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1月20日 星期

精勤勇毅 助力港口转型升级
——秦皇岛航标处抢抓港航业发展新机遇
秦皇岛航标处航标维护团队作业现场。交通运输部北海航保中心秦皇岛航标处供图

□ 全媒记者 杨雪 通讯员 安彤

无论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还是“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都为我们描绘了在波澜壮阔的岁月里,秦皇岛与海的不解之缘。

时至今朝,助力港口腾飞,助力蓝色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便成了交通运输部北海航保中心秦皇岛航标处新的历史使命。

1月3日,秦皇岛航标处在唐山海港开发区正式接收了来自唐山港京唐港区的44座专用航标,这标志着在秦皇岛航标处的积极配合下,专用航标的维护和管理步入了“旧貌换新颜”的崭新阶段,也为河北省沿海港口转型升级再添新动能。

优化营商环境

点燃转型引擎

2018年底,河北省人民政府在《关于加快沿海地区开放开发的实施方案》中提出“坚持以产兴港,推进唐山港由传统卸载港向国际综合贸易大港转型,承接秦皇岛港散货功能转移,加快原油、LNG、液体化工码头、集装箱等码头设施建设……”

记者了解到,京唐港区作为唐山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煤炭、钢铁、矿石等货物运输中占有重要地位。“秦皇岛航标处作为航标管理部门,应积极融入港口发展洪流,在港口转型升级中发挥航海保障专业化技术优势和服务优势。而实现港口通航水域航标统一管理是确保航海保障服务优势最大化的必要基础条件。”秦皇岛航标处处长郜喆向记者介绍了此次接标的意义。

想港所想,解港所求,方能把握行业发展脉搏,成为行业具象与意象上的双重“航标灯塔”。

“认识决定水平。”秦皇岛航标处航标导航科副科长张春江一语中的,“随着京唐港区主航道由7万吨级到10万吨级再跃向20万吨级,甚至去年7月达到25万吨级的阶梯式跨越发展,航道的通航负荷明显增大。同时,由于京唐港为挖入式港口布局和疏浚式航道,通航船舶对视觉航标依赖度明显加强,而航标维护质量又直接关系到港口通航环境安全稳定。因而,在港口发展如火如荼的背景下,仍然存在港口专用航标与公用航标交叉并存的局面,这不利于港口的进一步转型发展,也体现出了我处接标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张春江进一步解释道。

每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有担当有魄力的人坚定不移地执行与实践。

“航标移交为港航企业减轻了航标维护的巨大成本,也提升了航标管理水平,优化了港航企业的营商环境,但是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航标移交属于港航企业的固定成本转移,企业最开始还是有一定疑虑的。但是我们会与港航企业积极协商,向他们讲明利好,坦诚以对。最终双方顺利地进行了航标移接。”秦皇岛航标处技术装备科科长张海详细地介绍了他们为期半年的航标移交过程。“航标归属于唐山港口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5个分公司,整体协商工作就是个大工程,沟通的次数多到数不清……”

科学统筹规划,实践细致周到。秦皇岛航标处以“专、精、尖”的航标“管理力”,点燃了港航企业转型升级的“重引擎”。

紧密依托需求

科技创新赋能

2011年,秦皇岛航标处自主研发的港域环境检测系统荣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极大地鼓舞了秦皇岛航标处的科技创新热情。

在与秦皇岛航标处创新团队的沟通过程中,记者深刻地感受到——科技创新要“找对路子”,才能“结好果子”。

“科技创新要紧密依托需求,不能为创新而创新,也不能将创新成果束之高阁,而是要将创新成果积极转化为生产力。”张春江的话语掷地有声。“航标的科技创新要紧密依托两个方面的需求,一是为港航企业、航海用户提供创新,为其转型升级提供更加完善的营商环境;二是要与海事监管一体化融合发展,对海事监管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在这两方面,我们秦皇岛航标处都有相应的创新成果。”张春江进一步介绍。

针对气象与水文的港域环境监测系统创新就是为满足港航企业需求而开展的创新工作。记者了解到,包括风力、风向、能见度以及海底暗流等船舶海上航行环境信息是港航企业以及临港企业、代理、货主、港口调度、引航等各方最需要的信息,因此秦皇岛航标处自2008年起就从需求处入手,紧抓科研攻关,最终打造出能够完美满足于各方需求的港域环境监测系统。

2019年,秦皇岛航标处在港域环境检测系统基础上编制了《在港口水域提供标准化实时水温气象信息》提案,且该提案已成功提交至ARM-10会议(航标需求与管理委员会)。这也成为秦皇岛航标处迈向更高标准创新高地的又一标杆。

另一方面,秦皇岛航标处积极以科技创新助力海事监管,为海事部门创造更加便利的监管手段,也是保障航道通畅、船舶航行有序的“定海神针”。

记者了解到,目前,船舶普遍搭载的AIS设备可能会由于设备故障或者船方认知盲区,导致船舶的信号不能正常发射,给海事监管造成一定的阻碍。“而便携式AIS设备综合分析仪则可以为海事监管提供更机动灵活的条件,也使得海事执法更准确有效。简而言之,便携式AIS设备综合分析仪为AIS日常管理、维护以及海事执法等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张春江介绍道。

科技赋能,秦皇岛航标处瞄准行业需求,明晰创新思路,迈向创新高地。

主动攻坚克难

勇创“五个一流”

201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根据《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精神,提出“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建设进程中,海事人将始终坚守初心、恪守使命,实现‘一流海事服务、一流航海保障、一流海事队伍、一流设施装备、一流国际影响’,当好交通强国建设的排头兵和示范者……”

“部海事局提出的‘五个一流’,就是我们秦皇岛航标处各项工作奋进的方向。”郜喆语气坚定。

记者了解到,为了使航标处日常工作达到“五个一流”的标准,秦皇岛航标处不仅以创新为炬创造服务一流、装备一流的内生动力,更是在人才队伍建设和航海保障完善方面“卯足了劲”。

在秦皇岛航标处主办公楼对面,有一排“小矮楼”,那是秦皇岛航标处独具特色的“职工技校”。“职工技校”的教练之一、秦皇岛航标处秦皇岛港航标管理站航标维护陆地班班长张玮向记者自豪地介绍:“2018年,我处在直属海事系统航保职工岗位技能竞赛中斩获了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

当然,光荣与汗水密不可分。“2003年,我们也参加过全国航标职业技能大赛,但是成绩并不理想。后来,我们得到了一份当时全国航标职业技能大赛冠军广州航标处的一份极为珍贵的赛场操作录像,当时他们用时9分钟,我们是12分钟,相差比较大。为了在职业技能训练上有所突破,我们对着录像一帧一帧地学,并且反复练习。经过长时间的积累,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职业技能训练,我们的视野得到了拓展,业务水平也有了极大提升。”回忆奋斗征程,张玮满是感慨。

现在,秦皇岛航标处有了一支精良能干的航标维护团队——无论是在北方冰区港口春冬两季换标,还是沉稳冷静地面对“锋利如剪”的流冰,这支团队都能做到高水平、高标准、优服务,向着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国家战略等更高要求勇往直前!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

不久的将来,京唐港区25万吨航道即将建成,这对于秦皇岛航标处将是更大的机遇与挑战。我们有理由相信,秦皇岛航标处将以更积极的姿态抢抓港航业发展新机遇,在交通强国战略、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发展的大背景下,积极服务地方经济与行业发展,初心不改,矢志不渝!


上一篇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15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8.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