。对此,桂慧樵说:“既然我有幸来到学院,这是我从采访一线到大学课堂的升华,我要以自己丰富的记者从业经验,竭尽所能地帮助那些渴望从事新闻行业的学生。”

“慧樵新闻奖”正式设立以来,先后共有百名学子获此殊荣,激励了一届又一届民大学子探索新闻的深度、感知新闻的乐趣。2015级学生王爽在获得“慧樵新闻奖”后的第一时间,便向桂慧樵发去了消息:“桂老师您好!我是2015级文传新闻学专业的王爽,谢谢桂老师给我们学生锻炼的机会和平台,让我在第四届‘慧樵新闻奖’获得了优秀奖。我深知自己的能力还不够,以后我会以您为榜样继续努力,一点一点提升自己。”

身如玉树,是挺拔之姿;心若岩桂,是崇高品质。

他用智慧,点亮火把,照亮真实,立在时代的潮头,做时代的瞭望者;

他是樵夫,伐木作舟,默默付出,守在人民的身侧,做人民的守望者。

本版图片由本报资料室提供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15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8.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