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社会
本版新闻列表
 
2022年8月7日 星期
《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2)》发布
全球变暖趋势仍在持续


8月3日,中国气象局向社会公众发布《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2)》(简称《蓝皮书》)。《蓝皮书》显示,全球变暖趋势仍在持续。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已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中国升温速率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平均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尤其高温、强降水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趋多、趋强。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袁佳双表示,可以从气候系统主要圈层的四个圈层即大气圈、水圈、冰冻圈和生物圈,以及气候变化的确认因子方面来看《蓝皮书》的核心结论。

大气圈

气候系统的综合观测和多项关键指标表明,全球变暖趋势仍在持续。2021年,全球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水平(1850—1900年平均值)高出1.11℃,是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七个最暖年份之一。最近20年(2002—2021年)全球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01℃。2021年,亚洲陆地表面平均气温较常年值(使用1981—2010年气候基准期)偏高0.81℃,为1901年以来的第七高值。

中国升温速率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1951—2021年,中国地表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升温速率为0.26℃/10年。近20年是20世纪初以来中国的最暖时期;2021年,中国地表平均气温较常年值偏高0.97℃,为1901年以来的最高值。

中国平均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降水变化区域间差异明显。1961—2021年,中国平均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5.5毫米;2012年以来年降水量持续偏多。2021年,中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值偏多6.7%,其中华北地区平均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最多,而华南地区平均降水量为近十年最少。

中国高温、强降水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趋多、趋强。1961—2021年,中国极端强降水事件呈增多趋势;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极端高温事件明显增多,登陆中国台风的平均强度波动增强。2021年,中国平均暖昼日数为1961年以来最多,云南元江(44.1℃)、四川(富顺41.5℃)等62站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1961—2021年,北方地区平均沙尘日数呈减少趋势,近年来达最低值并略有回升。

水圈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海洋变暖加速,全球平均海平面呈持续上升趋势。海洋变暖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显著加速,2021年全球海洋热含量(上层2000米)再创新高。1993—2021年,全球平均海平面的上升速率为3.3毫米/年;2021年,全球平均海平面达到有卫星观测记录以来的最高位。

中国沿海海平面变化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1980—2021年,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为3.4毫米/年,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2021年,中国沿海海平面较1993—2011年平均值高84毫米,为1980年以来最高。

中国地表水资源量年际变化明显,近20年青海湖水位持续回升。2021年,中国地表水资源量接近常年值略偏多;辽河、海河、黄河和淮河流域明显偏多,其中,海河流域地表水资源量为1961年以来最多;珠江和西南诸河流域较常年值偏少。2005年以来,青海湖水位连续17年回升;2021年青海湖水位达到3196.51米,已超过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水位。

冰冻圈

全球冰川整体处于消融退缩状态,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消融加速。中国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阿尔泰山区木斯岛冰川、祁连山区老虎沟12号和长江源区小冬克玛底冰川均呈加速消融趋势。2021年,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东、西支末端分别退缩了6.5米和8.5米,其中西支末端退缩距离为有观测记录以来的最大值。

青藏公路沿线多年冻土呈现退化趋势。1981—2021年,青藏公路沿线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厚度呈显著增加趋势,平均每10年增厚19.6厘米;2004—2021年,活动层底部温度呈显著上升趋势。2021年,青藏公路沿线多年冻土区平均活动层厚度为250厘米,是有观测记录以来的最高值。

北极海冰范围呈显著减少趋势。1979—2021年,北极海冰范围呈一致性的下降趋势;3月和9月,北极海冰范围平均每10年分别减少2.6%和12.7%。1979—2015年,南极海冰范围波动上升;但2016年以来海冰范围总体以偏小为主。

生物圈

中国整体的植被覆盖稳定增加,呈现变绿趋势。2000—2021年,中国年平均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呈显著上升趋势。2021年,中国平均NDVI较2001—2020年平均值上升7.9%,较2016—2020年平均值上升2.5%,为2000年以来的最高值。

中国不同地区代表性植物春季物候期均呈提前趋势,秋季物候期年际波动较大。1963—2021年,北京站的玉兰、沈阳站的刺槐、合肥站的垂柳、桂林站的枫香树和西安站的色木槭展叶期始期平均每10年分别提早3.5天、1.5天、2.5天、3.0天和2.8天。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沿海红树林面积总体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截至2020年,中国红树林总面积基本恢复至1980年水平。

气候变化确认因子

中国平均年总辐射量呈减少趋势。2021年,太阳活动进入1755年以来的第25个活动周的上升阶段,太阳黑子相对数年平均值略高于第24个活动周同期(2010年)。1961—2021年,中国陆地表面平均接收到的年总辐射量趋于减少;2021年,中国平均年总辐射量较常年值偏少31.5千瓦时/平方米。

中国气溶胶光学厚度总体呈下降趋势,阶段性变化特征明显。2004—2014年,北京上甸子、浙江临安和黑龙江龙凤山区域大气本底站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年平均值波动增加;2014—2021年,均呈波动降低趋势。2021年,北京上甸子站和浙江临安站气溶胶光学厚度平均值较2020年均有小幅降低,黑龙江龙凤山站较2020年略有升高。

专家答疑

未来全球以及中国气候变化的趋势如何?我国将主要面临哪些气候安全风险的挑战?

袁佳双:

关于气候变化未来趋势,我们根据气候变化模拟预估显示,未来全球地表温度将继续上升,极端高温、海洋热浪、强降水和部分区域农业与生态干旱的频率和强度、强热带气旋比例将增加,北极海冰、积雪和多年冻土将减少。持续的全球变暖还会进一步加强全球水循环,包括其变率、全球季风降水以及干湿事件的严重程度。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未来中国区域年平均气温的增加幅度明显高于全球,区域平均年降水量也呈增加趋势,特别是极端事件可能会对全球增暖的响应更加的敏感。举一个例子,目前50年一遇的高温极端事件,也许到本世纪末会几年一次,这就是趋势。

面临的风险,可以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里的权威成果来回答。IPCC最新报告指出,百年来,全球变暖对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且以负面影响为主,一些负面影响甚至是不可逆的。

中国将面临的气候变化风险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与强度的增加,可能造成重大的自然灾害损失;二是“亚洲水塔”失衡,降水时空变化的空间差异,导致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洪涝干旱频繁发生,部分地区的水资源极度匮乏可能加剧,地质灾害发生的风险增加;三是大幅升温将加剧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导致生产力与服务功能下降,生境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甚至导致部分物种灭绝;四是沿海地区海平面上升,风暴潮频率、强度增加,海岸侵蚀和咸潮入侵加剧,并显著影响海岸带生态系统;五是极端农业气象灾害事件导致作物产量降低,农业病虫害增加以及物种生育面积的减小等;六是极端高温、寒潮以及空气污染导致的中暑、冻伤、心脑血管等人体健康风险上升;七是对重大工程建设产生不利影响;八是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对旅游业影响较大。

本文综合自中国气象局官网、中国水运网等媒体报道

一孔之见

人不负青山 青山定不负人

□ 魏鋆依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地球是人类共同生活和守护的家园,中国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一直以来都在积极作为,让“地球生命共同体”在中国人民心中扎根。

但连年来,我国地表年平均气温仍呈明显上升趋势,这让我们更加有了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环境保护等不得也慢不得。着眼当下的低碳环保行动是我们“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发展决心。

建设美丽中国,非一地一域之事。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统筹兼顾、综合施策。比如,同一流域间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等都会对流域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才能达到最大的治理效能。这就要求加强区域协作和部门协同联动,凝聚各方共同参与、共建共享的强大合力。

建设美丽中国,非一日一时之事。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是需要脚踏实地、久久为功的事业。当我们用最严密的法治守护绿水青山,长久的韧劲和决心,扎实推进,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中国一定会让我们收获感满满。

建设美丽中国,每个人都是行动者。让节约成为日常习惯,让节能成为生活态度。从绿色低碳出行到落实生活垃圾分类,从义务植树、“云端植树”到担任民间河长湖长,低碳生活就在身边,点滴行动就能为美丽中国、低碳中国出一把力。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美丽中国的基石,正在于千千万万颗热爱自然、守护生态的美丽心灵,这千千万万汇集起来必将是美丽中国的靓丽风景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灿烂未来。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15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8.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