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记者 黄玲 通讯员 徐健恒 金奇良)日前,浙江智能航海保障数据服务中心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宁波航标处正式挂牌成立。该数据服务中心的组建,将为地方社会航运业提供通航环境、水文气象、习惯航线、港口流量等全方位航海保障数据信息服务。
据了解,作为宁波舟山港水域的航海保障服务单位,东海航海保障中心主动履职,积极作为,牢牢把握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为先导的智能时代“窗口机遇期”,强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创新产品服务新业态,深入探寻智能航保新模式,不断提升航海保障服务效能。浙江智能航海保障数据服务中心依托原有数据资源优势,进一步汇集各地航海保障资料、船舶AIS信息、北斗数据、航行通告、港口建设等数据资源,消除数据壁垒,联通“数据孤岛”,解决长期以来海洋、海事等多源异构信息不能有效共享、数据融合度低等问题,通过系统性整合和清洗,深度挖掘航海保障大数据资源内生价值,提高数据交换共享效率和数据应用能力,全面服务港口、航运和地方经济发展。
浙江智能航海保障数据服务中心的建立,既是对航保大数据在行业领域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的一次生动实践,也是对新时代智能航保、智慧航运发展范式的一次有力探索。未来,该数据服务中心将继续聚合航海保障大数据,充分推动航运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进而为海事监管、海洋开发等提供信息支持,也为地方政府研判海洋港口经济发展趋势提供数据支撑,助力地方经济建设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