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记者 徐丹 通讯员 郭思源)日前,一列装载玉米芯颗粒的“秦保快线”海铁多式联运班列,从保定京雄保国际智慧港货场顺利运达秦皇岛港集装箱码头,直接搭载秦仁航线“新郁金香”轮运往韩国仁川,标志着河北省首列外贸多式联运铁路箱下水成功运行。
今年以来,为畅通外贸企业出口通道,提高运输时效,在河北省发改委大力支持指导下,秦皇岛港与泰通国际运输有限公司、中铁国际多式联运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深度合作,探索铁路箱下水运输新模式。在传统模式下,出口外贸货物需要将空箱从港口调运至铁路场站,在货源地装货后通过铁路运输至秦皇岛港,经海运发往海外目的地。铁路箱下水业务的开辟,使得客户可以直接在本地用铁路集装箱装货运至港口出海,进一步解决了调运成本高、倒装时效差等问题,预计单程每箱可节约成本1386.5元。秦仁海运公司负责人介绍,铁路箱下水是铁海联运模式的一次大升级,真正实现了内陆港与沿海港口无缝对接,打开了出海货物高效、绿色、低碳、低成本的快速通道。他表示,近期新订单纷至沓来,询价电话成倍增长。
据了解,2012年起,秦皇岛港试水跨境海铁联运,凭借高效、便捷、特色服务,在环渤海地区国际航运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2021年,“保定—秦皇岛港—仁川”海陆新通道开辟,绿色高效的跨境海铁多式联运再上新台阶。下一步,秦皇岛港将进一步提高铁海联运平台保障能力,拓展日本、东南亚地区铁路箱下水业务,摸索韩中蒙班列海箱上路业务,为企业提供时效强、绿色低碳的端到端海铁多式联运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