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经济工作十分关键。如何看待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下半年经济工作重点有哪些?中共中央政治局于7月24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传递出坚定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向。
经济总体回升向好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此次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国民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但“当前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挑战,主要是国内需求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外部环境复杂严峻”。
会议对当前我国经济形势作出重要分析判断,这是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的重要前提。
会议指出,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
“不能用老眼光来认识本轮复苏。”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表示,后疫情时期的复苏是分阶段的,尤其是在社会修复向经济和利润修复、再向资产负债表修复过渡的过程中,出现指标波动和预期波动是一种常态。
既要看清短期之“形”,更要读懂长期之“势”。上半年我国经济同比增长5.5%,恢复速度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处于领先地位。对此,会议强调“我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7月份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密集释放的稳经济新举措让各方对下半年经济发展充满期待。
围绕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
“会议聚焦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作出系列重要部署,加快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见效,对于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具有重要意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第二研究室主任李承健说。
精准有力实施宏观调控提 振投资者信心
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宏观政策动向备受关注。会议指出,要用好政策空间、找准发力方向,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精准有力实施宏观调控,加强逆周期调节和政策储备。
针对经济运行面临的挑战,中国社科院宏观经济智库研究室主任冯煦明表示,此次会议提出加强逆周期调节和政策储备,将为经济内生动力恢复提供助力。
“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发挥总量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会议明确了多项部署。
在冯煦明看来,财政政策将继续在助企纾困、促投资方面着力,保持积极力度;货币政策更加积极灵活地运用价格型工具,并优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设计。加强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有助于形成扩大需求的合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钢表示,进一步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有助于扩大和巩固产业发展优势,将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新的增长引擎。
积极扩大国内需求 提振消费促进投资
房地产
会议指出,要切实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东吴证券认为这是地产政策的重要信号,在供需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投机需求被压制的情况下,以往在地产过热时期推出的行政性、限制性政策将逐步退出,尤其是部分高能级城市的限购等需求政策。
此外,会议指出,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积极推动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盘活改造各类闲置房产。要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要加强金融监管,稳步推动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
中信建投指出,此次会议特别强调“积极推动城中村改造”“盘活改造各类闲置房产”,预计地产领域将出台更多政策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另外也特别指出“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回应市场对于地方债务风险的关切。此前4月会议表述为“严控新增隐性债务”。
平安证券也表示,防风险仍是当前房地产重点任务,整个房地产表述部分仍位于“要切实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之后,在销售端承压、民企融资端压力仍存的大环境下,行业整体流动性危机并未完全消除,后续仍需要更多政策出台化解头部房企风险、优化行业整体资产负债状况,同时保交楼政策预计仍将持续推进。
人工智能和平台经济
会议指出,要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更多支柱产业。要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促进人工智能安全发展。要推动平台企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东吴证券指出,不同于4月政治局会议,此次会议将产业政策的相关表述后置,但“科技”的含量依然很高,“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业”“人工智能”等方面均与今年领导人的调研方向不谋而合。而“平台企业”的相关表述又与本次政治局会议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议题相吻合。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会议特别强调了人工智能的“安全”发展,这可能意味着之后对于AI面临的监管会有所加强。
招商证券则表示,相较于4月政治局会议提到的新能源汽车及人工智能,本次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到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以及平台经济。根据该机构追踪发现,4月政治局会议之后,共有4部委表态支持人工智能发展,共有北京、上海、广东、苏州、杭州、成都、深圳等7个城市发布促进人工智能发展政策。该机构认为,根据本次政治局会议的部署,未来一段时间,各地及部位级支撑数字经济的政策将出台的更加密集,人工智能及平台经济相关政策的出台节奏也有望保持较高的频率。
大消费
会议强调,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通过终端需求带动有效供给,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要提振汽车、电子产品、家居等大宗消费,推动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
对此,申万宏源指出,会议实际上是向市场传递出政策对于消费的考虑更多侧重于中长期,其核心抓手是“产业竞争力——收入持续增长——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因此不仅在会议上看到对就业政策的再度强调,也看到了对培育中等收入群体的表述的回归。
对市场而言,中信建投认为,当前市场底部特征明显,此次政治局会议可谓是一场政策“及时雨”,有利于强化市场信心,吸引增量资金流入,提振国内消费,推动市场企稳回升。
招商证券指出,会议将扩大消费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参考本次政治局会议的行文结构,未来建议重点关注汽车、消费电子、家居等大宗消费及文旅等服务消费的政策进展。
国企改革
会议强调,要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切实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切实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要坚决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解决政府拖欠企业账款问题。要建立健全与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鼓励企业敢闯、敢投、敢担风险,积极创造市场。
中国企业联合会特约高级研究员刘兴国表示,改革是发展的关键动力,要借助改革来消除阻碍加快发展的不利因素,凝聚促进发展的强大动力。尤其是对民营经济来说,更需要通过改革来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减轻经营负担、坚定投资发展信心。国家不仅要着眼于解决企业当前的资金周转压力,更要主动建立健全促进企业减负和资金周转的长效机制。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孙传旺表示,坚持“两个毫不动摇”,需要做好两个“切实”工作,这既是现阶段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主要环节,也是继续夯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加大民生保障力度 端稳粮食和能源“饭碗”
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就业是民生之本。上半年,全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但青年就业问题依然突出。此次会议提出,“要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
“会议进一步强调稳就业的重要性,释放出加大稳就业政策力度的信号,随着稳就业举措落实落细,下半年就业形势有望继续保持总体稳定。”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说。
实现高质量发展,还需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
目前,全国夏粮获得丰收,早稻丰收在望,秋粮作物长势正常。此次会议提出,要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此外,会议强调,要坚决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保障迎峰度夏能源电力供应。
“端稳粮食和能源两个‘饭碗’,事关经济发展全局和社会稳定大局。贯彻落实会议部署,强化粮食安全保障,提升能源资源供应保障能力,将为稳定经济大盘提供重要支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王立坤说。
越是关键时刻,越要坚定信心,步调一致向前进。
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关键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抓好抓实党中央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有效落地,更好激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汇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努力实现全年发展目标。
本文综合自新华网、经济参考网、第一财经、人民网、光明网、中国水运网等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