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物流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4年1月3日 星期

物流“豫军”提升枢纽经济优势

中欧班列。 本报资料室供图

□ 全媒记者 石孟园

2023年12月22日,河南省服务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认定第二批河南省物流“豫军”企业的通知》(简称《通知》),公布第二批34家物流“豫军”企业。至此,河南物流“豫军”企业数量增至68家,实现河南省全部物流细分行业的全覆盖,未来力争发挥骨干物流企业在建设现代物流强省、打造枢纽经济优势、促进经济提质提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加快壮大“豫军”企业

河南地处中国交通的“十字路口”,发展物流业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河南省委、省政府多次提出要把河南打造成全国乃至全球举足轻重的现代化、国际化、世界级物流枢纽基地的战略目标。

加快培育壮大物流“豫军”企业,是河南省委、省政府确定现代物流强省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增强全省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物流行业在全国的位势,支撑服务枢纽经济加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河南省在2022年首次启动物流“豫军”企业培育认定工作,并公布首批34家物流“豫军”企业,对认定的物流企业给予政策支持。从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公布对首批“豫军”企业经营发展情况的考核结果看,物流“豫军”企业整体发展水平实现较大提升,企业资产规模、企业营收快速增长,对全省物流企业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放眼全国,首批物流“豫军”企业服务水平持续提升、竞争力不断增强。其中,恒兴物流入选全国民营物流企业50强;华鼎供应链获“国家级创新与应用平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荣誉,业务覆盖25个省份。

物流“豫军”企业规模体量大、发展势头好、行业代表性强,已成为当前河南省物流业发展的领头羊,也成为引领带动现代物流强省建设的主力军。2023年,根据《关于加快现代物流强省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河南省“十四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要求,河南省服务业工作领导小组认定第二批34家物流“豫军”企业,以激励企业持续做优服务、做大规模,为现代物流强省建设提供更强支撑。

《通知》指出,一方面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与职能出台支持物流“豫军”企业发展壮大的配套政策,对发展势头好、带动作用强的物流“豫军”企业,给予一定额度的奖励;另一方面,加强统计监测服务,建立物流“豫军”企业统计制度,及时协调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物流“豫军”企业将在利好政策支持下,努力将条条措施变“流量”为“留量”,持续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增效能、上台阶、抢高地。

打造国际物流中心

加快构建“两体系”(现代立体交通体系、现代物流体系)“一枢纽”(服务“一带一路”的现代综合立体交通枢纽)着力变区位优势为交通优势,变交通优势为物流优势,变物流优势为产业优势……近年来,河南着力加快打造国际物流中心,构建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枢纽通道。

前不久,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这十年”交通强省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通报河南交通运输十年发展成效。十年来,河南省综合交通线网总里程达28万公里,民航强枢增支,铁路拓展成网,公路加密提质,水运通江达海,基本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和物流通道枢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凸显。

今日的河南,出彩的中原。空中、陆上、网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四路并进”,正释放出“乘数效应”,形成河南发展国际多式联运的新优势,正以更大的气魄打造现代国际物流中心。

欧洲的汽车、澳洲的牛肉、南非的长颈鹿……越来越多的“洋货”汇聚河南,然后分拨全国,以郑州为中心的全国子母仓式物流空间新格局正在形成。在2023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率先获批,郑州被定位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国际铁路枢纽、全球性邮政快递枢纽、国际物流中心,入选首批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

强化“物流拉动”,提速河南国际物流中心建设。在2022年,中国物流集团子公司国际速递全国总部、特种物流全国总部项目已陆续落户郑州经开区,推动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不断为国际物流中心建设蓄势储能。

中国(郑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引导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开展投资合作,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等贸易新业态、新模式;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侧重制度型平台建设,积极申建自由贸易港……今天的河南将继续用足用好区位优势这张“王牌”,以更高水平开放加快国际物流中心建设。

实施“优势再造”战略

河南地处中原腹地,承东启西,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着内陆腹地战略支撑作用。作为河南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抓手,郑州国际陆港新址建设是河南实施“优势再造”战略,推动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的重要举措。

2024年新年伊始,位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郑州国际陆港新址建设现场,塔吊林立,一栋栋标准化厂房正拔地而起,一派火热的施工场面。2022年6月,河南省政府批复《郑州国际陆港航空港片区发展规划》,在航空港区布局建设郑州国际陆港新址,打造“现代化、国际化、世界级”内陆国际大港、世界级国际铁路枢纽港、中欧班列运贸产创新发展示范区、内陆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据了解,郑州国际陆港聚焦中欧班列“万列、千万吨”发展目标,瞄准“世界级国际铁路枢纽港、中欧班列运贸产创新发展示范区、内陆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大战略定位,郑州国际陆港新址将按照“一港两站七区”组织功能分区和布局。

一个规划面积超万亩,集铁路场站、集装箱共享中心、公铁联运中心、国际仓储分拨中心等功能为一体的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正在稳步推进建设。“预计在2024年10月底,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能够具备中欧班列“万列、千万吨”的承载能力。”河南国际物流枢纽建设运营公司负责人孙松说,为提高中欧班列集结中心货物周转效率,还将探索推进监管模式创新,打造海关、铁路融合监管区。

截至2023年11月,中欧班列(中豫号)已形成21个境外直达站点、8个出入境口岸的国际物流网络,境外网络覆盖欧亚40个国家和地区140余座城市,打造出“数字班列”“恒温班列”和“运贸一体化”等特色名片。

河南“陆上丝绸之路”从“连点成线”到“织线成网”,在“一带一路”建设交响乐中奏响“中原强音”。枢纽先行扬新帆,引客聚产天地宽。未来,河南将通过交通枢纽牵引和区位优势集聚,加快推动全省物流产业发展。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15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8.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