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热点
本版新闻列表
 
2022年9月7日 星期

厚植科普“沃土” 涵养创新“活水”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这是党中央推进科技强国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

面对新时代科普工作的新需求,《意见》聚焦当前科普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进一步明确科普发展的战略任务和使命导向,切实发挥科普在培育科学精神、培养科技创新人才、营造社会创新氛围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全面提升公民科学素质,以创新和科普的双重动力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

发展目标

到2025年,科普服务创新发展的作用显著提升,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制度安排基本形成,科普工作和科学素质建设体系优化完善,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科普格局加快形成,科普公共服务覆盖率和科研人员科普参与率显著提高,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超过15%,全社会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氛围更加浓厚。

到2035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到25%,科普服务高质量发展能效显著,科学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为世界科技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工作要求

坚持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科普工作全过程,突出科普工作政治属性,强化价值引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坚持服务大局,聚焦“四个面向”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厚植创新沃土,以科普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坚持统筹协同,树立大科普理念,推动科普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加强协同联动和资源共享,构建政府、社会、市场等协同推进的社会化科普发展格局。坚持开放合作,推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加紧密的科普国际交流,共筑对话平台,增进开放互信、合作共享、文明互鉴,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我国科普工作“成绩单”

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

2010年3.2%

2015年6.20%

2018年8.47%

2020年10.56%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的排名,我国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去年的第12位。

上海、北京全民科学素质的比例接近25%。

党的十八大以来,财政投入稳步增长,年均增长8.16%,而且在支出结构上也逐步优化。

2020年,全国共有科技类博物馆和科技馆1525个,党的十八大以来增长了50%多。

2020年,全国科普专兼职人员数量达到181.3万人,其中有24.84万人是专职人员,科普队伍在这期间得到了比较大的发展。

2020年,全国共发行科技类报纸1.58亿份,发行科普图书9853.6万册,发行科普期刊1.31亿份,广播电台、电视台播出的科普类节目12.83万、16.46万小时,建设科普网站2732个,科普类微博3282个,科普类微信公众号8632个。

强化全社会科普责任

●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履行科普工作领导责任

落实科普相关法律法规,把科普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与科技创新协同部署推进。统筹日常科普和应急科普,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为全社会开展科普工作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

● 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履行科普行政管理责任

各级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要强化统筹协调,切实发挥科普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加强科普工作规划,强化督促检查,加强科普能力建设,按有关规定开展科普表彰奖励。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行业领域科普工作的组织协调、服务引导、公共应急、监督考评等。

● 各级科学技术协会要发挥科普工作主要社会力量作用

各级科学技术协会要履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牵头职责,强化科普工作职能,加强国际科技人文交流,提供科普决策咨询服务。有关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要根据工作对象特点,在各自领域开展科普宣传教育。

● 各类学校和科研机构要强化科普工作责任意识

发挥学校和科研机构科教资源丰富、科研设施完善的优势,加大科普资源供给。学校要加强科学教育,不断提升师生科学素质,积极组织并支持师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科研机构要加强科普与科研结合,为开展科普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 企业要履行科普社会责任

企业要积极开展科普活动,加大科普投入,促进科普工作与科技研发、产品推广、创新创业、技能培训等有机结合,提高员工科学素质,把科普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

● 各类媒体要发挥传播渠道重要作用

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类媒体要加大科技宣传力度,主流媒体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增加科普内容。各类新兴媒体要强化责任意识,加强对科普作品等传播内容的科学性审核。

● 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增强科普责任感和使命感

发挥自身优势和专长,积极参与和支持科普事业,自觉承担科普责任。注重提升科普能力,运用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开展科普。积极弘扬科学家精神,恪守科学道德准则,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作出表率。鼓励和支持老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科普工作。

● 公民要自觉提升科学素质

公民要积极参与科普活动,主动学习、掌握、运用科技知识,自觉抵制伪科学、反科学等不良现象。

加强科普能力建设

▶强化基层科普服务

▶完善科普基础设施布局

▶加强科普作品创作

▶提升科普活动效益

▶壮大科普人才队伍

▶推动科普产业发展

▶加强科普交流合作

促进科普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

发挥科技创新对科普工作的引领作用

发挥科普对科技成果转化的促进作用

强化科普在终身学习体系中的作用

强化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的科普。

强化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普。

强化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中的科普。

强化老龄工作中的科普。

加强制度保障

■ 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

■ 完善科普奖励激励机制

■ 强化工作保障和监督评估

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加强科普领域舆论引导。

★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加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欠发达地区科普工作。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15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8.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