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12月19日 星期

科技赋新能 航保新篇章
——​东海海区首批多功能航标正式投入使用

□ 全媒记者 黄玲 苏钰杰 通讯员 韩毅

近日,从东海航海保障中心上海航标处传来消息,上海港水域应急沉船示位标W88灯浮和大型水上助航标志圆圆沙灯船上完成加载多功能要素改造及设备调试工作,并通过AIS信息播发测试。

至此,上海航标处已完成7座多功能航标建设,上海港长江口水域逐步形成了成线、成链、成片的多功能航标感知网、服务网。

这是东海海区首批多功能智能航标,也是上海航标处为提升航标服务水平、保障船舶通航安全、服务港口经济发展推出的又一创新举措,标志着东海海区多功能航标建设迈向新阶段。

科技赋能 航保创新

航运,承担着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路运输需求增加,船舶向着大型化、快速化和通航密集化方向发展,船舶流量急剧增加;同时,随着陆运交通的发展,沿海航道上各种类型桥梁建设也呈井喷式发展,给航运保通保畅工作带来巨大挑战。

为减少船舶航行风险, 2022年,上海航标处根据东海航海保障中心智能航保建设要求和智能航运发展现状,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积极推动多功能航标研发应用,为辖区水域安全畅通增添“利器”。

作为智能化导航设施,多功能航标具有显著的“高科技”“多功能”“中国芯”等特点,在保障传统视觉航标效能基础上,集AIS智能终端、气象采集终端、水文采集终端、CCTV、基础空气采集终端、智能信息集成终端、北斗通信终端、雷达应答器等设备为一体,可以根据不同用户需求、在不同水域的不同航标上加载所需的多功能要素,为周边船舶提供实时的气象水文信息及浅滩预警等实用型助航服务。

相比于传统的航标,多功能航标旨在将航标从单一的导助航终端转变为收集、处理、交换各种数据的多功能平台,拓展海上数据感知能力,进一步增强航标助航服务综合效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由于气象因素和驾驶疏忽因素造成船舶搁浅和碰撞桥梁情况,保证船舶和桥梁安全。

上海航标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响应东海海区智能航海保障建设,打造航标业务服务智能化“东保易通—E-ATON”品牌,我们积极推进助航标志加载多功能要素改造建设,未来,上海航标处将继续开展水上信息综合感知网络的建设和研究,进一步拓展多功能航标应用和数据挖掘,助力上海港打造国际航运中心。”

劈波斩浪 攻坚克难

“东保易通,沉船、浅滩预警。”2022年1月14日,新年伊始,东海海区首条智能航保助航信息“东保易通”发布,标志着多功能航标在海区实践中迈向新的赛道。

这是上海航标处先试先行、在沉船标志上应用多功能航标的一次摸索尝试。小型化、智能化、集成化的便携式多功能航标突破了地理位置、设施大小、能源供应和通讯手段等因素的限制,为船舶航行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保障。

在此次项目中,上海航标处根据其不同需求和应用场景,分别在灯浮、灯桩、灯船三种航标上加载各自所需的多功能要素。通过模块化设计,利用AIS和边缘运算技术实现气象水文、浅滩、桥梁、沉船预警等助航信息的采集和播发功能,为船舶安全航行提供完整、可靠的信息支撑。

在长江大桥、圆圆沙灯船、九段灯船、南支灯船、南槽灯船、长江口灯船,上海航标处通过不断的技术革新,拉开了航标智能化在不同航标设施上实践应用的帷幕,因地制宜地开展多功能航标改造工作,切口小、见效快,立竿见影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目前,上海航标处辖区完成建设的7座多功能航标,主要分布在宝山航道、长江大桥通航孔、南槽航道、长江口深水航道、南支航道等重要航道,覆盖上海港这一“水上国门”的多处重要水域,构建起上海港长江口水域成线、成链、成片的多功能航标感知网、服务网,为智能航保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海洋强国贡献航保力量。

服务全局 提质增效

在东海海区开展多功能航标研发计划(E-ATON),是上海航标处海航推动东保传统业务智能化转型升级迈出的第一步,也是为实现“船舶航行到哪里,航保服务就延伸到哪里;海事监管到哪里,航保支持就覆盖到哪里”的美好愿景而踏出的坚实一步。

锚定智能航保发展提速升级、构建航标高质量发展格局,上海航标处牵头组织召开东海海区航保感知网规划研究调研会议,与河口海岸科学研究中心、引航站、气象局、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及分支海事局等水上单位机构加强交流沟通,针对不同水域、不同用户、不同需求进行因地制宜的多功能要素加载,推动形成成线、成链、成片的多功能航标感知网、服务网,推进航标业务智能化和航标服务智能化。

此外,为推动智能航保“走出去”,上海航标处积极总结成功经验,向国际航标协会(IALA)导助航需求与管理委员会(ARM)第15次会议提交了“智能化沉船航标在中国上海港的应用展示”提案,展示我国传统航标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发展方面的积极探索及取得的经验成效,提案内容作为案例纳入AIS航标使用相关指南修订,为航海保障国际化发展增添助力。

在未来,上海航标处将以交通强国、海洋强国、数字中国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拓展多功能航标应用和数据挖掘,以专业人才队伍和精湛的装备力量全力以赴推动智能航保转型发展,全力服务于“陆海空天”一体化水上交通运输安全保障体系和全要素水上“大交管”建设,为上海港打造国际航运中心贡献航保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15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8.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