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我国多地迎来强降雨天气,北京、天津、河北出现今年以来最强降雨过程,四川渠江上游干流及支流、陕西汉江支流、甘肃疏勒河支流等14条中小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
为保障汛期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多地多部门统筹做好防汛救灾工作,提前布控抢险力量、配备防汛物资、排查安全隐患,打起防汛“主动仗”。
四川
7月10日上午,四川巴中境内受暴雨影响,平昌通、巴两河洪水来袭,多个乡镇洪水告急。平昌县地方海事处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兵分数路,驾驶冲锋舟、海巡艇和抢险应急物资前往易淹乡镇待命。
7月10日下午4时,响滩二龙街来电,请求救援,平昌县地方海事处抢险队员火速前往抢救,成功将响滩镇二龙街所有居民及财产全部安全转移。晚上10时左右,接白衣镇来电,白衣新街告急,海事处抢险队员立即前往,连夜转移群众、抢救物资,7月11日凌晨,第三次洪峰过境,洪水淹没了居民二层小楼,由于转移及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事件发生。
此次洪灾,平昌县地方海事处出动抢险队员50人次、海巡艇、冲锋舟23艘次,安全转移群众3000余人,挽救财产损失逾千万元。因救援及时,全县未发生一起因洪灾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发生,有力地保护了平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全媒记者 周佳玲)
重庆
受上游强降雨影响,7月11日19时,“嘉陵江2021年第1号洪水”在嘉陵江支流渠江形成,至7月13日,该编号洪水已平稳通过重庆中心城区。为积极应对此轮洪峰过境,重庆市港航海事事务中心于7月11日8时启动了橙色预警及防汛Ⅱ级应急响应,并连续召开四次调度会,全力保障辖区安全平稳度汛。
记者了解到,重庆市港航海事事务中心加强与水利、气象、上游电站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动态滚动发布汛情信息;充分发挥防汛专家的“智囊”作用,指挥部与专家咨询组多次开展现场会商,研判汛情趋势和防汛重点,及时为防汛提供精准应对措施。截至7月13日,通过OA、GPS、防汛微信工作群、中国移动云MAS业务平台等共计发布水位信息205条,各类气象信息35条,发送各类短信39条,接听各类电话116次。
应急响应启动后,重庆市港航海事事务中心第一时间派出2个现场督导组分赴合川、北碚及主城区域开展防汛抢险指导,对各类船舶、趸船、重点港口等隐患进行再排查、再梳理、再整改。截至记者发稿,现场指导组已督促合川嘉陵江安家溪水域3艘采砂船舶、6艘运砂船舶移泊至涪江避险,解除了停泊船舶险情及其对下游航道趸船的威胁。
在本轮洪峰过境期间,该中心第一时间派出主城应急救援基地应急力量抵达合川水域,先期开展防汛抢险指导工作,布防打流船舶拦截点,各救援队伍24小时保持待命状态。7月12日成功处置嘉陵江、渠江流域3起水上交通险情。
目前,嘉陵江、渠江流域防汛形势总体平稳,水上安全总体可控,无人员伤亡。重庆市港航海事事务中心表示,将继续严阵以待,始终保持高度警戒、高度负责的状态,全力迎接洪峰过境,全力守护水上交通安全。(全媒记者 周佳玲 通讯员 何虹锦)
江苏
近日,江苏境内陆续出梅,高温天气将持续,企业和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用电高峰到来,为服务保障地方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度夏生活用电等物资需求,苏北航务处“防汛保运”两手抓,全力保障汛期“迎峰度夏”生产生活物资运输需求。
苏北运河承载着华东地区工业生产、居民生活等大宗物资的中转与集散,运输货种构成占比较大的有矿建材、煤炭、粮食等,巨大的运输能力和低廉的运输成本为沿线生产建设、生活需求提供了有力的支撑。2021年上半年,苏北运河煤炭运量为4911万吨,同比增长20.7%。其中,6月份煤炭运量为906万吨,同比增长14.1%;进入7月份,随着气温不断上升夏季居民用电旺季逐渐到来,旺季前的电厂补库需求强烈,煤炭运输仍然较大。
此时,苏北运河正值防汛关键时期,与运河交汇的长江正处于主汛期,淮河汛期经由苏北运河排水入江,汪家窑、梁家港航段流速达1米/秒以上,苏北灌溉总渠与苏北运河交汇四汊口重载船队实施助航,长江六圩口到苏北运河22号航标航段实施水上交通管制。据气象部门预测雨季正向山东境内偏移,苏北运河中运河段防汛排涝处于预备状态。
“一手是防汛,一手是保运。”苏北航务处统筹兼顾,联动协调,确保苏北运河水运安全高效。充分发挥苏北运河统管优势,船闸航道实施联动保障,梯级联合调度,科学控制区间航段船舶流量;加大排涝节点的测速管控,提供现场第一手水情,会同海事、水警等部门联控管制;加强现场安全监管,做到管理靠前、指挥靠前,确保过闸安全通过;多渠道公示通航相关信息,便于船舶预判规划合理航程;加强船闸设备养护,保证过闸设备设施运行状态良好。同时该处还深化便民服务,免费开放供水、快递等船民便民设施,工作人员上船开展水上交通法规、船舶航行注意事项宣传,现场解决船员需求,共同维护苏北运河安全高效运输。
(记者 宋海燕 通讯员 骆明辉)
辽宁
7月12日,国家海洋预报台发布风暴潮蓝色警报,受渤海低压影响,辽东湾沿海将出现30到80厘米风暴增水,最大阵风可达10到11级,辽宁东港和老虎滩潮位站于7月13日上午出现达到当地蓝色警戒潮位的高潮位。
大连市气象台发布大风黄色预警信号,大连市启动防汛Ⅳ级响应,辖区海上交通安全面临极端天气的挑战。大连海事局启动防御极端天气Ⅲ级应急响应,积极应对今夏首轮暴雨大风天气。
接到气象预警后,大连海事局船舶交通管理中心及时开展安全提醒,通过手机短信、微信工作群等多种渠道发布天气预警及交通管制信息,提醒船舶注意安全,港航企业做好极端天气应对;开展交通组织,利用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海事CCTV视频监控系统、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等现代化手段,对重点水域、企业等进行有效监控,通过禁航、限航等措施科学合理地实施交通管制,做好极端天气下船舶应急疏散的组织、协调。辖区各海事处加大重点区域的巡视巡查力度,全面掌握辖区动态,消除安全隐患。
据悉,大连海事局辖区旅游船艇和陆岛运输船现已全部停航。截至7月13日,大连海事局共发布各类安全信息334次,监控重点船舶59艘次,实施锚地交通组织109次,避免险情近10次。极端天气期间,大连海事局将严格24小时值班制度,严阵以待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通讯员 谭广来 高文秒)
河北
7月12日,河北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大风预警,唐山、秦皇岛等地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部分地区伴有雷电、短时强降水和大风天气,阵风8级左右,最大可达10—11级。
曹妃甸海事局纳潮河海事处迅速行动,确保辖区平安。海事执法人员密切关注天气形势变化,通过政务微信群提醒辖区相关单位早知悉、早防范。执法人员冒雨深入辖区码头、在港船舶、涉水工程项目部开展督导检查,提醒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并加强危险品船舶、固体散货运输船舶、陆岛运输船舶等重点船舶的检查力度,检查在港船舶值班安排、系泊安全、货物积载、消防救生、应急保障等措施的落实情况,确保安全。(通讯员 张奇)
福建
7月6日8时,热带低压移动至台湾岛南部海域,逐渐向福建南部沿海靠近。7月5日12时启动防台IV级响应后,福建海事系统各单位通过海岸电台、VTS、短信平台等各种岸基通讯设备,持续向辖区航行船舶发布台风预警。
据介绍,该局持续发布台风预警信息和海上安全信息,督促有关船舶强化防抗台风措施,逐艘提醒进出港船舶注意大风影响;全面掌握在港船舶动态,严格落实重点船舶、重点水域防台措施;对辖区锚泊船舶进行逐一排查,保持设备可用和联系畅通;监督避风计划安排的落实,强化VTS监控、电子巡航,确保逐条落实、不留死角。
“我们对辖区情况进行了详细摸底,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福建海事局指挥中心副主任左兵团告诉记者,该局已协调专业救助和港作拖轮等应急救援力量,重点加强南部水域海上应急值守。目前,福建沿海59艘海巡船艇、8艘专业救助船、4架专业救助直升机、70余艘港作拖轮都处于待命状态,随时准备应对险情。
(全媒记者 王有哲)
长江航道
7月12日,长江航道局周生产调度会上明确,将采取明察暗访和电话查岗等方式,对各单位进行工作抽查。对防汛期间擅离职守、安全管理不到位、突发事件处置不力、事故(事件)信息迟报瞒报、责任闸口(堤坝)值守巡查疏忽麻痹等行为,将严肃追究责任。
笔者从长江航道局安全与环境保护处获悉,该局从6月份开始进行了一轮拉网式排查,全面排查长江航道全线汛期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逐项逐条制定落实整改措施,堵漏洞、补短板、强弱项,确保安全度汛。对于责任闸口(堤坝)巡查守护,长江航道局已安排责任单位完善专项应急预案,落实防汛责任人和值守巡查、应急抢险力量,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全力配合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据介绍,今年汛期,长江航道局还将继续抓好航道维护管理,一方面做好数字航道运行条件下航道维护工作,加大现场巡查与线上巡查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置异常情况。另一方面加强水情、雨情信息收集研判,加强航道形势研判,强化上游河段水位陡涨陡落、中游支流来水、下游特别是12.5米深水航道和长江口深水航道的疏浚维护保畅工作。同时及时优化、调整、恢复各类航行标志和信号标志,做到标位准确、灯光明亮。
(通讯员 骆国庆 张明锋)
①为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地方海事处抢险队员抢险现场。平昌县地方海事处供图
②为宜昌海事开展青年防汛抢险水上综合应急演习现场。宜昌海事局供图
③为重庆市港航海事事务中心将被大量渣草裹挟的5艘跳船拖移至安全水域靠泊。重庆市港航海事事务中心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