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记者 石孟园)为满足新时代水上搜救工作新形势新要求,有效提升吉林省水上搜救应急反应能力,近日,吉林省交通运输厅印发《吉林省水上搜救发展规划(2023—2030)》(简称《规划》),到2030年,全省基本实现水上搜救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搜救船舶、装备数量进一步增加,水上搜救信息化水平和综合保障能力大幅度提升,搜救法规体系、体制机制基本完善的总体目标。
《规划》分析了吉林省水路运输发展的现状、形势与需求,主要涵盖“水上搜救发展布局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搜救船舶和应急装备配备、体制机制建设、科技信息化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搜救文化建设、应急专项训练”等方面内容。《规划》突出四个“坚持”:一是坚持安全发展。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面提高水上安全保障能力,防范和化解水上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重大风险,维护水上交通运输安全畅通;二是坚持统筹规划。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推动水上交通安全监管、水上搜救一体化,省市县三级融合发展;三是坚持突出重点。梳理全省水上搜救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立足省情,系统研究补短板、强弱项的对策措施;四是坚持创新驱动。坚持创新核心地位,以科技作为战略支撑,推动新技术、新理念在水上搜救工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