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2年9月21日 星期

永葆军人本色 厚植为民情怀
——记舟山市第三届“最美退役军人”邵元荣
邵元荣接受表彰。

□ 通讯员 陈宣吟 文/图

他,是一位扎根海事政务窗口近二十年的老海事,被广大船员热心称为“号码百事通”“办证难题活字典”。他,也是一名光荣的退役军人,曾经用一腔青春热血保卫海疆。

他就是舟山海事局“邵老师工作室”带头人邵元荣。1965年出生的他,在历经13年军旅生涯后,转业到舟山海事局工作。他始终保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军人本色,二十年如一日,用笃实宽厚的人格魅力和勇毅力行的工作作风,坚守政务窗口一线,为船员做好咨询服务。他先后荣获“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劳动模范”“2015年感动交通年度人物”“全国海事系统十大人民满意执法官”等称号。今年,他又获评舟山市第三届“最美退役军人”称号。

从新兵蛋子到汽车专家

1983年,18岁的邵元荣离开河南商丘老家,参军入伍来到了东海的悬水小岛——舟山嵊泗花鸟岛。

岛上全是山路,坡一个接着一个。当时还是新兵蛋子的邵元荣乍到海边,别说是开车了,连坐车都是心提到了嗓子眼。后来,凭借性格稳重、善于学习,他被选拔进入团后勤部驾驶班。通过自己勤奋学习和刻苦练习,他很快成为一名合格的汽车驾驶员,随后被调入小车班为团首长服务。

因地处偏远小岛,汽车维修和保养很不方便,他就在工作之余刻苦钻研汽车知识和汽修业务,为了保障正常用车并节约部队经费,车辆喷漆甚至拆解这些高难度维修工作,他都能挑起大梁。他还经常给驾驶班其他同志分享安全驾驶经验,提醒绷紧安全弦,在他的带领下,驾驶班连续多年安全驾驶无事故。凭着过硬的技术本领,邵元荣从军期间曾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并受到部队首长和同志们的一致好评。

从“门外汉”到“百事通”

1996年,31岁的邵元荣带着铁血男儿守海疆的志气,告别了13年的军旅生涯。从部队退伍后,他被分配到舟山市交通委后勤车队。2001年,他又进入舟山海事局工作,并于2003年起从事船员类政务受理咨询工作。

当时已年近40岁的邵元荣,又如何成长为船员类政务受理“活字典”的呢?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从一个驾龄足有20年的“职业司机”变成“海事新兵”,这对于已至不惑之年的邵元荣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面对问题,他毫不退缩,发扬军人不怕吃苦、敢打硬仗的优良作风。为了尽快掌握相关业务知识,他主动找同事拜师请教,几乎翻遍了手头能查阅的所有资料。一次次地请教、一遍遍地学习、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地攻克,就这样,他逐步由一个“门外汉”,变成了“业务能手”。

直到今天,他仍保持着良好的学习习惯,他的办公桌上、床头边,还叠放着业务书籍和参考资料。邵元荣常说:“法规在不断变化,知识在不断更新,保持学习才能让业务能力得到延续。船员问了,我们就必须回答,而且要答得对。”

从“受理员”到“贴心人”

邵元荣常说:“船员的事拖不得!”只要政策法规允许,他都会想尽办法帮船员解决难题。由此,他逐渐从一名政务受理员,成为船员们心中的“贴心人”。

为了提高办事效率,减少船员等待的时间,他经常加班加点处理业务。每到船员办证高峰期,他一天要接待四五十个船员,接听六七十通电话。虽然一天下来口干舌燥、精疲力竭,但他毫无怨言,始终热情、耐心地接待每一位船员,将家人般的温暖送到船员的心坎上。

近年来,他还带领“邵老师工作室”服务团队积极推进“最多跑一次”“就近跑一次”政务服务改革,使船员证书办结时限提速75%以上,为船员节省大量时间。他们为偏远海岛、着急上船的船员,主动提供“绿色通道”“周末预约服务”“上门服务”。他们开展“进校入企上岛”系列咨询服务活动,累计受众达8千人。他们收集热点咨询问题编制《邵老师工作室服务手册》并免费发放,成为深受船员欢迎的“口袋书”。

疫情发生后,邵元荣高度重视船员有关换班、疫苗接种的诉求。在他的带动下,2021年至今,舟山海事局完成国际航行船舶中国籍船员换班审批3606艘次、56259人次,推动舟山647名国际航行船舶船员、20587名沿海航行船舶船员完成疫苗接种。

今年6月,全国船员业务咨询热线落户舟山,热线开通三个月来,热线已答复船员来电13539个。邵元荣和他的团队服务对象逐步扩大到全国船员。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15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8.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