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记者 龙巍 张植凡 通讯员 彭永桂
1月19日,由中国船舶集团广船国际为中远海运特运建造的8万吨半潜船“新耀华”号在广州南沙命名交付,该船载重吨仅次于广船国际2016年建造交付的国内最大半潜船“新光华”号,交付运营后将成为助力我国海洋强国建设又一员猛将。
综合性能更为卓越
“新耀华”号半潜船为8万吨级半潜船,是国内第二大半潜船。该船总长255米,型宽57米,下潜吃水30.5米,载重量为8万吨,服务航速14.5节。装货甲板长210米、宽57米,装货甲板面积接近于两个标准足球场大小。
“新耀华”号全船有108个压载水舱,每一个压载水舱都有一个阀门直接通向海底。下潜作业时,只需通过控制系统打开相应压载舱室的海底阀门,在6小时之内,船就能自动潜入水中30.5米、主甲板以上16米。上浮作业时,通过船上配备的4台大型空压机往相应的压载水舱注入空气,压载舱内的压载水就将自动排出船外,实现船舶上浮。该船在海试做下潜实验时,仅用3.5小时就下潜到预定深度,潜浮综合性能卓越。
此外,“新耀华”号采用四套电力推进系统作为动力,并在船艏和船艉各配有两套侧推器。船上有6台功率为4500千瓦的主柴油发电机组供电,并自带目前最先进的动力定位系统。如此高规格的动力配置,使这艘船具有最强大的动力性能。
据该船项目经理林九悦介绍,这艘船可用DGPS、激光、雷达三套系统进行动力定位,且误差只有0.05米,可在海上实施堪比“穿针绣花”式的高精度作业。
据了解,半潜船经常要在海上配合安装大型钻井平台或装卸大型海洋装备,因此必须要定位准确。茫茫大海,就算没有DGPS信号,但只要有一个固定的参照物,这艘船还可以通过激光或者雷达信号来进行定位。在海上作业时无需抛锚,只需要锁定一个坐标点,无论风浪如何影响,她都能够在船上动力系统的作用下,稳稳地定位在锁定坐标点上。
攻克关键核心技术
广船国际副总工程师蔡睿眸在采访中告诉记者,“新耀华”号智能化程度非常高,在船上各个区域,密密麻麻设置了9000多个自动化控制点,这些控制点犹如人体的神经系统,船上任何一个细小的设备出现故障,操作人员都能第一时间发现并进行远程处理。
同时,凭借在半潜船建造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广船国际在该船建造中成功攻克大量关键技术。在“新耀华”号建造过程中,船厂联合船东、船检和配套企业共同发力,使该船排载空压机下潜自动化程序、下潜装载计算机实时监控等设备与系统均实现了国产化。
由于该船在工作时,甲板要承载巨大压力,因此甲板面所用钢板达到60毫米厚。对如此大厚度的钢板进行焊接,防变形控制是施工的关键所在。广船国际对此专门成立了攻坚团队,创新工艺技术,并最终成功攻克这一技术难题。
除此之外,这艘船采用全电力推进,全船电缆长度达到450公里。其中推进系统采用6600伏的中压电制供电,每一根电缆都粗如成年人的手臂,且施工和安装精度要求极其苛刻,广船国际建造团队通过不断总结过往建造同类型船的经验,优化生产流程,不仅攻克了技术难点,还提高了生产效率。
打造半潜船“第一梯队”
作为国内首家建造半潜船的船企,广船国际与中远海特携手,经过多年的努力,成功打造了亚洲第一的半潜船船队,不仅突破了国外技术封锁,更助力中国成功登上世界半潜船设计、建造、运营的“第一梯队”。
2002年12月17日,广船国际建成我国第一艘1.8万吨半潜船,结束了中国没有大型半潜船的历史,打破了半潜船运输长期由国外垄断的格局。如今,全球在运营的半潜船为数并不多,其中由广船国际建造的半潜船占全球新造半潜船的50%。
二十年来,广船国际已经先后为中远海运特运建造了“泰安口”号、“康盛口”号、“祥云口”号、“祥瑞口”号、“新光华”号和“祥安口”号共6艘半潜船,“新耀华”号是广船国际为中远海运特运建造的第7艘半潜船。另外,广船国际为国外船东建造了“FORTE”号、“FINESSE”号和“WHITE MARLIN”号等3艘半潜船,半潜船交船数量全球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