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必将是载入史册的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新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赋予了交通成为中国现代化开路先锋的新使命新定位。我们要牢记嘱托、奋进当下,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努力当好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
奋进当下 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
2021年,也注定是交通运输发展历史上很不平凡、浓墨重彩的一年。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推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长期综合交通运输规划纲要,是指导交通强国建设的又一纲领性文件,与《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一道,共同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描绘了宏伟蓝图。此外,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听取和审议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工作情况的报告,调研形成了关于交通运输立法修法工作的报告,推动综合交通运输立法进程;全国政协专题召开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推进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这一年,习近平主席出席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站在世界发展大势和人类前途命运的高度,深刻阐释“与世界相交、与时代相通”的重要理念,深刻阐发促进全球交通合作的中国主张,郑重宣布建立“中国国际可持续交通创新和知识中心”等务实举措,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几代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建成了交通大国,正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交通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这充分肯定了我国交通运输发展成就,赋予了交通运输新的历史使命,为新时代交通运输发展注入了强大力量,让全体交通人倍受鼓舞、倍感振奋、倍增信心!我们要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努力当好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
以史为鉴 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
以史为鉴,才能更好开创未来。我们要从党领导交通运输事业百年奋斗中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筑牢交通运输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政治保证;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守人民交通为人民的初心使命;必须始终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不断解放和发展交通运输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开放,增强交通运输发展动力和活力;必须始终坚持凝聚各方合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动交通运输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必须始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回望百年奋斗历程,对我们奋进新征程具有重要启示:交通运输是兴国之要、强国之基,必须坚持交通先行,高度重视、统筹谋划,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交通运输是民生大事,必须坚持人民交通为人民,服务共同富裕,凝心聚力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交通运输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纽带,必须坚持与世界相交、与时代相通,在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交通运输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领域,必须坚持交通天下,在推进全球交通合作上体现新担当;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是一场新长征,必须坚持创新引领,不断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开放合作,加快交通运输现代化进程。
开创未来 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当好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把交通强国和民族复兴紧紧连在一起,为新时代交通人追逐伟大梦想赋予了崇高使命、提供了广阔天地。
我们要深刻把握当好中国现代化开路先锋的战略定位。我们党始终注重发挥交通运输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先行作用。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交通先行,特别是提出交通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交通运输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把交通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各行各业都要实现现代化。当好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就要求交通运输率先实现现代化,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更加坚强的保障、更加有益的探索。这就要求在行动上冲锋在前、能力上适度超前、发展上率先突破、作用上先行引领,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头阵、闯新路、立新功。
我们要深刻把握当好中国现代化开路先锋的根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交通运输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一套科学系统的交通发展思想体系,概括起来,主要有:在发展定位上,强调交通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在发展战略上,强调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在发展目的上,强调建设人民满意交通;在发展理念上,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在发展目标上,强调打造一流设施、一流服务、一流管理、一流技术,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在发展主题主线上,强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降低物流成本、调整运输结构、促进各种运输方式融合发展、提升服务水平、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有效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在发展合作上,强调与世界相交、与时代相通,坚持交通天下,推进全球交通合作;在发展动力上,强调坚持创新引领;在发展方式上,强调加快形成绿色低碳交通运输方式;在发展保证上,强调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大力弘扬新时代交通精神。这一系列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交通运输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当好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入脑入心、学深悟透,落实落细、见行见效。
我们要深刻把握当好中国现代化开路先锋的时代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实现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当好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必须顺应世界现代化发展潮流,符合我国现代化发展特征,加快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着力建设规模巨大、保障有力的交通运输系统,提供普惠优质、人民满意的交通运输服务,拥有软硬兼备、世界前列的交通运输实力,形成绿色低碳、创新引领的交通运输方式,构建交通天下、互联互通的交通运输网络,实质就是要加快建设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只有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才能真正当好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两者是一体贯通、相辅相成的。当好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从现代化的角度对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明确了前进方向、实践要求和衡量标准。我们要以更高的要求、更足的干劲、更好的成效,推动《建设纲要》《规划纲要》部署落地见效,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各阶段、全过程都当好开路先锋。
我们要深刻把握当好中国现代化开路先锋的实践途径。现代化建设有阶段但无尽头,是一个不断动态向前演化的长期的历史过程,必须持续用劲、接续奋斗、久久为功。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和上世纪90年代,我国都曾推进过交通运输现代化,当时主要是在农业文明迈向工业文明历史进程中推进的现代化。新发展阶段的现代化,必须顺应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潮流,在工业文明向数字文明、生态文明过渡转型的历史进程中顺势推进交通运输现代化。从国际经验来看,推进交通运输现代化是建设交通强国的必由之路。推进交通运输现代化,不是要另起炉灶再搞一套,而是要从现代化的角度去深刻理解、全面贯彻、更好落实“两个纲要”的决策部署。必须坚持“与世界相交、与时代相通”,紧跟世界一流水平,紧扣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以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为核心任务,以实现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现代化、技术装备现代化、运输服务现代化、行业治理现代化和人才队伍现代化为重点领域,以推进交通运输智慧化、绿色化、一体化、人本化、共享化、全球化为重要路径,以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开放合作为动力,确保以更高的标准完成“两个纲要”和“十四五”规划已经确立的目标任务。力争到“十四五”末,在部分优势领域率先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基本形成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支撑国家现代化建设能力显著增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全面服务和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走出一条中国式交通运输现代化新道路。
我们要深刻把握当好中国现代化开路先锋蕴含的精神力量。“开路先锋”,既是战略定位,也是精神要求,深刻阐释了新时代交通精神的核心要义。“开路”是对以“两路”精神、青藏铁路精神、港珠澳大桥建设者奋斗精神、“中国民航英雄机组”精神、邮政快递“小蜜蜂”精神等为代表的新时代交通精神丰富内涵的提炼升华;“先锋”是我们党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先锋队精神特质的鲜明标识。“开路先锋”精神,把新时代交通精神熔铸于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党的精神谱系中,实质就是一种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一种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精神,一种甘为路石、服务奉献的精神,一种敢为人先、勇攀高峰的精神。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大力弘扬以“开路先锋”精神为魂的新时代交通精神,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注入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逐梦前行、勇当先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