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航运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3年2月24日 星期

航运脱碳如何达成?

LNG动力集装箱船“达飞皇家宫殿”靠泊中。 本报资料室供图

□ 张敏

集运市场持续三年的狂欢盛宴宣告结束,在当前市场供需此消彼长的趋势下,航运业更需做好准备,应对未来全球危机、气候变化、能源转型,提升供应链的韧性和可持续性。

尽管面临燃料选择及脱碳路径的不确定性,但航运公司作为行业先行者,已通过订造甲醇、液化天然气(LNG)等使用绿色燃料的大型集装箱船,提供可持续海运服务,在脱碳之路上摸索前行。

近日,业界有消息称,达飞集团订造了12艘13000TEU甲醇动力集装箱船,合同总价高达20.5亿美元,这已经是达飞集团第二批甲醇动力集装箱船订单。

事实上,航运脱碳是一个艰巨复杂的过程,需要利益相关方长期合作,以及产业链供应链共同参与,建立务实有效的合作关系。其中既包括政府部门、国际组织的政策引导,航运业上下游参与企业的合作推进,也需要金融保险领域的风险管理保障。

政策引导 多方支持是成功前提

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和重要的服务性行业,航运减排对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十分关键,也将成为影响全球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交通运输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李冠玉表示,如何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同时,确保交通运输业自身健康可持续发展,是业内所有参与者共同面对的一大课题。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

2022年10月,中国国际可持续交通创新和知识中心正式挂牌成立,作为支持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举措,将致力于国际合作和交流,增进可持续交通领域的知识共享和能力建设,为全球交通可持续发展作出中国贡献。

“为了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交通运输部印发了做好贯彻落实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推进节能低碳交通工具,引导低碳出行,增强交通运输绿色转型功能等各项任务。包括航运在内的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已经进入快车道。”李冠玉表示。

国际海事组织(IMO)伙伴关系和重大项目部负责人马朝智(JoseMatheickal)也表示,IMO已于2018年通过了船舶温室气体减排初步战略,预计在2023年将这一初步战略进行修订。

这意味着,除了船舶设计和运营之外,替代燃料将作为实现减排目标的手段之一。为了实现航运脱碳目标,IMO必须在技术合作加倍努力,携手共进。

马朝智介绍,在政策层面,IMO成员国制定了温室气体减排的短期、中期和长期行动计划,并持续取得进展;在能力建设方面,IMO深化以温室气体减排为重点的项目和举措。其中,IMO与挪威合作的“绿色航行2050”项目,就是通过实现发展中国家与海事领域相关的国际协会、联合国组织、航运产业联盟之间的合作,共同推进航运温室气体减排,从而达到IMO的初步战略目标。

技术研究 燃料选择是必经之路

航运脱碳在设想长期解决方案的同时,也需要考虑短期内具体可行的措施。为了实现航运碳中和,显然航运业需要逐步推进节能减排的相应技术升级,也需要不止一种新型燃料。

对此,丹麦海事局局长安德烈斯·诺德赛斯(AndreasNordseth)表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现在需要开展相应项目,建立和发展新的燃料供应链,这将涉及绿色燃料产学研用的多个环节。”

他认为,如果所有船舶都能节省10%—20%的燃料,那么不仅能大幅减少排放,还能成为优秀的商业推广案例,从而向航运碳中和目标更进一步。从长远来看,提升船舶能效并节约燃料,将成为航运业的长期进程。

而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多方合作,包括燃料泵、油漆、船体设计、船舶控制和操作方式等,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此外,船员的专业操作,也将大幅提升航运能效。

因此,安德烈斯·诺德赛斯认为,跨国合作将成为航运脱碳的关键。在业内各方合作之下,航运业必将努力实现脱碳的长期目标。

中国船舶集团动力系统首席专家吴朝晖则介绍,在船舶动力系统方面,目前已出现一些技术解决方案,并制定了清晰的路线图。根据船舶能效改进的研发结果,未来船舶能效可以提高2%—3%,帮助船舶发动机实现脱碳目标。

除了船舶能效提升之外,燃料选择也是航运脱碳进程的必经之路。作为航运业的绿色先锋,达飞致力于到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并希望以优化能源组合为先导,加快航运物流业的能源转型。

达飞轮船(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何律铎(LudovicRenou)介绍,到2026年底,达飞将拥有一支由77艘LNG动力船舶组成的船队。目前,已有32艘可应用碳中和燃料“生物甲烷和电气甲烷”的船舶。为了实现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生产,达飞致力于与许多合作伙伴努力合作。

“为此,达飞创立了能源专项基金,投入15亿欧元,为期5年,旨在加速能源转型,实现2050净零碳排放目标。”何律铎表示。

吴朝晖则表示,对于现有船舶而言,使用替代燃料和未来新型燃料都将是可行措施。

“目前LNG是主流替代燃料;到2025年末,预计甲醇发动机解决方案将成为第一阶段解决方案;到2030年,行业内也将出现氨发动机的规则手册。”吴朝晖认为,在这一过程中,航运业不仅需要解决船舶动力系统问题,更需要船级社、船东、交通业、政府部门携手合作。

“我们需要聚焦的,不仅是采用什么替代燃料,更是未来最终使用什么燃料。”吴朝晖说。

“在燃料选择的切换上,甲烷燃料虽然拥有许多优点,但也需要关注更多不同的燃料品种。此外,诸如新加坡正在开发的液氢燃料,其加注作业也需要规范和相应政策研究。”吴朝晖认为,未来,氢燃料在城市的加注和存储都会较为成熟,而不同燃料的过渡切换,仍然需要一定的过程。

风险转移是可靠保障

在IMO制定的减排目标下,技术革新将成为航运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核心,这使得航运业不确定风险进一步增加。作为航运风险转移和风险分散的重要手段,航运保险显然是达成航运脱碳的可靠支持。

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太保产险”)总经理助理、董事会秘书陶蕾表示,作为国内头部财产保险公司,中国太保产险积极探索保险业务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实践之路。

她进一步介绍,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太保”)是国内最早的保险公司之一,第一张保单就是航运险保单,也是目前行业内唯一一家承保所有船型建造和运营险的保险公司,拥有行业保险经营和绿色保险实践的经验,能够更好地服务航运绿色低碳转型。

在2022年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中国太保产险发布了行业首个绿色保险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白皮书,系统展示了前期绿色保险实践的成果。该公司积极参与绿色合作组织,签署了联合国可持续保险原则和负责任投资原则,旨在更高水平提供绿色保险服务。

陶蕾表示,未来,保险业需要从三个方面为航运减碳着重提供助力:

一是保险业要全面提供航运业绿色低碳转型风险保障产品。绿色低碳转型是涉及全产业链各领域的整体转型,转型风险是原有风险的延伸或者升级,保险业对于全产业链的熟悉程度,和在绿色保险领域的实践经验,不仅有助于保险业针对性设计绿色转型全面风险保障,更有助于航运业有效管理绿色低碳转型风险。

二是保险业应主动参与航运业绿色低碳转型风险研究。绿色低碳在一定程度上,既是一场产业革命,也是一场技术革命。因此,保险业要积极主动作为,尽早参与航运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点风险管理研究中,才能更好地助力航运业的绿色低碳转型。

三是保险业应积极推动航运业绿色低碳转型进程。保险业可以发挥资源配置、价值发现、国际交流和服务配套作用,推动航运业绿色转型。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15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8.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