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船舶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1年9月10日 星期

身怀绝技的“实验6”

“实验6”综合科学考察船。 央视网供图

本报讯(全媒记者 龙巍 张植凡 通讯员 徐晓璐)9月6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南海海洋所)“实验6”综合科学考察船从广州新洲码头起锚,开启它的首次航行。此次首航将赴珠江口—南海北部海域执行多学科综合观测重要科学任务,为揭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安全调控机理、涡旋多尺度动力过程与环境效应等重大科学问题提供强化观测支持。

中科院广州分院分党组书记、院长陈广浩指出,“实验6”科考船作为国家发改委立项建造的海上探测试验平台,是我国重要的海上开放共享平台,是深入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保障。国际先进的新型海上移动实验室和监测探测装备,可为南海及其岛礁国土安全、环境安全、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为服务国家经略南海、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有力的科技平台支撑。期望大家从党的百年辉煌历史,特别是党领导科技事业发展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实验6”首航暨南海北部重大科学问题航次为契机,进一步梳理凝练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深刻领会中科院研究所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做“国家事”担“国家责”的内涵和要求,牢记“国家队”“国家人”的职责和使命,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院党组决策部署上来,聚力攻坚,努力抢占海洋科技制高点.

作为首批任职人员,“实验6”临时党支部书记的船长李明表示将坚守初心,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勇攀高峰,确保船舶和人员安全,更好地为国家海洋科考事业保驾护航,以实际行动诠释“南海精神”。

“实验6”科考船是国家发改委立项的科教基础设施,是中国科学院“十三五”首个获批并第一个提前完工交付使用的建设项目,具备全球航行和全天候观测能力,技术水平和考察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目前国内中型地球物理综合科学考察船的空白,成为我国3000吨级深海远洋科学考察的主力船舶之一。

“实验6”先进性和创新性

1

稳性和抗风力方面

通过严格、系统的全船重量重心控制,完整稳性在全面满足国际公约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满足11级抗风稳性要求,增加了抵抗恶劣海况的能力。

耐波性和操纵性方面

2

通过采用控制气泡干扰的船型一体化设计技术,结合高腹板舭龙骨及特殊设计的耐波性船型,可实现4级海况ROV收放、5级海况漂泊调查作业、7级海况安全航行;通过采用大功率全回转吊舱电力推进系统,结合首侧推的应用,具备极为出色的动力定位能力。

3

声寂环境方面

ABB新一代D型Azipod吊舱式推进系统和新一代低噪声变频器ACS880首次应用在科考船上,采用主机双层隔振等多种最先进的减振降噪措施,使水下辐射噪声得以最大限度降低,满足11kn时DNV GL的SILENT-A+S要求。

4

实验和探测能力方面

固定安装有13000米钢缆绞车、13000米光电缆绞车、8000米CTD绞车和6000米水文生物绞车各1台,并预留两台露天绞车安装空间。配置1×2°深水多波束、浅水多波束、单波束、浅剖、ADCP、超短基线及鱼探仪等种类齐全的声学探测设备。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15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8.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