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记者 许愿
春意萌发,绿意盎然。连日来,一辆辆金通工程“小黄车”畅行在四川城乡大地,不仅方便群众出行,也帮助打通乡村寄递物流畅通的“最后一公里”。近年来,四川省积极推进“交商邮供”三级物流体系融合发展,探索乡村运输“金通工程”多元服务,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支撑保障。
便民惠民利民工程
乡村运输“金通工程”是四川省交通运输厅积极谋划的重要便民利民惠民工程,也是四川交通的品牌工程,更是四川省深入践行交通强国战略的试点工程。
四川彭州市交通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张超介绍,“金通工程”做到了四个统一:全省统一采用“小黄车”外观;统一驾驶员工牌、工装;统一乡村客运标识;统一监管投诉平台。在四川农村,一辆辆“小黄车”搭人载物行驶在畅通的公路上。统一的颜色、标识融入农村美景。这些“小黄车”是“校车”“医疗车”,是“快递车”“农产品车”,农村群众通过电话、招呼站等方式便能轻松预约出行。在建好客运网的基础上,四川交通运输系统为“金通工程”不断做“加法”,探索推进“交通+”。
长期以来,乡村客运运力资源闲置问题突出,而农村货运、邮政快递等却因运输网络支撑不足,运输成本高企难下,影响着邮件快递进村入户、农特产品出户进城和相关产业发展。
“我们积极适应发展需求,谋求互补性合作。”四川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说,四川实施“金通工程·天府交邮通”,已形成“交商邮供”融合发展模式,交通、邮政、商务、供销社等部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打造县乡村三级物流商贸共配体系,让“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更加顺畅。
在彭州市通济镇凤坪村,金通邮快驿站是今年刚刚投用的金通工程乡村招呼站。每天有32班“小黄车”路过这里,将村民们送到乡镇的各个重点场站。村民只需要刷一刷“天府通”,就能享受到跟城市里一样的“公交服务”。不仅如此,一些邮政包裹也由这些“小黄车”运输。“小黄车”的开行,在为村民带来出行便捷的同时,还让村里的产业发展更有活力。
“竹笋是我们村的特色产业,以前大家都在这附近沿街售卖。”凤坪村党总支书记钟娅介绍,沿街售卖不仅杂乱,销售渠道受限,价格也被压得低。
“小黄车”开通后,不少村民会将竹笋带到镇上集市售卖,或直接在“小黄车”站点通过邮政进行包裹寄售。“我们算过,这样比沿街散卖能一斤增收2毛到4毛,这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呢。”钟娅说。
“交商邮供”融合发展
“‘小黄车’就是咱们农村人的‘网约车’。”有村民说。农村居住分散,老人和孩子多,寄递物流也不方便,去镇上的实际需求也大。“小黄车”可以送赶集、送就医、送快递、送蔬果、送上下学……极大满足了农村地区群众出行需求。数据统计,截至目前,泸州市共投入“金通小黄车”600余辆,累计开行2.5万趟次,运行30万公里,运送旅客15万人次、各类物资1万吨,为振兴乡村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聚焦农村居民出行和农村物流运输的需求,泸州市江阳区交通运输局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开展片区先行先试,有序推进乡村“交商邮供”深度融合,因地制宜谋发展,在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客运服务、货运与物流一体化等方面发力,全力解决农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和消费品下行“最后一公里”问题。
江阳区建成具备仓储服务、电子商务、物流信息管理等一体多功能的区级物流仓配中心1个,实现干支链接、统一仓储、集中分拣、共同配送的枢纽功能。打造以农村公交首末站为接转点,因地制宜建成具有客运服务、快递物流分拨配送等多功能综合运输服务站7个,实现上联区级物流仓配中心,下接村级“金通·邮快驿站”的接转功能。根据村民需求和出行习惯,依托邮政网点、商超、供销和村委会布设村级网点,已设置完成“金通·邮快驿站”68个,实现物流快递接取送达服务一体化。
发挥农村公交全域覆盖行政村、产业园区、景区景点优势,畅通“农村公交+小件物流+邮政快递”的客货邮运输渠道,利用农村公交车站闲置空间设置“邮政快件放置区”,公交驾驶员兼职快递接件员,通过公交车将邮政、快递包裹配送至村级网点。2023年,区级物流仓配中心分拨运输邮件213万件,开通“交商邮供”合作线路13条,代运邮件约2.6万件。
此外,江阳区积极探索金通+“特色产业+网络电商”模式,利用江之阳、分水油纸伞、邓桂圆、林老五黄粑等特色品牌,依托邮乐网、京东、抖音等电商平台同步开展线上线下销售,帮助农特产品走出去、销量提上来。截至2023年末,江阳区共开展农产品线上带货直播和线下带货促销活动14场次,实现农产品销售293.39万元、农资22.5万元、农产品寄递收入497.82万元。如今,一张四通八达的“交商邮供”融合网络正在江阳大地上不断铺展开来。
农村物流提质增效
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在四川遂宁,蓬溪县以建设“四好农村路”为基础,外通内联、通村畅乡,不仅带动了产业兴旺,也为百姓增收致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大英县坚定以建设“品质金通”为总目标,将“金通工程”作为建设“大美大英”的重要幸福民生工程抓紧抓实,全力推进“金通工程”样板县创建,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船山区有力推进“金通+共配”深化“金通”新服务、新内涵,建成县级仓配中心1个,镇级交通运输综合服务站10个,村级金通·邮快驿站104个,乡镇和建制村物流节点覆盖率已达100%。其中,121台乡村客运车兼职“交商邮供车”,畅通了县镇村物流节点,为乡村运输注入了内生动力。
依托物流体系完善,船山区交通运输局与船山邮政等公司深度合作,依托村委会、农家超市、村邮站等场所,村级配送点得到有效升级,顺利打造了由“县级物流园区+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村级一站式服务点”构成的“金通工程·天府交邮通”县乡村三级快递物流体系,完成了“一点多能、一网多用、功能集约、便利高效”的农村运输发展新模式。同时,深化与顺意通等本地城乡共配企业合作,开行6条“金通工程”班线作为共同配送试点线路,覆盖31个偏远村级站,试点合作以来已完成5万余单的配送量,服务农民达5000余人。
织密客运网、延伸物流网。在船山区河沙镇凤凰村三湾锦源柑橘基地耙耙柑丰收上市的时节,一辆辆“小黄车”穿梭于沃野乡间的水果基地,利用交商邮供融合发展优势,畅行在县镇村三级物流大道上,成了当地一抹亮丽的风景。
“正值采销旺季,交商邮供快车已经在排队等候装车了,水果要发往全国各地,耽误不得。”基地负责人和家人一起忙着将一篮篮柑橘装上“小黄车”。交商邮供车一端连接着村民行有所乘,一端连接着邮政快递方便农产品上市,快速高效搭建起了“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