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物流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3年9月18日 星期

多措并举为跨境贸易便利化提速

天津港。 天津港集团供图

□ 王慧敏

今年4月,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的工作要求,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海关总署召开了2023年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部署会,在12个省市17个口岸城市集中开展为期5个月的专项行动。

为进一步打造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示范高地,海关总署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5部委,聚焦地方发展诉求和广大企业关切,联合推出5方面19项改革创新举措。

日前,海关总署举行例行记者通报会,介绍了海关总署牵头推进2023年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工作成效有关情况。

取得阶段性成效

海关总署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党晓红表示,目前专项行动已经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效。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进一步深化“智慧口岸”建设,推动口岸数字化转型。

部委和地方同步发力,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着力加强“智慧口岸”建设和通关模式改革试点;大力支持重点城市口岸数字化转型试点。上海、浙江等地积极整合口岸资源,开展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无纸化放货,推进智慧化一站式口岸监管服务应用试点;广州扩展粤港澳大湾区跨境通关服务平台应用,实现粤港企业共用“一张大表单”,今年1—7月实现提单申报6.4万票、货物5289万件。

第二,进一步支持外贸产业升级,推进新业态健康持续发展。

积极探索推进海关监管模式创新。深圳等海关试点“保税+ERP”监管改革,将海关日常监管嵌入加工贸易货物“进、出、产、转、销、存”全流程,大幅提高监管效率。进一步优化跨境电商海关监管,支持海外仓建设与跨境电商出口拼箱发展。今年1—7月,天津跨境电商B2B出口货值达441.3亿元,同比增长15.1%;宁波首创跨境电商出口前置仓监管模式,跨境电商特殊区域出口货值11.42亿元。支持试点口岸建立进口药品“白名单”制度。上海、北京等地完善生物医药研发用药品“白名单”运行机制,优化简化药品通关手续,取得良好成效。

第三,进一步提升跨境通关物流链安全畅通水平,助推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

深化区域物流一体化,助力内外贸货物同船运输发展。上海协调推进区港一体化发展,将长江沿线和长三角沿海港口纳入“联动联卸”作业范围,每个标箱货物节约物流成本100—400元。无锡港实现内外贸货物同船运输占比达79%以上。积极促进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等跨境班列发展。重庆率先采用铁路专用运输车进行整车运输,单次运量较传统集装箱提升1.5倍,可为企业降低约15%的成本。推进港航物流类作业单证无纸化电子化。以天津港为例,完善内外贸货物同船运输智慧监管系统,实施内外贸易船舶、货物同步作业,今年1—7月,天津东疆港区已累计开展内外贸船舶作业近1000艘次、131.4万标箱。

第四,进一步清理规范进出口环节合规费用,为企业减负增效。

今年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措施,持续推进口岸收费目录清单公示制度并动态更新。同时,继续推进免除海关查验没有问题外贸企业的吊装、移位、仓储费用试点工作,由中央财政支付相关费用;各地积极引导收费主体通过“单一窗口”公开收费标准、服务项目等信息,便于企业查询、比对和自主选择,通过共同努力,更好地为企业减负增效。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1—7月,宁波、上海、深圳等沿海口岸已经实现定向降低国际航行船舶引航(移泊)费用约1.5亿元。

第五,进一步多措并举,提升广大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首先,优化企业信用管理,持续强化AEO企业培育和认证工作,拉长AEO企业享惠链条。其次,提高RCEP证书签发效率,持续释放RCEP相关优惠政策红利,服务企业应享尽享自贸协定优惠政策。最后,完善政府部门与商界沟通机制,共同推进企业“问题清零”,取得良好成效。

企业反响良好

近年来,优化营商环境是海关重点开展的工作之一,优化通关作业流程给企业带来的实惠不言而喻。

海关总署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开展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是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全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口岸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同时,这些改革创新举措落地生效,将进一步惠企利民,更好地服务外贸促稳提质。

在海关总署举行的例行记者通报会上,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副主任刘红以深化“组合港”等区域物流一体化改革为例介绍了企业对今年专项行动便利化举措的反响。

刘红表示,改革为企业带来了扎扎实实的红利。据企业反映,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一港通”模式通关流程精简,整体物流成本显著降低。货物在各码头间直接通过水路调拨,全程只需要“一次报关、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可实现24小时运输不停歇,每年可为企业节省近7000万元的报关与用箱成本,货物平均堆存期由改革前的5—7天缩短至2天以内。

刘红介绍,截至2023年7月,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已开通34条航线,“一港通”已开通19条航线。今年1—7月,“组合港”新增7条航线,“一港通”新增3条航线,合计有27万标箱货物通过相关模式运输。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一港通”已覆盖广东省内主要港口城市,享惠企业超过6000家,为企业节省物流等相关成本超过1.6亿元。

下一步,广东分署和省内海关将继续聚焦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积极推进“组合港”“一港通”改革试点,认真做好改革创新经验复制推广,不断拓宽改革覆盖范围,持续提升监管服务效能,进一步压缩货物口岸通关时间,降低进出口环节费用,为推进大湾区港口群全方位互联互通作出更多贡献。

此外,在清理规范和降低进出口环节合规费用方面,党晓红进一步表示,通过各地、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海关总署巩固了为企业减负增效成果,提升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下一步,还将继续努力,让企业有更好的体验。

不断优化服务

外贸形势发展,经营主体是关键。近两年,在全球疫情的影响下,供应链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后疫情时代,为提升供应链的柔性与人性,各省市已经在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的创新机制、优化服务上进行了大量探索和应用。

在深化“单一窗口”建设方面,党晓红介绍,今年以来,海关总署主要做了拓展“单一窗口”服务功能、推进通关物流相关环节单证无纸化和交接便利、深化“单一窗口”对外合作交流和跨境信息交换这三个方面的工作。

同时,地方层面,党晓红介绍,各地不断丰富“单一窗口”地方特色服务。比如,重庆建设“单一窗口”西部陆海新通道平台,在全国第一个上线人工智能制单功能系统,耗时降低80%以上,准确率达到99%,每单节省40元制单成本;首创在线收付汇结算功能,累计融资结算260亿元。广州依托“单一窗口”完善航空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企业空运业务实现“一次录入、一单多报、一站获取”,数据传输速度提升30%。

下一步,党晓红表示,还将在国家与地方层面持续推进,进一步拓展“单一窗口”功能,更好地服务广大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口岸大省,水运口岸数量位居全国第二的江苏,全面落实促进跨境贸易便利专项行动部署以来,在2023年1—7月,其口岸外贸吞吐量3.49亿吨,同比增长12.86%;外贸集装箱吞吐总量为651.31万标箱,同比增长8.77%。

此外,江苏省商务厅副厅长、江苏省口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姜昕介绍,今年以来,江苏积极加强以上海口岸为重点的长三角区域口岸协作。其中,江苏与上海港口集团合作打造ICT(内陆集装箱中心)项目,通过构建“一站式+一键式”物流信息平台,与上海港实现同港运作。今年1—7月,上海港口集团在江苏的ICT项目共完成吞吐量17.3万标箱。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15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8.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