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本版新闻列表
 
2022年12月19日 星期

三年改革荡春潮 “亿”路高歌再启航
——山东港口烟台港2022年货物吞吐量突破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00万标准箱
山东港口烟台港刷新山东口岸最长风电叶片吊装纪录。
大批商品车在山东港口烟台港汽车码头等待发运。
山东港口烟台港能源储运一体化能力不断突破。
山东港口烟台港中非件杂货班轮业务量持续攀升。
“全流程、全系统、全自动”干散货专业化码头。
山东港口烟台港西港区全景图。本版图片由山东港口烟台港提供

□ 张磊

岁末年初,山东港口烟台港再传捷报:截至12月16日,山东港口烟台港2022年货物吞吐量突破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00万标准箱,与三年前同口径相比分别增长36.2%、33.9%,向着建成东北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强港迈出了坚实一步。

此次烟台港实现161年发展历程上的历史性全新跨越,是山东港口烟台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山东省委、省政府“海洋强省”战略,按照山东港口党委战略部署,助力烟台建设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的生动实践,也是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崭新成果和精彩写照。

山东港口烟台港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国田表示,实现4亿吨、400万标准箱的历史跨越,这是三年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发展成果的精彩写照,是三年烟台市港城互动融合发展的生动呈现,是三年烟台港改革创新发展成效的爆发释放,更是一代又一代烟台港人薪火相传不懈奋斗铸就的伟大荣光。烟台港将以此次“双突破”为新起点,聚力山东港口一体化融合发展和烟台港产城融合发展新征程,大力发扬“不懈奋斗、锐意改革、创新开拓、永争一流”的新时代烟台港精神,不断提升港口服务能级,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平台枢纽作用,奋力开创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新篇章!

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强势赋能

山东港口烟台港自1861年开埠,已经有161年的历史。在悠悠历史长河中,烟台港用前一个146年时间实现了第一个亿吨的突破,然后又用12年时间跨过了2亿吨和3亿吨关口。然而吞吐量从3亿吨到4亿吨,烟台港用了3年时间,比上一个亿吨跨越用时缩短了4年。

倘若将这个时间段放到这座百年老港的发展路轴中看,这三年,恰好是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发展的三年。得益于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强力赋能,烟台港仅用不到3年时间跨越了“亿吨级”“百万箱级”台阶,铸就了烟台港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如果只用一个关键词来折射烟台港这三年的奋进征程,无疑是——改革引领。这是一场迎难而上、脱胎换骨的自我革命:按照山东港口党委精准把脉开出的改革处方,烟台港蹚出了一条“管理体制改革+生产经营体制改革+团队发展能力提升+改革保障体系建设”四位一体的特色改革之路。

三年来,烟台港大力弘扬新时代烟台港精神,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突破发展两手齐抓、双驱并行,以“改革”挖潜力、续动力、增活力,以“突破”拓空间、提效能、创业绩,镗出了一条“错位协同、特色发展、弯道超越”的港口转型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在日前公布的2022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优秀成果榜单中,山东港口烟台港科学推进改革与结构调整促进企业高效发展的探索与实践荣获三等奖。

锚定山东港口建设以国际领先的智慧绿色港、物流枢纽港、金融贸易港、产城融合港、邮轮文旅港为载体的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中心目标,以此为引领,作为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中心重要北翼和九省区“9+1”最便捷出海口坐标,深知“迎风起舞”红利的烟台港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抢抓“一带一路”和RCEP新机遇,积极应对全球经贸环境变化,各相关业务板块正加速融入全球“端到端”供应链体系,凝聚起赶超发展的新优势,并发展成为重要的能源和大宗物资中转基地。“4亿吨”成绩单里,服务国家战略成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年来,烟台港立足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创新培育特色业务服务品牌,在巩固铝矾土、原油、集装箱等传统业务的基础上,烟台港前瞻布局、汇集资源,大力发展商品车、中非双向物流黄金大通道、混配、风电、LNG等特色业务,开辟了全新发展赛道。

——连续两年在烟台举办全国汽车整车物流发展大会,品牌效应持续放大,商品车全年发运突破40万辆、同比增长34%,继续保持全国沿海第五大商品车物流集散港和第三大外贸出口港。

——中非黄金物流大通道释放磁吸效应,汇聚全国生产生活资料发往非洲18个国家和地区,发运量比三年前增长了近10倍,稳居全国对非贸易第一港。

——全力推动烟台全球矿产品保税混配中心建设,全年混兑原油644万吨、混配铁矿1000万吨,三年分别增长83%、114%,铜精矿混配从无到有、完成31万吨、跃升中国北方第一位,原矿“买全球”、混矿“卖全球”的贸易新格局不断完善。

——助力“双碳”发展新模式,LNG、风电等特色业务也亮点纷呈,烟台港找到了“错位协同、特色发展、弯道超越”的优势赛道……

三年来,烟台港创新加快港口智慧绿色转型,全球首个专业化干散货全自动码头落地烟台港,项目研发团队“于新国创新工作室”被评为2021年山东省感动交通“十大年度人物”“烟台时代楷模”。原油管道“智脑系统”上线运行,国内率先实现原油储运全息智能排产。生产业务一体化管控平台正式发布,创新“十调合一”联合指挥,作业效率大幅提升。港容港貌一年一变化、三年大变样,现代化港口形象靓丽呈现。

港产城融合合力绘就锦绣蓝图

在山东港口烟台港芝罘湾港区码头西望,一幅移步换景的宏伟画卷浮现眼前:从第一座重力式码头海关码头建成,到全球首个全自动干散货码头落地,烟台港吞吐量跃居全国沿海港口第8位;从开埠通关,到港产城深度融合发展,烟台港内生动能澎湃,平台服务能级跃升,新兴业态持续衍生。

港口兴,则城市兴。历史上,烟台港与烟台市始终双向奔赴、共生共荣。山东港口成立后,烟台港深度落实“三个更加”“三个满意”工作理念,聚力“三区互融”,深化交流合作,助推烟台港产城融合发展跃上了新高度。积极响应烟台港产城融合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加大港产城融合发展项目投资建设,2022年总投资303亿元的33个港产城融合发展项目实现建成、开工和签约,三年累计在烟台落地建设投资164亿元。主动参与退港还城,在烟台港历史开埠原点,高标准启动烟台港广场项目,建设港口转型新基地和城市靓丽新地标。聚力烟台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推动烟台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正式获批,成为全省唯一入选的国家物流枢纽。抢抓RCEP等政策机遇,赋能烟台外贸发展,三年累计贡献外贸进出口额1100余亿元、纳税21.6亿元。连续两年被评为烟台市十佳功勋企业和支持烟台发展突出贡献单位。

站在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的新起点,烟台港通过整合港口优势资源,在老港区转型升级、大宗散货专业化港区开放、综合物流链建设等方面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模式合作,在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中不断发挥港口引领带动作用,以实际行动当好烟台市的“金牌合伙人”。

催生新业态打造资源集聚新高地

作为水陆交通的重要枢纽、货物进出口的集散地,港口不仅是城市对外开放的前沿、窗口,也是对外贸易的“晴雨表”。山东港口一体化以来,原有各大港口的枢纽功能得到了重塑和增强,金融、贸易、港产城融合等新业务迸发活力,赋予了城市港航经济全新竞争力。

烟台港积极发挥资源聚集平台重要作用,深化与山东港口投资控股、贸易、物流、航运等板块集团全领域、深层次协同融合,秉持链式思维,携手推进商业模式创新、服务创新、业态创新、机制创新,推动港口传统业务与金融、贸易、物流等新兴业务有机融合,加速构建“传统业务+新兴业务”发展框架,致力于为广大客户提供更加便捷、更加省心、更加高效的“一站式”供应链服务。

烟台港推进“港口+物流”集成,启动青山钢铁“中国—印尼”件杂货业务;推进“港口+贸易”集成,落地燃料油、LPG等多笔贸易业务,承揽山东港口最大一单进口水泥贸易业务;推进“港口+金融”集成,与投控板块合作为原油、木材等客户提供5亿元的融资服务。山东港口各板块的烟台区域业务收入突破100亿元,呈现出了强劲发展势头,烟台港向物流枢纽港、金融贸易港转型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伴随着一系列重大举措、重大项目落地,烟台港以供应链体系建设注能现代服务业,以综合枢纽港建设构建对外开放新高地,“双向融合”发力劲头势不可挡。

4亿吨,是重大节点,更是新的起点。

山东港口烟台港将认真落实山东港口党委的部署要求,抢抓烟台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机遇,锚定“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强港、打造国内一流的临港产业发展高地和打造富有活力的港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目标,同心同德、忠诚奉献、创新开拓、追求卓越,从“心”开始、重“新”出发、乘势而上、主动作为,为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山东港口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贡献力量。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15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8.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