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船舶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1年8月11日 星期

CCS科技创新大潮奔腾
——中国船级社成立65周年评述(二)
中国船级社检验的粤港澳大湾区纯电动游船“蓝海豚2020”。中国船级社供图

□全媒记者 吴静 通讯员 王孟霞

历史与现代交汇,创新与激情澎湃。

在世界格局激烈重塑的今天,中国船级社(以下简称CCS)矢志不渝坚持“技术立社、国际一流”,依托强大的创新发展动能,从“跟跑”“并跑”到“领跑”,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行业科技创新高地。

从“攻略”海船、河船、远洋渔船、海工在内的完整规范体系,“覆盖”船舶、海上设施、集装箱、船用产品、管理体系和风电设施等各个领域科技“高地”,到“引领”绿色航运、智能船舶、数字服务“潮流”……

65年岁月荏苒,CCS几代人前赴后继,形成强大合力,汇成澎湃动力,夯实行业技术发展的强国之基。

绿色航运战略早起步

5月18日, CCS与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在上海签署“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协议”。这是CCS在“双碳”国家战略背景下,为航运业碳减排提供强力技术支撑的一次真实写照。

在“绿色航运”这一特定的赛道上,CCS提前起步,围绕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有序开展水运行业碳排放核算、调研行业能源消费结构,探索航运业实现“双碳”的技术路径,助力行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搭建国际化合作平台,促进航运业高质量发展。

《绿色生态船舶规范》《内河绿色船舶规范》和《船舶能效管理认证规范》《水运船舶碳排放核查技术规范》……

CCS的绿色之路从未止步。已形成了覆盖防污染、清洁燃料应用、能效技术、生态保护和人员健康等一系列绿色生态规范标准体系。

视技术如生命,把绿色当使命! CCS绿色技术及清洁能源应用始终保持领先姿态。

肯下笨功夫、精通真功夫。CCS不断储备科技创新的“硬核”力量,解决行业之疑难,各项创新工作列出“时间表”画出“路线图”。

2008年,CCS提出了“绿色船舶计划”,以国际国内节能、环保、减排等政策研究为基础,针对我国绿色技术薄弱现状,组织力量攻坚。

研发掌握了液化天然气(LNG)动力船上应用及加注关键技术,构建LNG动力船舶以及相关的加注、运输和存储规范标准和技术服务体系。

广泛开展岸基和水上油气项目的风险评估,提升船舶岸上供电设施检验检测服务能力。

完成船舶节能装置应用、船舶节能技术应用、太阳能、锂电池及燃料电池等清洁能源船舶应用研究。

研究制定《船舶CO2排放监测、报告和验证实施指南》,配套开发了船舶能效管理系统和船舶能效数据采集监测系统软件,为300多艘适用《欧盟航运温室气体排放“监控、报告、验证(Monitoring, Reporting, Verification)”法规草案》船舶提供相关验证服务。

2013年是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元年,CCS质量认证公司主动参与“国际背景下我国重点行业碳排放核查及低碳产品认证认可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研究,形成了十项核心成果,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到2020年底,已在全国28个省市开展企业碳排放核查项目,成为了国内碳核查业务覆盖省份最多的机构之一。

智能船舶奋进新征程

科技报国从来不是空话!唯有在创新发展征程上汇聚起磅礴力量,方能书写决胜未来的新奇迹。

2015年,CCS发布了全球首部《智能船舶规范》。其后,编制完成了《智能机舱检验指南》《船舶智能能效管理检验指南》《船舶(油船)智能货物管理检验指南》《智能集成平台检验指南》《船舶网络系统要求及安全评估指南》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一本规范+N本指南”的智能船舶规范标准体系初现雏形,为我国智能航运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

2018年,CCS又在全球率先推出了《自主货物运输船指南》,填补了国内无人货物运输船的行业技术空白。

2020年,《水面智能搜救机器人检验指南》完成,基于北斗系统的救生示位标研究,构建了“船—岸—天智慧一体化”发展的水上救生装备新标准体系“未来”。

今年7月20日,全球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母船在广州开工,这艘设计新颖、技术超前的无限航区智能型船舶,具有自主航行能力和全天候作业能力,由CCS广州分社执行建造检验,也是CCS智能船舶规范体系应用的生动实践。

作为对智能技术应用的重要支撑,CCS“无人船舶系统及设备关键技术”实验室获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认定,在智能船舶技术发展的状况追踪、趋势研判、试验验证、规范标准等领域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CCS锐意创新积累的强大能量势不可挡。

近年来,CCS转变传统试验验证模式,积极开展智能船舶安全风险评估的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先后完成了超大型智能油船(VLCC)、超大型智能矿砂船(VLOC)、大型智能集装箱船等示范船型的智能系统风险评估及验证。

依托实验室,CCS构建智能船舶检验验证平台,多次开展智能航行等系统的测试验证, 参与承办了“2020中国智能船艇挑战赛”,聚焦智能避碰算法测试,创新开展“远程线上测试”模式,引入资深船长“人机交互测试”。

在国际海事组织(IMO)《海上自主水面船舶临时试航导则》框架要求下,建立起了智能船舶的试航评估技术体系,并通过了实船应用“考验”。

数字服务蓄积强动能

一段段记录,一个个里程。历经多年艰苦奋斗,CCS技术创新走过了一条极不平凡的道路,助推中国航运与造船业民族复兴的向上轨迹。

随着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盛行,CCS数据创新的价值蓄势已发,数字服务的作用更加凸显。

2018年4月,CCS签发了首份中国籍国际航行船舶电子证书,开启了船舶电子证书签发、查验的新模式。目前,船队电子证书覆盖率达到了70%,中国旗国际航行船舶电子证书覆盖率100%。

2019年,CCS启动了船舶远程检验业务,推出远程审核、检查的服务方案。该项新检验技术的出台,打破了登轮检验可能在环境、地点、人力资源等方面的限制,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远程检验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1年4月,由CCS牵头倡议的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区块链数据共享联盟(CSBC)成立,80余家行业骨干企业和科研单位参与,共建共治安全、可信的数据共享生态。优化产业协同,促推产业升级,为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打造全新数据生态圈向前迈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

回顾65年的风雨路程,CCS在历史赋予的考题前,留下荡气回肠的答卷。展望未来,一代又一代的CCS人将薪火相传,苦干实干,久久为功,在服务中锤炼,在锤炼中提升,不断提高担当作为的能力,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助力海运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15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8.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