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能、发展数字文化和旅游业态、抓牢抓实项目建设、促进产业深度融合、加强政策规划引领……3月26日,2024年全国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出,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空间广阔,要进一步发挥文化和旅游产业在稳增长、扩内需中的重要作用,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动能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文旅产业发展空间广阔
2023年,“尔滨”火速出圈,进一步引发了大家对于文旅热的关注,文旅热会不会一直持续下去,文旅产业发展空间如何呢?
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孙业礼表示,去年入冬以来,哈尔滨冰雪旅游火爆出圈,哈尔滨人、东北人以他们的热情,以他们对游客宠爱式的礼遇和服务赢得了顾客的青睐,吸引了天南地北的客人到黑龙江旅游,形成了现象级的传播,带动了整个冰雪旅游热。2023年冰雪旅游季节,据当地的统计,从10月份到2月份来黑龙江旅游的大概是1.2亿人次,旅游收入达到1700亿元,哈尔滨的旅游火爆也带动了整个东北旅游。
不只东北,全国旅游也非常热,春节期间的旅游数据显示,仅是八天长假全国出游的人数达到4.7亿人次,旅游的花费超过了6300亿元,如果看全年的数据那就更可观。文化和旅游部统计测算了一下,2023年全国国内游客出游人数达到将近49亿人次,旅游的消费接近5万亿,旅游的火爆对于拉动内需、促进就业、活跃市场、提振信心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消费需求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在发生变化。可以说文化和旅游,诗和远方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内容。从各行各业的发展来看,文化和旅游产业链长,受益面广,涉及各行各业,可以说文旅可以加百业,百业也可以加文旅,百业只要加上了文旅,既带来了人气,又开辟了财源,就会开辟人财两旺的好势头。
来到3月,新晋网红目的地诞生,甘肃天水麻辣烫持续火爆“出圈”,吸引了无数游客和美食博主前往打卡。为了给游客带来更好的体验,当地开通了天水火车站和天水南站两条“麻辣烫”公交专线。
如今,对外免签范围继续扩大,入境旅游业机遇来临。3月7日,国内决定正式对瑞士、爱尔兰、匈牙利、奥地利、比利时、卢森堡等六国试行免签政策;文旅部表示,中国正在对外国游客入境的便利性进行全面梳理和逐个环节的优化,以解决从签证到航班、酒店入住、购物和旅游等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从入境旅游发展的角度来看,目前发展空间仍较大,可发掘和开发的旅游产品相当多,对于中国和外国的旅行社来说都是一个机遇。
农文旅融合为乡村振兴添色
小众旅游城市正快速崛起。一些地方也正深入挖掘乡村旅游资源、优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推进文旅、农旅深度融合,全力助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入春以来,多地依托生态资源优势,深化农文旅协同发展,打造“赏花经济”特色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广西南宁市武鸣区宁武镇英烈村700多株黄花风铃木竞相开放,恰似片片明艳的金黄,泼洒在层峦叠翠的喀斯特山水间。
英烈村党总支书记陆梅湘介绍,3年前村里引进苗圃种植公司,租用村民土地用作黄花风铃木的树苗培育,如今这片林子已初具规模。“到村里的路都修好了,交通便利,周边的市民喜欢开车来赏花,带动了村里的旅游发展。”陆梅湘说。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韩民春说,一些乡村打造“赏花+”农文旅融合活动,使之成为人们交换文化和消费喜好的新场景,有力地带动当地餐饮、住宿、旅游、交通等服务消费快速增长。
近年来,宿迁市宿城区将农文旅融合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构建“以农为本,以文为魂,以游带动”的产业联动发展体系,让农文旅融出乡村振兴好图景。
“第一站参观现代农业展馆、第二站采摘小番茄、第三站制作糖葫芦……各种活动主题鲜明、设置合理,孩子们在游玩过程中学到不少农业知识。”日前,宿城区蔡集镇田洼智慧农业园迎来了大批研学学生,带队老师张婷婷表示。
几年前的唐圩村还是产业萧条、房屋破败的经济薄弱村,如今摇身一变,成了人均年收入2.5万元的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
“我们建设了农耕体验区、睦邻公园、乡愁记忆广场、思源亭等景观,并依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圩里人家’村史馆。”唐圩村党总支书记王先兵说,通过推动村民重拾手磨豆腐、老式酱豆、手工柳编、老虎枕老虎鞋等传统技艺,组织群众参与文艺比赛、非遗大赛等活动,村庄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以“数”赋能文旅服务“加速跑”
加快推进数字化与文旅的融合是当前文旅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当前,文旅行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速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在立足当前发展成果的基础上,着力解决数字化发展过程中尚存的问题,实现数字技术与文旅行业全面、有效、有机融合。
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数字化转型步伐不断加快,大数据、元宇宙、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成为常态化技术手段。行业从业者纷纷开展云展览、网络直播、云演播等服务,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创新发展,激活文旅新业态。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总人次36.74亿,同比增长75.5%。数字化方式随时随地的特性,有助于提升文化与旅游产品品质,创新产品供给,加强供需对接,激发消费潜力,从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品质化的文旅需求。
为了进一步推动文旅领域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文化和旅游部印发了《国内旅游提升计划(2023—2025年)》,公布了首批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名单和20个沉浸式文旅新业态示范案例。2023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第一批30个“5G+智慧旅游”应用试点项目,在为期3年的试点期内,这些单位将推动项目高质量建设,确保可持续运营,推动5G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智慧旅游产品。种种举措体现了相关主管部门在推动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发展方面的力度。
作为入选首批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的项目,“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就吸引不少游客前往“打卡”。2023年,景区接待观剧人次超1200万,其中超七成游客来自省外。2024年元旦假期,该体验空间接待游客2.5万人次。该项目以围墙分隔出21个剧场和不同风格的景观院落,游客可以在剧场和院落间穿行,分别进入不同时期、不同主题的戏剧空间观演。LED光影技术、“声光电画”一体化数控系统,让游客沉浸式体验中原大地的历史变迁、文化传承。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副院长、数字文旅研究中心主任邓宁表示,科技赋能打造沉浸式感官新体验,是满足用户多样化文化和旅游消费需求的有效途径。当下,数实融合的旅游目的地创新产品已经成为拉动消费的重要因素之一。
金融助力文旅产业热潮涌动
文旅产业热潮涌动的同时,银行业积极开展金融支持文旅专项行动,聚焦产品、贷款、服务等方面,下好服务实体经济“先手棋”。
多家银行聚焦文化和旅游消费等重点领域,丰富金融产品及促销活动供给。
近期,从国有大行、股份行到地方城农商行,纷纷推出相关举措。一方面,加大信贷融资服务,支持文旅企业和旅游景区成长壮大、更新升级;另一方面,从消费端入手,聚焦出行旅游热点,推出境内外支付及消费优惠等活动。
例如,农业银行日前表示,持续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为文旅企业提供信贷融资、支付结算等综合金融服务,为中小微商户提供手续费优惠、专属信贷产品,为广大文旅消费者提供支付优惠、消费分期、贵宾权益等个人金融服务,以精准供给满足各类文旅市场主体多层次的金融服务需求。
“针对文旅市场供给端的建设需求,我们主要围绕重点文旅企业及重点景区等项目,强化文旅产业整合、重点景区和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保障,提高文旅产业中长期贷款比重,帮助企业扩大融资、优化结构、降低成本。”工商银行一地方分行人士表示。
除了通过信贷等方式在文旅产业供给端提供金融支持,银行业还积极从需求端促进文旅消费。春节假期期间,多家银行将新春营销亮点放在境内外出游优惠等方面。例如,农业银行信用卡在“新春出游”活动中推出携程旅行、飞猪旅行绑卡消费立减等权益,交通银行信用卡“新春境外游”活动中推出境外线下消费返10%刷卡金等权益。
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新质生产力不断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坚持以文化引领旅游发展、用旅游促进文化繁荣,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积极推动文旅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发展。
本版文字综合自央广网、中国证券报、观点网、中国经济网、中国水运网等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