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生活
本版新闻列表
 
2022年9月7日 星期

月饼这样吃美味又健康


吃月饼象征着团圆和睦。因此,在中秋节这一天,月饼是必食之品,但月饼属于高油高糖食品,被年轻人视为减肥路上的绊脚石,对于高血脂人群、肥胖人群都不友好。那么,面对各种各样的月饼应该怎么选?怎样吃才能既美味又健康?我们来跟你讲明白。

月饼真是“热量炸弹”吗?

月饼是使用小麦粉等谷物粉或植物粉、油、糖等为主要原料制成饼皮,包裹各种馅料后加工而成,主要在中秋节食用的传统节日食品。目前市面上除了传统的广式、京式、苏式、潮式、滇式、晋式、琼式、台式、哈式等各派月饼外,还衍生出巧克力月饼、冰淇淋月饼等花样繁多的新式个性化月饼。

然而,无论是哪种月饼,都被视为“热量炸弹”,网传一个月饼的热量等于三碗米饭,事实如此还是危言耸听?

武汉市疾控中心环境健康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梁高道介绍,月饼的营养成分取决于月饼制作采用的原料,但总的来说,月饼属于高糖、高脂、高热量食品。100克月饼的热量约为400大卡,如果是蛋黄、云腿类的馅料,热量则会更高,而100克米饭热量约为120大卡,月饼热量是同等重量米饭的3—4倍。

100克是什么概念?一般来说,一小碗米饭约200克,相当于两个拳头大小。月饼规格过去以一块100克比较多见,如今随着健康观念的改变,50克—70克的规格成为市场主流。这样来看,一个月饼等于三碗米饭有所夸大,但称之为“热量炸弹”并不为过。

除了高热量,月饼还是“糖油混合物”的代表。糖油的核心是高碳水和高脂肪,就是说这份食物里糖油比例极高而其他营养元素极少,热量高、升糖快。

人体合成脂肪需要两个必备条件:身体里有盈余的能量,同时有合成机制。月饼中的高糖会使血糖急剧升高,身体为了平衡血糖就需要大量分泌胰岛素,而胰岛素可促进脂肪合成。因此,“糖油混合物”客观上会促使人长胖,是减肥路上最大的绊脚石。

吃月饼有讲究

没有月饼的中秋节,是没有灵魂的。既要享受美味,又要关注健康,吃月饼就得讲究。

■ 适量原则最重要

梁高道介绍,健康吃月饼最重要的是适量原则。一个100克的月饼,一次吃1/4—1/8,一天最好不超过半个;一个50克左右的月饼,一天不宜超过一个;如果想品尝多种口味的月饼,建议将月饼分切成小块,和亲朋好友一起分享。需要注意的是,吃了月饼就要相应减少主食的摄入量,控制总体热量,千万不要在吃饱喝足的情况下将月饼当零食吃。

在食用时间上,由于月饼是高糖食物,对于胃肠不适者来说,很可能早餐吃完月饼,一上午都会出现泛酸的情况。另外,深夜也不适合用月饼充饥,会加重肠胃负担。

推荐午餐或晚餐时食用,可搭配茶饮或清粥小菜来解腻,或与橙子、柚子等低糖水果一起吃。

■ 慎食人群很广泛

月饼作为一种高热量食物,南方口味月饼高盐,北方口味月饼高糖,蛋黄月饼高胆固醇,所以慎食人群非常广泛。“三高”等有特殊饮食要求的人群,一定要关注月饼的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对照医嘱或临床营养师给出的膳食指导,适量谨慎选择食用。

配料表中含糖的,糖尿病人不能食用,对于无糖月饼,也要查看每100克的热量值,与其他食物一起严格控制食用量。有过敏史的人群,对于不熟悉的月饼品种,还应关注配料中是否有过敏源。

总体来说,月饼作为一种节日时令食品,普通人适量食用,基本没有什么健康风险,但有特殊健康状况和健康需求的人,需要关注其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谨慎食用。

肥胖人群:宜选择低热量、低脂肪的月饼。

血脂高的人群:不宜选择蛋黄月饼。

糖尿病病人:尽量不吃超甜月饼,如枣泥月饼、豆沙月饼、莲蓉月饼、凤梨月饼。

■ “无糖月饼”也不可多吃

随着健康观念深入人心,商家借势推出各式各样的“无糖月饼”,越来越受到市场青睐。那么,“无糖月饼”真的无糖吗?

梁高道介绍,在人们的印象中,“糖”是甜的,不甜的食品就是无糖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科学上谈到食物的含糖量,是指食物经过人体消化之后,最终的分解产物是不是糖。

我们平时吃的米饭与馒头,如果在嘴里嚼得久了,就会感觉到甜味,这是因为其中的淀粉被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了麦芽糖。如果进入肠道被进一步消化,就会分解成葡萄糖被人体吸收了。

“月饼的主要材料就是面粉,所以它本身就是含糖食物。”梁高道介绍,普通月饼会加入蔗糖增进口感,而无糖月饼则会加入各种糖醇类甜味剂来代替蔗糖。这些糖醇类的甜味剂,只是比蔗糖的热量稍低一些。由于制作月饼使用的淀粉类原料和食用油并没有少,其单位重量的热量仍然远高于米饭等普通主食。因此,无糖月饼也并不是减肥人士的福音,吃多了也会升高血糖。

制作“无糖月饼”时,用于替代蔗糖的糖醇主要有麦芽糖醇、木糖醇、赤藓糖醇、山梨糖醇等,其升糖指数比蔗糖低很多,缺点是糖醇本身不太容易被人体吸收,如果摄入量较大,可能会引起腹泻、胀气等肠胃不适。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和减肥人士,“无糖月饼”优于普通月饼,但仍然不宜多吃。

关掉网红月饼的“美颜滤镜”

临近中秋,一大批食材有特色、口味够新颖的新款月饼热闹登场。然而,号称“营养丰富”“绿色健康”的月饼真的如宣传的那样吗?

“美颜”宣传一:食材高端有营养

拉丝燕窝月饼,有商家称通过专业锁水技术将燕窝融入月饼中,具有美容养颜功效。

翅参鲍鱼月饼,商家宣称含大量蛋白质和氨基酸,而脂肪和胆固醇的含量很低,很适合调养身体的时候吃。类似的还有螺旋藻、西洋参月饼。

各色抹茶月饼,宣称添加了茶多酚,能促进胃肠蠕动,加速新陈代谢,帮助人体排毒。类似的还有大麦青汁月饼,颜色翠绿,号称纯天然、绿色健康,具有排毒功效;橄榄油月饼,宣称可以滋润皮肤、具有美容功效。

×关掉“美颜滤镜”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范志红认为,首先,这些月饼馅料中的所谓保健食材如燕窝、茶多酚等,大多只是少量添加,月饼只是偶尔吃一两次的食物,这些食材所能发挥的作用实在有限。消费者可以尝鲜,但没必要迷信它们具有什么保健功能;

其次,就算馅料食材本身可能有一定营养保健价值,但加入到高糖、高脂、高热量的月饼中后,它是否能对患病人群起到健康作用,也是存疑的。归根结底,月饼只是一种节日食物,安全和美味是它的最大要点,不应期待某种月饼能发挥特殊保健作用。

橄榄油热量值并不比其他烹调油更低。它所谓的美肤作用,只适合在外用的时候,并没有研究能证明,用橄榄油制作的月饼吃下去之后能对皮肤产生什么好处。

“美颜”宣传二:口味新奇味道好

除了流心月饼,很多选材“另类”、口味新奇的月饼,如榴莲月饼等在年轻人中也很有市场。

×关掉“美颜滤镜”

范志红表示,流心月饼流动的口感来自于奶油、人造奶油之类的配料,所以它的饱和脂肪含量较高,热量也较高。

选购这类产品时,建议细看一下营养成分表,看看其中有没有反式脂肪酸。

此外,很多“网红款”月饼如冰淇淋月饼、榴莲月饼等,不论馅料如何求新求异,主要制作原料都离不开面粉、食用油、糖、鸡蛋等,热量值并不低。可以尝尝鲜满足口感,但不宜一次食用过多,尤其糖尿病患者和减肥人士要少吃。

“美颜”宣传三:低糖低脂保健康

冰皮月饼这几年颇为流行。采用糯米制作饼皮,外观呈白色,口感酥软滑爽,略有弹性,无须烘烤,商家宣传时往往或说传统月饼用糖浆做饼皮,糖分过多容易使人发胖,而冰皮月饼低油低脂更健康。

桃山皮月饼又称日式月饼,饼皮采用白芸豆沙加入蛋黄、牛奶、奶油等材料调配,颜色丰富。商家们强调的卖点是相比传统月饼口感更细腻,同时也明显少油、低糖、少淀粉。

“无糖”月饼,甜味来自于木糖醇、山梨糖醇等配料,甜味较为自然,而且人体消化吸收率低。既不会变成能量表中惊人的卡路里,也不会让人体的血糖快速飙升,对糖尿病患者很友好。

×关掉“美颜滤镜”

范志红表示,冰皮月饼最需要担心的是它的保存性。因为未经烘烤,其中水分含量较高,如果不能冷链运输,或物流被耽搁,有微生物超标的风险。

消费者拿到之后,也应及时食用,否则应冷冻保存。此外,冰皮月饼以糯米和澄粉等为原料,都是高血糖反应食材,所以并不适合需要控血糖的人士。

相比而言,芸豆沙是一种中低血糖指数食材,制作桃山皮月饼经过烘烤,安全性相对高一些。但在制作时饼皮中加入了糖和奶油等配料,再加上馅料也是含有较多脂肪和糖的内容,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月饼高油、高糖的特点。因此,这类月饼也不能放开大吃。

所谓“无糖”月饼,只是没有添加蔗糖,而用糖醇类甜味剂进行替代。然而,月饼的主要原料就是面粉和淀粉,这些含淀粉原料也一样可以升高血糖。因此,糖尿病患者和减肥者对无糖月饼也要控制摄入量。

糖醇类甜味剂在小肠中不易被吸收,因此低热量、少升糖,但进入大肠之后,会升高肠道内渗透压,促进肠道运动,容易造成腹泻腹痛。每个人对糖醇的耐受性不同,多数人一次摄入20克以上就有引发腹泻的可能性。

特别是日常消化能力弱的人,以及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一定要看清食品标签上的配料表,对含糖醇的月饼严格限量,以免在欢乐的节日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让月饼“轻装上市”

□ 许愿

今年5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并于8月15日起实施。这一强制性国家标准,针对粽子、月饼的过度包装问题进行了修改,旨在进一步减少包装层数、压缩包装空隙、降低包装成本。

让月饼包装“轻装上市”,不仅能促使月饼回归传统习俗本身,更有利于形成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

中秋吃月饼是不可或缺的习俗。曾几何时,面对超市里穿上“华丽外衣”的月饼,顾客们挑花了眼;等到回家,才发现月饼的包装里三层外三层,拆完包装里面压根没装几个月饼。让人不禁感叹:“到底是吃月饼还是吃包装?”

商品适度包装具有促进消费的作用,但在厉行节约的大环境下,过度包装的行为绝不可取。往往会导致“天价月饼”、资源浪费、污染环境的现象出现,甚至会助长盲目攀比、追求奢华的不良社会风气。拒绝过度包装,让月饼回归本身,才是民之所向。

给月饼“瘦身”,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月饼生产企业要履行好社会责任,从源头上把控抵制过度包装的第一道防线;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压实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主体责任。消费者要自觉践行绿色消费理念、拒绝为过度包装买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月饼“轻装上市”,才能受到百姓青睐。拒绝过度包装、拒绝奢靡之风,百姓才能买得放心、吃得舒心。让我们共同营造节约的社会风气,守护良好的社会风尚。

本版文字综合长江日报、潇湘晨报、中国水运网等媒体报道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15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8.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