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晓雪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强调,向海图强,开放发展。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近期,国家高端智库可持续交通创新中心、北京交通大学聚焦南向高水平对外开放,赴广西开展深入调研。
这是一场跨越上千公里的调研,也是一次跨越百年梦想的共鸣。
三天时间,我们实地调研了南宁港、钦州港、防城港、平陆运河青年枢纽船闸、东兴中越界河、崇左凭祥友谊关,见识了全国首个海铁联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水铁联运自动化码头、中越首个跨境货运通道智慧口岸,感触颇多。
从南宁到北部湾钦州,直线距离不到100公里,货轮,却只能到广州出海。大宗货物若从广西出海,需经公路或铁路运输至北部湾港出海,成本较高。如果能有一条更加便捷的出海通道,可以连接西江流域和北部湾海港,向西直通南宁、百色并达云南,向东连接粤港澳大湾区,向北直达柳州、来宾并通贵州,向南由北部湾出海,便是对广西区位优势、对西南地区经济社会效益的整体提升。
百年前,孙中山先生就有了对这一区域的整体构想,这些都体现在《建国方略》中。在《建国方略》中,孙中山先生指出“钦州为第二大港”,把南宁和钦州作为西南地区的出海通道纳入其总体规划。这与今天建设平陆运河、珠江黄金水道和北部湾港的主旨不谋而合。
跨越百年,走进新时代。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推进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蓬勃发展、平陆运河开工,以及广西深化同以东盟为重点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曾经的西南边陲正逐步变为对外开放的“桥头堡”。
——道路通,百业兴。平陆运河建成后,将缩短航程560公里,物流成本降低70%,5000吨级货轮可直达东盟,每吨货物的运输成本比铁路低40%、比公路运输低70%,成本优势将重塑区域的产业格局。这条黄金水道,正在重新定义中国西南的发展格局,在北部湾畔铺展开一幅面向东盟、连通世界的开放新图景。
——“宜水则水,宜路则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在不断扩展。广西围绕主通道建设,统筹铁路、公路、水路、航空通道规划布局,全面推进快速网、干线网和基础网建设,有效提升陆海空互联互通水平,着力打造国际综合运输大通道。现代化物流枢纽体系加快形成。当前,西部陆海新通道已初步形成北部湾港海铁联运班列、中越跨境班列、中南半岛跨境公路班车等多种物流组织模式,通道物流规模持续快速增长。
——对外“走出去”步伐加快。“一湾相挽十一国、良性互动东中西”。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大力发展向海经济,促进中国—东盟开放合作,办好自由贸易试验区。广西独特区位优势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支撑保障下,正转化为开放发展的新优势,全方位形成以大开放引领大发展的崭新态势。
奔波的旅途中,有幸经过孙中山铜像及孙中山逝世周年纪念碑所在地钦州港仙岛公园。拾阶而上,中山先生铜像矗立眼前。他远眺大海,壮观的景色尽收眼底,繁忙的运输场景,百舸争流的新时代,今日之中国,这盛世正如您所愿!
(作者单位:可持续交通创新中心、北京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