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记者 杨柳 张伟)12月27日零时,京杭运河山东段船舶过闸信用管理系统正式上线运行。系统通过建立船舶信用档案,使信用积分成为每艘船舶的“行驶记录仪”,并设定信用管理规则,与智能通航系统运调模块相融合,按照船舶信用积分情况提供相应的过闸服务,全面实现对过闸船舶的信用管理。
京杭运河苏鲁段目前是京杭运河全线航道等级最高、船舶密度最大、综合效益最好的航段。其中京杭运河山东段主航道全长244公里,设有7个梯级、11座船闸,年货物通行量近1亿吨,通行船舶约30万艘次。
系统的正式上线运行,标志着京杭运河山东段和江苏段船舶过闸实现信用管理,这是国内首创跨省信用体系的合作模式,对全面规范船舶运营行为,鼓励船舶营运者守信经营、遵章守纪,维护良好通航秩序、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监管,推动构建京杭运河苏鲁段跨区域船舶过闸信用管理新机制,助推苏鲁运河航运事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下一步,苏鲁两省将以船舶信用联合奖惩工作为抓手,融合双方运调资源,创新构建以信用为基础、以合作共赢为目标的区域协调联动共管机制,全面构建苏鲁地区以信用为核心的船舶管理机制,建成京杭运河山东段与苏北段船舶信用信息共享互认、运调信息互联互通的格局,实施苏鲁两省跨区域联合信用奖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