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伟娥 凌海玲
近年来,泉州市邮政管理局依托泉州世遗文化,不断盘活邮政普遍服务网点,引导和协调邮政普遍服务进驻主要景区、街区,并叠加文旅服务,促进邮政普遍服务转型升级。洛阳桥邮政网点,就是通过“邮良辰·番仔楼、邮美景·南洋馆、邮赏心·服务中心、邮乐事·侨批馆”的“邮四美”打造的一所集普遍服务、主题邮局、邮旅休闲于一体的新型邮政营业网点。
从侨批到书信
在红砖红瓦的洛阳桥南古街中,“邮政绿”的自行车和邮筒格外醒目,这是洛阳桥邮政网点的侨批主题元素。在这里,不仅可以看到一封封记满家国情怀的侨批,还能体验侨批书写,加盖纪念章。而柜台内还陈列有《锦绣刺桐城》《龙众九子》《泉州世遗景点》《洛阳桥》等带有泉州文化特色和景观风情的明信片、个性邮折供游客选购。
2021年泉州申遗成功前夕,来自苏州的徐先生因行程原因不得不提前从泉州返程,他将其中一份邮品寄放在洛阳桥邮政所,请邮政人员在申遗成功后帮忙盖戳寄送。在如约收到邮品后,徐先生激动地寄来感谢信,表达对洛阳桥邮政网点周到服务的感激之情。洛阳桥邮政网点自成立以来,收寄国内信函及明信片近3000件,传递出一份份美好和祝福。可以说,从“尺素渡海”的侨批到“纸短情长”的明信片信函,是邮政在时代中“用邮为民”的美好见证。
从服务到民生
诗人余光中写过“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多少船驶出了泉州湾”。洛阳桥见证了一代又一代泉州人出海下南洋,返乡为故里,洛阳桥邮政网点也积极通过民俗、普法、助农、研学等载体,传承这种“爱拼敢赢”的血脉基因。
自开业以来,洛阳桥邮政网点发挥平台串联功能,以寄递、报刊、储蓄、物流、邮票发行等资源优势,承办了当地庆祝春节、中秋等节日的活动,与洛江区公安局、司法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农业农村和水务局等政府单位联办宪法日、丰收节等主题活动宣传近50场,将泉州传统文化和民俗,以及泉州特色产品推向更广泛的受众。
从“邮事”到“邮景”
随着泉州在旅游界的“出圈”,泉州局联合邮政企业,实地走访洛阳桥邮政网点,以“闽南+南洋”的思路,让邮政服务进驻洛阳桥邮政所所在地的南洋特色“番仔楼”庆余楼,使其与洛阳桥邮政网点形成联动。
洛阳桥邮政网点内时常响起的“南音”,庆余楼里雕梁画栋的房间,规整陈列的古玩、珠宝、汉服、茶叶、陶瓷,以及院落里围炉煮茶的香气,都吸引着人们在此驻足。洛阳桥邮政网点通过泉州特色工艺品、农产品的展销、寄递一条龙服务,引进了茶歇、咖啡、换装体验等文旅休闲项目,让邮政网点不再单纯是有事要办才来的地方,也成为有景可赏的娱乐好去处。庆余楼开馆以来,接待群众游客20余万人。刮来啉茶(闽南语:顺道来喝茶),是传统邮政网点以“人民邮政为人民”的情怀,为当地文旅发展作出的有益探索。
邮政普遍服务与泉州世遗文化的邂逅,是一次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泉州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指导邮政企业进一步融入泉州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邮政服务,推动泉州文化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