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2年9月7日 星期

发挥技术优势 助推钦州湾航区划分
——中国船级社助力“世纪工程”平陆运河建设

□ 全媒记者 陈珺 通讯员 刘安

8月28日,“世纪工程”平陆运河正式拉开建设大幕,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的第一条江海连通的大运河。

2021年12月,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明确提出研究建设平陆运河。为此,广西交通运输厅将“钦州湾航区划分研究”列入平陆运河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的专题项目之一。

中国船级社武汉规范研究所(简称“CCS武汉所”)作为“钦州湾航区划分研究”专题的牵头方,根据广西交通运输厅的需求和平陆运河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进度安排,顺利完成了“钦州湾航区划分研究”专题研究工作,初步建立内河船舶海上适宜航区确定和安全航行保障技术体系。

技术积累

深耕内河航区划分

航区分级是制定船舶安全技术条件的基础,是规范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船舶设计、建造、检验与发证、营运管理、安全监管的依据。航区划分作为一项基础性的研究工作,涉及气象、水文、航道、船舶、驾驶等方面知识,综合性较强,其划分的合理性除了影响船舶航行安全,也会直接影响到船舶的建造成本和营运成本。

CCS武汉所在近10年的内河航区划分研究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基于对大量水域航区划分的研究,制定了《内河航区等级标准划分暂行规定》,目前已成功应用于全国内河航区划分工作共600多个水域的航区航段级别,在行业内形成了较响亮的品牌效应。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港口由内河向河口及河海交界水域延伸,内河水域与沿海港区的直达运输需求逐渐增加,CCS武汉所开展了河口水域/河海交界港区航行船舶标准试点研究等项目,提出了相当A级航区的概念和河口型水域的航区划分方法,相关要求被纳入《航区划分规则》(2021)。

高度重视

精心组织项目团队

平陆运河是有机衔接“一带一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工程,是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为配合平陆运河开工建设周期,根据平陆运河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项目进度安排,“钦州湾航区划定”专题工作研究的时间非常紧迫。

CCS武汉所高度重视,成立平陆运河项目领导小组,所长罗肖锋担任组长,党委书记刘东担任副组长,项目组配全配足船、机、电等专业的骨干力量,由航区划分研究的团队负责人程远忠担任技术指导,去年8月底完成了项目工作大纲评审。之后,项目组采取了“白加黑、五加二”的工作模式,终于在今年5月份完成了项目的最终研究及评审工作。

“晚上或者是周末,参加广西交通运输厅组织的平陆运河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项目进度汇报会是常态。”程远忠说。

破解难题

扎实推进航区划定

钦州湾水域是河海交界区,目前国内尚未有成功批复的相当A级航区的经验可以借鉴,项目组在时间紧迫的客观条件下,开展资料收集与分析、风况参数与特征研究、波浪参数与特征研究、水流参数与特征研究、船舶安全技术条件评估等5个子专题的技术攻关工作,突破层层难关,最终形成了《钦州湾航区划定研究报告》总报告和《资料收集与分析报告》《波浪数值模拟与波浪特征分析报告》《船舶安全技术条件评估报告》3个分报告。

为了精细模拟平陆运河入海口近海段的波浪,提高河海交界区水域的波高计算精度,项目组基于波浪数值模拟技术,以外海波浪观测资料为基础,采用大、中、小区域波浪数值模嵌套方法,获取了钦州湾水域的波浪空间分布,得到了波浪参数的时间序列,为航区划分和波浪载荷研究提供了依据。为了研究确定内河船舶在钦州湾适航范围,项目组经过8轮反复搜索论证,采用数值预报、理论分析、实船验算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波浪载荷以及船舶安全技术条件的研究,并通过研究评估内河A级航区船舶航行于钦州湾水域的适应性,提出了钦州湾航区(相当A级航区)的建议。

2022年5月17日,该项目在广西南宁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召开评审会。与会专家一致同意通过评审,认为项目研究数据来源可靠、技术路线合规、分析论证严谨、研究结论可信,并认为该项工作补充和完善了河海交界区航区划分研究的内容与方法,对其他水域开展类似工作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也将对平陆运河的规划船型、运输组织方式、江海联运的港区布局等方面提供依据,并对平陆运河和北部湾港的经济性以及竞争力有着重大的影响。

广西海事局副局长吕文伟表示,钦州湾航区划定研究是推进平陆运河建设工作的重要里程碑,是高水平服务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瓶颈工作之一,对构建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有着重要意义。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15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8.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