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记者 杨柳 张伟)6月20日下午,记者从山东省保障物流畅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工作机制第四次会议获悉,山东省物流保通保畅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今年1至5月份,山东省道路货运量、铁路货运量、港口货物吞吐量分别完成11.3亿吨、1.4亿吨、7.8亿吨,与疫情前2019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8.1%、44.1%、19.5%,其中沿海港口吞吐量总量跃居全国第1位。
记者了解到,自4月18日,全国保障物流畅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山东第一时间成立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双组长的工作机制,统筹推进物流保通保畅工作。山东省工作机制制定了“正面”和“负面”清单,正面清单明确责任,负面清单设立规矩,确保政策上下一致、工作令行禁止;建立完善了“即接即转即办即销”、常态化巡察、通报曝光等五项制度,强化监督检查,及时纠正各地不符合规定的政策做法;省政府印发3批“政策清单”,省工作机制配套制定2批“任务清单”,强化企业供需对接,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各市、县按照省模式同步建立相应工作机制,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全力推进物流保通保畅工作。
下一阶段,山东全省各级工作机制要持续抓好物流保通保畅各项重点工作,确保物流运输畅通有序;要继续开展好督查督办工作,坚决防止层层加码、“一刀切”等问题反弹回潮;要因时因势调整通行管控措施,进一步优化检查方式和流程,及时增派人员力量、增设绿色通道,提高车辆通行效率;要进一步推进各项纾困解难政策措施落地落实,主动宣传推介、简化申报程序、强化政银企协同,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要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及时把好经验、好做法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