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水运文化
本版新闻列表
 
2020年6月14日 星期

晚清名臣如何治理黄河山东段?

黄河壶口瀑布。
夕阳下的渔船。
洪峰。
中国水利枢纽。
夏季暴雨后。
黄河第一湾。本版图片由本报资料室提供

近来,我国南方普降特大暴雨,造成严重洪涝灾害,抗洪形势严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

在晚清时期,黄河每逢汛期常常造成决口泛滥成灾,严重危害人民生民财产安全,治黄河与抗洪堵口的任务就格外繁重。尤其是黄河下游山东段,因为泥沙淤积严重,汛期决口更是频繁,给山东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同时影响了运河及下游支流的航运,所以每一任的山东巡抚都负有治理黄河的重大责任。

□ 刘永加

丁宝桢筑长堤堵黄河决口

清同治二年(1863年),晚清名臣丁宝桢(1820—1886)来到山东任按察使,从此开启了他在山东任职旅程。第二年丁宝桢升任山东布政使,同治五年(1866年)丁宝桢又当上了山东巡抚。他在山东期间以勇于任事、吏治严整、励精图治、为政清廉闻名于世,赢得了百姓的爱戴。尤其是他先后两次主动请缨,带队去堵黄河决口,留下了赫赫英名。

同治十年(1871年),黄河在山东郓城侯家林决口,交通阻塞,多数州县被淹。负责治河的官员建议第二年再动工堵筑,而丁宝桢根据黄河的实际,决定在黄河水干涸时就动工,且亲自请缨到场督修。第二年2月,没用两月的时间就竣工了,不仅堵口效果好,而且节省了不少治河开支。

同治十二年(1873年)秋,黄河在山东东明的岳新庄、石庄户民埝决口,河水夺溜南趋,山东、江苏、安徽数百里为灾,运河交通同时废弃。决口的下游滔滔黄水所到之处墙倒屋塌,有的全家爬上屋顶避难,有的顺水漂流沉没,有的爬上树枝避水,种种惨状目不忍睹。然而清朝政府上下治水之议莫衷一是,任由灾害发展。作为山东巡抚的丁宝桢毫不犹豫,毅然奏请亲往督堵岳新庄的决口。丁宝桢每日到工地上巡查,深知抓好物料的调度是堵口成功的关键。于是,他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及时发放物料款,物料筹集速度加快。

当时堵口的方法,是先以大船装满石头,固定在埽上面,挡住激流冲击;再用粗麻袋结成网,网洞约5寸左右,上面铺一层高粱秸,再加上一层土使高粱秸下沉水中,层层下沉直到水底把水流截住。当决口处完全堵塞,这时挑土工扛料工一拥而上,把决口处用土填平堵住。在丁宝桢的带领下,这处决口终于合龙成功。

为了根除水患,同年11月,丁宝桢又奏请堵复了东明石庄户口门,终于黄河水归原河道。光绪元年(1875年),为了长治久安,丁宝桢奏请朝廷亲自督促地方官员,由石庄户下十余里到贾庄,监筑长堤。先由贾庄龙门口向下修至东平十里堡,后由贾庄向上修至东明谢家庄,这就是著名的障东堤。

大堤筑成后,当地立碑纪念,丁宝桢更亲自书写了碑文——

“光绪纪元,岁在乙亥,余既南塞菏泽贾旺,复躬督官绅员弁监筑长堤,幛横流而顺下,以顾运道,卫民田,军民欢跃赴功。坚冰初泮,手足皲坼,骄阳如炙,面目焦黧,虽疾风甚雨,踔厉不少休,五阅月而堤成。起东明谢家庄,迄东平十里堡,蜿蜒二百五十余里,高十四尺,身厚百尺,顶宽三十尺,计堤一里用土方若干,正杂物料若干。因民力而计里授食,调兵通以助不足,在工监督府丞、州县佐二等,凡七十二员,武职称是。工惟其坚,用惟其省。工用物料有稽,凡费帑银五十四万余两。

事之成也,在工人士请纪诸石。余惟同治癸酉河决直隶东明,历伏经秋,全河夺溜南趋,弥漫数百里,山东、江南毗连数十州县,民人荡折,运河两岸胥被冲刷,溃改几不可收拾。今幸藉民力,独告厥成功,而南堤得以兴筑,庶民安其居,运道永固,因名之曰障东,而记其大略如此。

冬十月朔日,山东巡抚丁宝桢撰并书。”

在《济宁山水志》中对此也有记载:光绪元年(1875年)山东巡抚丁宝桢始修南岸大堤,上起东明谢家庄,迄东平十里铺(堡),堤长“二百五十余里。堤高十四尺,身厚百尺,顶宽三十尺”。3月动工,五月堤成,凡费帑银54万两。名之曰“障东堤”。

丁宝桢在山东任上,除了治黄兴利外,还在济南金线泉一侧创办尚志书院,以培养人才;并修建海防炮台,以加强国防建设;又创办近代首家官办企业,山东机器制造局等。

光绪二年8月,丁宝桢调任四川总督,仍然政绩显赫。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病故。赠太子少保,谥号“文诚”。

噩耗传来,山东父老悲恸万分,请求朝廷将丁宝桢的灵柩运往济南历城九华山安葬。灵柩运至济南时,当地士绅百姓争相“郊野祭吊”。前山东巡抚阎敬铭亲自为其撰写墓志铭,并在趵突泉畔建“丁公祠”以纪念。

张曜提出“分”“疏”治河主张

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戎马半生的张曜(1832—1891)因抵御捻军和太平天国有功,由河南布政使调任山东巡抚。当时,山东黄河水患日深,百姓几乎年年受灾,苦不堪言。治理黄河就成了张曜的头等大事。他率先垂范,主要精力都用在带领部属奋战于治理黄河和抗洪堵口的第一线。

张曜行伍出身,对水利不懂,他就遍寻山东的水利专家和老百姓中的水利能人,哪怕是山野村夫,凡是对治河有益的意见,他都是前往讨教,虚心倾听。清末著名作家、《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鄂也被他青睐当参谋,帮助他治理黄河,给他出了不少好主意,他们因此成了好朋友。刘鹗把张曜治理黄河的事迹写进了书里。据载,张曜幕府中幕僚多达200余人,几乎集中了方方面面学有专长的能人奇才。所以,他的治河策略辈出,效果明显。

张曜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对山东黄河有了深刻的了解。根据山东河道窄的特点,他认为两岸大堤不够坚固、水很容易漫决为患,除要加强两岸堤防外,需有分水的设施。于是,他提出了“分”与“疏”的治河主张,并派人在齐河赵庄、刘家庙和东阿陶城铺各建减水闸坝一座,以防异涨。

张曜常说:“治河如治病,泛滥冲决,此河之病也,淤滩沙嘴,横亘河流,此又致病之由也。”所以他注重对黄河中的淤泥的开挖,一边组织人力修筑、加固黄河堤坝,一边清除河床泥沙。他派人用平头圆船50只,每船16人,各带挖沙工具,将河中的淤滩沙嘴随时挑挖。为了提高清淤效率,他还引进国外挖泥船,大大加快了清淤进度。鉴于当时黄河从牡蛎口入海不够通顺,张曜又因势利导,改由韩家墩入海,使河口通畅无阻。

小清河是一条源于济南泉群,并独自入海的山东内陆河,由于黄河多次决口泛滥,山洪冲淤,小清河屡遭淤塞,一度危及小清河航运。小清河上的运盐船源源不断地把海盐运到济南,然后再分散到全省各地及邻近省份销售。鉴于小清河的航运重要性,张曜决心治理小清河。由于他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治理黄河上,治理小清河的任务就派给了登莱青道主持。为了保障小清河航运顺畅,张曜在山东财政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依旧拿出70万两白银作为治理经费。在张曜的督导下,盛宣怀采取劝捐筹款,以工代赈、分期分段的方法,征调民工数十万人,历时3年,通过疏浚、展宽、筑堤、裁弯对上游历城、章丘、齐东三县河道进行整治,下游开浚正河,改由羊角沟入海。这使小清河基本定型,成为今天山东省内唯一河海通航、水陆联运的河。

张曜在济南修筑黄河大堤时,将泺口一带大堤改筑成石坝。这不仅加强了防洪安全,同时也改善了码头和航运条件。

为了保护两岸水土,张曜和下属还沿着黄河大坝种植柳树,一直延伸到济南市区。柳树生长速度快,很快就扎稳树根,巩固了水土。而且柳树身姿优美,成为济南一道风景,百姓亲切称之为“张公柳”。

晚清时,国家多事,财政困窘,赈灾物资常常无法及时送达。张曜一边努力劝赈,一边拿出俸禄赈济灾民。他还动员部属拿出薪金,援助灾民渡过难关,此举赢得了百姓的好评。每逢黄河决口,他都亲临现场,一年中呆在黄河上约有300天。光绪十七年(1899)7月,张曜正在河上监工,抢护史家坞、王阳家等初险情时,忽然“疽发于背”,随即返回济南就医,未几日医治无效去世,谥“勤果”。病危之际,张曜仍致书李鸿章,指出山东为北洋门户,应速添炮台,以防不测。

为了纪念张曜的功勋,朝廷批准在大明湖畔建“张公祠”。

李鸿章与十条“大治办法”

李鸿章没有当过山东巡抚,可是他对于山东黄河的治理却贡献不小。济南人在大明湖畔为他立了生祠——李公祠。为什么呢?

原来,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3月25日,清朝廷特派大学士李鸿章来山东济南,会同河道总督任道镕、刚刚被革职仍行使山东巡抚权利的张汝梅一同查勘黄河,比利时工程师卢法尔也随同李鸿章一起沿黄河查勘。经过十几天的现场查勘后,76岁的李鸿章拿出了勘查报告。他在报告中上奏朝廷说,山东黄河改道以来,初因河槽深通,又当军务顿兴,未遑修治。同治十一年(1872年)以后,渐有溃溢,始筑上游南堤。光绪八年(1882年)以后,溃溢屡见,遂普筑两岸大堤,尺寸初不高宽,乃民间先就河涯筑有小埝,随湾就曲,紧逼黄流大堤,成后劝民照旧守埝,后又有改归官守之处,于是堤久失修,有残缺而不可守者。守埝之民有因河滩淤高渐将埝身加高,每遇汛涨埝决,水遂建瓴而下,堤亦因而随决,此历来失事之根也。综计全河之险,中游以下极多,计南岸近省百里近埝之险有二十三处。北岸自长清官庄至利津以下盐窝止,四百六十八里之间有险五十四处,二十年来已决三十一次。

李鸿章表示,黄河自改入山东省,修防诸务本属创办,间有工作皆因经费支绌,未按治河成法。惟有汉臣贾让“徙当水冲之民,让地与水”,实为上策。其次,则惟有展宽河身。光绪九年(1883年),前抚臣陈士杰建筑中下游两岸大堤,南岸自长清达于浦台,计四百余里,北岸自东阿达于利津,计六百余里,逐细测量,两堤相距有五六里至八九里不等,应即就此两堤加高培厚,永为修守,似不失为中策。惟查两岸之中,先有弃堤守埝之处,如南岸泺口上下守埝者一百一十里内,除上段近省六十里为商贾辐辏之区,近来要险稍平,暂缓推展,其下段四十余里,要险极多,十余年来已决口九次,耗费不堪。拟将此埝外二十余村妥为迁去,弃埝守堤,庶离水较远,防守易用,此南岸酌拟迁民废埝办法也。至北岸守埝之工,计长清至利津有四百六十里之长,埝外堤内有数百村庄之多,此埝逼近湍流,河面太狭,无处不湾,无湾不险,断无久守不败之理。

李鸿章在奏章中提出了十条“大治办法”:一是大培两岸堤身以资修守;二是下口尾闾应规复铁门关故道,以直达归海;三是建立减水大坝;四是添置机器浚船;五是设迁民局;六是两岸堤成,应设厅汛武职官缺;七是设立堡夫;八是堤内外地亩给价除粮,归官管理;九是南北两堤设德律风(电话)传语,并于险工段内酌设小铁路,以便取土运料;十是两岸清水各工,俟治黄粗毕,量加疏筑,以竟全功。总共需银930万两。此外,他还附上了比利时水利工程师卢法尔一同勘察黄河的调查报告和施工方案。

因山东河患日深,大治尚需时日,于是李鸿章提出了一个救急治标办法:请自光绪二十五年起,于原定岁修65万两之外,再添修费40万两,并请照支3年;择要加修两岸堤埝,按去年水痕加高3—4尺,帮宽1—3丈;顶冲硬弯之处,对岸滩咀挺出,相度情况挖引河抽溜沟;海口挑挖铁门关旧道,深挖引河坚筑两堤,以束水攻沙。

李鸿章的这些建议,得到了清朝廷批准,并于光绪二十五年4月23日,由户部拨银300万两,所奏治标、治本办法大修黄河。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重复堤工等告竣,使黄河水患得到治理,两岸百姓得以安居。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光绪帝批准山东当地官员的奏请,敕令在济南为李鸿章修建生祠。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15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8.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