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意盎然,桃花遍地开放的季节,“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这是劳动人民的节日。
劳动人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民,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编织了五彩斑斓的世界,创造了人类的文明。是劳动,建成了今天的万丈高楼;是劳动,筑就了现代化的信息高速公路;是劳动,让偌大的地球变成了“地球村”;是劳动,使浩瀚的荒原变成了亩亩良田。让我们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向全世界的劳动者致敬!
共筑中国梦
□ 桂子
你留意过身边的一群普通人吗?穿梭于高楼大厦的建筑工人、奔波大街小巷的出租车司机、争分夺秒送餐的快递小哥、忙碌在丰收喜悦中的农民、坚守在平凡岗位的工匠……他们顶着骄阳酷暑,冒着风霜雨雪,出门披星戴月,归来万家灯火。他们是芸芸众生中的平凡一员,却如同一颗颗毫不起眼的螺丝钉,在不同的岗位上努力拼搏,创造着美好的明天。劳动者,是他们共同的名字;默默无闻、辛勤劳作,努力奋斗,是他们最美的样子。
他们平凡而普通,如大海的一朵浪花,却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坚韧毅力,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为国家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生活才变得如此便利,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铁路穿山而过,一项项科研成果成功突破……美好的每一天,都离不开每一个劳动者们的辛勤付出,他们用日夜的坚守与努力工作赢得属于他们的高光时刻和人生价值。
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创造出来的,劳动是神圣的,也是至高无上的,劳动者是这个世界最靓的一道风景。
回望历史长河,劳动之歌悠悠传来。《吴越春秋》的《弹歌》是最早记录劳动的诗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仅用八个字生动地写出了我国远古渔猎时代劳动人民的狩猎场面。先秦的《击壤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描绘了古代劳动人民早出晚归的劳作场面。范成大的“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是我儿时熟悉的农民通宵打谷的繁忙景象,深切地写出了劳动的艰辛,还有农民收获五谷的喜悦心情。
《南泥湾》《咱们工人有力量》《石油工人之歌》《团结就是力量》等劳动之歌,让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歌曲《劳动托起中国梦》中唱道——“中国梦,幸福梦,富强梦,实现梦想靠劳动……共同筑起中国梦……那里有我们勤劳的身影,那里有我们创新的劳动。”是的,中国梦,是中国每一个人的梦,中国梦靠劳动创造,靠每一个劳动者共同创造。
劳动是人类共同的主题,热爱劳动更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和传统美德。尊重劳动者,关爱劳动者,赞誉劳动者,让他们劳有所得,动有所为,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爱戴,让社会因他们而充满光彩和活力。
全社会应高唱劳动者赞歌,激励劳动者以积极的劳动姿态、卓越的劳动创新、丰富的劳动创造、果敢的劳动担当和无私的劳动奉献,汇聚成推动时代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在劳动中成就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齐心协力,共同托举起中国梦。
花间舞者
□ 章平云
春天这个季节总是带着一种神奇的力量,让沉睡的大地苏醒,让冰封的河流重新歌唱。在这生机勃勃的时光里,我漫步于城市的公园,踏过每一处被春意温柔触及的角落,心中涌动着无尽的感慨与敬意。因为这一切美丽景色的背后,是园林工人无私付出的见证。
朝阳初升,园林工人们已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他们或是弯腰浇水,或是专注修剪,每一次精准的动作都透露出对这片绿色的热爱和责任。在他们细心呵护下,一朵朵花儿竞相绽放,一片片草坪铺展开来,如同给这座城市穿上了一件绿色的外衣。
走在花香弥漫的小径上,我不时驻足欣赏那些争奇斗艳的花朵。红的、黄的、紫的,它们像是用色彩编织的地毯,装点着我们的世界。而那沁人心脾的香气,是大自然最慷慨的礼物,它吸引着蜜蜂与蝴蝶在此起舞,构成了一场美妙的生态之舞。这是园林工人们用心布置的舞台,每一朵花、每一片叶都是他们手中的道具。
城市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园林工人精心打造的花卉造型艺术,他们用花朵描绘出长城的雄伟,展现丰收的喜悦,讴歌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成就。这些生动的画面,不仅美化了我们的环境,更是传递了一种精神,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他们是城市的美容师,也是城市的艺术家,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情完美融合。
夏日的炎热中,园林工人们的身影依然坚守在每一个需要他们的地方。汗水沿着他们的额头滑落,却浇灌出满城的绿色和清凉。走在绿荫覆盖的街道上,我仿佛能感受到每一滴汗水所凝聚的辛勤和坚韧。他们是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守护者,用自己的汗水和坚守,为我们营造了一个舒适宜人的环境。
每当我在如诗如画的城市中徜徉,心中总会涌起对这些默默无闻的园林工人的深深敬意。城市的美容师们,感谢你们,无论春夏秋冬,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用双手和汗水为这座城市编织绿意,为我们带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在这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季节里,让我们共同向园林工人们致敬,感受那份最朴实无华,却又最动人心弦的劳动之美。
颂歌
□ 樊树林
劳动,是“坎坎伐檀兮”的咏叹
劳动,是田野里那束耀眼的光
劳动,是“昼出耘田夜绩麻”的辛苦
劳动,是城市中快递小哥奔跑的匆忙
劳动诠释“人生在勤”哲学思考
劳动见证一路前行的步履铿锵
所有的美好都来自胼手胝足地奋斗
一切的辉煌都属于劳动的荣光
荷锄而歌的姿态,经受风霜雨雪洗礼
塔吊林立的剪影,把梦想的种子点亮
从摘取数学皇冠上明珠的陈景润
到“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清洁工人时传祥
从做着“禾下乘凉梦”充实天下粮仓的袁隆平
到在泳池里奥运冠军张雨霏
在新的长征路上,劳动价值已经成为中国力量
致敬每一个劳动者,正奏响时代的宏大的交响
那是奔赴星辰大海的朴素选择
也是书写岁月热爱的优美篇章
触摸着五月的曼妙芬芳
俯仰之间,远眺前路的风光
激情与向往从内心里生长
用双手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
用两脚把路途中每一个褶皱丈量
这是劳动的颂歌
是勾勒描摹奋斗的模样
这是献给劳动的那份殷勤
更是对每一个我们的告白和褒扬
家风
□ 陈裕
高尔基说,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是啊,劳动创造了社会,劳动创造了生机勃勃的世界,因为有了劳动,我们的生活才有着美好的未来。
我怀念在乡村劳动的日子,房前屋后、家里家外、田间地头,每一处都是劳动的场景。 每天,放学回来的我写完作业后,便按照母亲布置的任务开始劳动。从灶台里把草灰扒出来倒掉,抱柴火进屋准备烧火做饭,还有刷干净中午没来得及收拾的碗筷等等。虽然不是天天如此,但一周总有三两天是这样的,劳动如家常便饭,时刻锻炼着我的身心。 乡村的日子是清苦的,要想让生活过得滋润一些,唯有付出更多的劳动才能实现心中的愿望。父母为一家人的温饱劳作,我们这些孩子在父母的教育下,也想为家庭分忧,干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在屋里打扫卫生、在庭院种菜,大人和孩子的身影被温暖的阳光拉长,一家人说说笑笑,忙碌而愉快。
当蔬菜们逐渐饱满身姿的时候,浇水、锄草的劳动,孩子们干得已经轻车熟路了。活干多了,并不觉得累,反而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愉悦感,这种情感,正如高尔基说过的那句话一样。 过五一劳动节,是朴素乡村人用自己的方式庆祝这个节日。几盘难得的荤腥菜肴,加上多弄几道咸菜,简单的杯盘罗列,节日的气氛被烘托得浓郁。父辈们会小酌几口,谈谈日子里的苦,说说下一段时间的打算,再畅想一下美好未来。那时,用劳动致富,卖卖力气让日子过得更好,是乡村人坚定不移的目标。 后来,我家搬进小城,父母从事自由职业。虽然还是为生活打拼,但劳动强度已然没有乡村时那么大。单城市安逸的生活并没有改变父母对劳动的认知,他们常常教导我们,享受日子的同时,不能忘了根,我家早就把劳动定为家风,祖父那时如此,轮到父亲这辈如此,我对儿女也如此。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在劳动的过程中得到身心的净化,这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所赋予的。我想,不管时间几多变迁,经过生活的磨砺而懂得精神赋予,这样才更有教育意义。
劳动促和谐
□ 清秋
我居住的小区是20世纪90年代建成的,邻里不断地搬进搬出,我旁边的和对门的邻居20多年里至少更换了五六次。年近五旬的我算是小区的“土著”了,但对绝大多数人并不熟悉。尤其随着工作节奏越来越快,楼上楼下的邻居更没有几个认识了。特别是一些年轻人,每日早出晚归,即使在楼道里见了面,也不知道是不是邻居。
我只有和个别长辈面对面时,才会热情地打个招呼,只是这样的机会很少,每日遇到最多的还是那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或可爱的孩子们,时间一长也就习惯了。
那日,我这个老党员按党委要求到社区办理“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社区的负责同志很热情,迅速办完了手续,并告诉我,也许很快社区就有活动。
果不其然,周五下班时,社区负责人打来电话,要求周六一早到车棚附近集合,党员们一起对小区的废旧自行车及各种垃圾进行清理。
自从小区建成入住后,我见过很多次这样的治理工作,但从没参与过。带着莫名的兴奋感,我周六一早就来到集合地。
车棚的墙上已挂上了一面宣传旗帜,工作人员见我到来,麻利地递过来一件红色坎肩,并请我在旗子上签字。旗子上已经有人签过了字,我也颇有些仪式感地规规矩矩签上了自己的大名。
随后,在做过自我介绍后,小组长带领我们几位看着眼熟就是不知道各自住在哪里的人,做起了清理工作。
我们一面干活儿一面聊天儿,很快地,我就知道了30多岁的小王是半年前搬来4号楼的,二十来岁的小朱原来和我一个单位,只不过他倒班平时基本见不到……大家越说越开心,觉得一个小区里的邻居,原来谁也不了解谁,也着实有些“不仗义”。
很快地,活儿干完了,大家的热情却意犹未尽,继续帮别的小组劳动,结果很快又知道了很多人的“小秘密”。
一上午的劳动,收获的不仅是清理成果斐然,更大的收获还在于通过接触认识了很多朋友。大家都感谢社区领导安排的这次活动,并强烈要求今后多组织,有时间一定要来参加。
几次活动后,我这个社区非活跃分子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每天上下楼也不再颔首低头,而是抬头挺胸。看到年老的、年轻的和年少的人,都会亲热地打个招呼,甚至停下脚步说两句话儿,轻松的氛围遍布了整个小区。这真是劳动促邻里和谐,让陌生人变熟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