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五一”假期临近,水上旅游热度持续攀升,水上交通安全保障工作面临大考。春日里,江河湖海尽显旖旎风光,水上交通串联起沿途如画景致,吸引大量游客纷至沓来。为兼顾假期水上观光需求与客运航行安全,各地水运人迅速响应、积极作为,通过加强船舶安全检查、科学优化航线规划、完善应急预案等措施,提前做好各项部署,全力营造安全、舒适的水上旅游环境,让游客尽享快乐旅程。
轮渡勾勒武汉城市烟火
□ 见习记者 徐天健 全媒记者 魏鋆依
“我和室友专门跟着小红书攻略来体验武汉轮渡,果然不虚此行!”来自上海的大学生沈同学兴奋地向记者展示手机里刚拍的长江美景。1.5元的亲民票价,沿途可饱览黄鹤楼、武汉长江大桥、龟山电视塔等地标风光,让他赞叹武汉轮渡是“性价比之王”。
随着“五一”假期临近,武汉水上旅游市场已有升温迹象,武汉轮渡成为众多游客和市民体验水上风情的热门之选。4月23日,记者走访武汉关轮渡码头,只见码头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人群中,有外地游客专程前来“打卡”,有本地市民日常通勤,还有外卖骑手借助轮渡高效配送。水上交通与旅游观光需求交融,码头上已初现小长假氛围。
同样被轮渡吸引的还有来自山西吕梁的刘同学,在武汉本地朋友的推荐下,他在游览完江汉路后选择乘船过江前往武昌继续行程。“武汉轮渡方便了游客快速往返长江两岸,既省时又可赏景,一举两得!” 刘同学对轮渡的便捷性赞不绝口。
除了游客,武汉轮渡更是许多“外卖小哥”的日常工作“利器”。刘先生是一名外卖骑手,他告诉记者,由于电动车无法通行长江隧道,而绕行长江大桥又会增加配送时间,因此轮渡成为他们跨江送餐的优选。“安全、省时,还能避免堵车,轮渡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我是武汉人,对长江有着深厚的感情。个人认为坐轮渡是感受武汉风情的最佳方式之一。”方女士在码头候船时感慨道。她表示,尽管现在过江方式多样,但轮渡承载着许多武汉人的记忆。每逢节假日,她仍会选择乘船,感受江风拂面的惬意。“看着两岸高楼林立,江面船只往来,能直观地体会到这座城市的发展与活力。”
轮渡停靠武昌中华路码头后,电动车与行人分批有序离开,秩序井然。在武汉,轮渡既是来汉游客赏景的“性价比之王”,也是外卖小哥们的“民生刚需”,更延续着本地居民的城市记忆。这个假期,武汉轮渡将继续承载游客的欢笑、骑手的奔波和市民的怀旧,成为长江上一道流动的风景线。
智伴游轮穿三峡
□ 全媒记者 许愿
“五一”将至,“重庆—宜昌游轮航线”热度飙升。4月23日,记者从重庆市水运协会获悉,目前多家三峡游船公司“五一”假期的票已售罄,与去年同期相比,售票总量有所增长,载客率达100%。在旅游服务提质升级的浪潮下,相关管理部门和航运企业以智慧科技、特色服务与安全保障为抓手,为游客打造高品质的三峡水上之旅。
“智享船舱”为游轮服务注入智慧动能。去年10月,在重庆市港航海事事务中心的指导下,“智享船舱”系统正式上线,通过整合船舶房卡、游客电子登船码等信息,能够按国籍、团队自动分团分餐,依据游客需求提供自费景点一键预订服务。该系统从船舶设施、人员操作、游客体验三个层面提升效率与体验,目前已在美维系列游轮渝宜线全面应用,黄金游轮也即将引入,让游客畅享便捷出行。
重庆长江轮船有限公司旗下“长江叁号”游轮以创新服务打造高端体验,作为交通运输部首批“特色文化游”精品航线示范船舶,其按国内绿色智能船舶最高标准建造,推出“一票制”无忧行服务与游轮管家全程陪伴,并与重庆市曲艺团合作带来驻船演出。
今年3月,该公司与中免集团联合打造的“俪乐廊”免税店在船上开业,荟萃全球潮流名品,进一步提升品牌价值。从硬件设施到文化购物,“长江叁号”全方位满足游客对舒适、尊贵旅行的期待。
世纪游轮兼顾舒适与安全,打造“移动的文旅度假胜地”。全船超50%的公共观景休息区、超2000平方米的顶层甲板,搭配融合地域特色的主题餐饮、儿童托管等贴心服务,让游客尽享惬意时光。在安全保障上,冠达世纪游轮安全管理委员会今年成立,作为公司安全生产最高决策机构,统筹各中心板块安全工作,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游客安心出行。
据悉,冠达世纪游轮等企业年内将有6艘游轮在建或开工,未来,重庆游轮行业将持续以创新为驱动,推动长江三峡游轮旅游迈向更高品质,为游客带来更多惊喜。
乘船览胜品闽情
□ 全媒记者 王有哲
四月的福建,海风轻拂,碧波荡漾。
4月23日晚,随着夜幕降临,厦门旅游客运码头的游客队伍排起了长龙,等待乘船夜游厦门湾的游客络绎不绝,“我们是从外地过来的,特意来打卡看夜景。”游客陈女士笑意盈盈地说。
随着交旅融合发展的新格局逐渐形成,水路旅游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其经济增长引擎的作用快速显现。福建以国内水路旅游客运精品航线试点为先导,积极探索水路旅游资源开发与水路旅游客运发展的新路径,助推交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近日,记者登上“学习号”客轮,开启了一场“海上学党史”的曼妙旅程。“学习号”客轮是福建打造的3条国内水路旅游客运精品航线之一,也是福建一张融合新媒体、传播新思想的崭新名片。在历时1小时的航行时间里,“学习号”客轮从厦门港出发,经鼓浪屿、厦大白城、鹭江水域,再回到厦门港。
区别于传统平面式的大平层展馆,“学习号”船体分为上中下三层,立体式空间让乘客可自由在全船9个功能分区进行体验、学习。“在‘学习号’航线,可以体验革命歌曲竞猜、党史知识‘一站到底’竞赛、党史拼图、合唱革命歌曲等互动学习项目,通过AR、VR等前沿技术,开展场景化党史学习教育,可以进一步提升体验者的参与感和学习获得感。”航线负责人黄晓莉说。
近年来,福建用一湾碧水书写交旅融合新篇章。福建不断丰富水运交旅融合发展的内涵,拓展交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平潭是国务院批复建设的国际旅游岛,日落时分,平潭“福往福来”海上观光游同样也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前来“打卡”。
站在“海坛1号”游轮甲板上,海岛风光尽收眼底,海蚀奇观美不胜收。“‘海坛1号’是全省首艘以‘福文化+探秘海洋’为主题的观光游船,总吨位837吨,最高航速15节,最多可容纳约290名乘客。”福建平潭海上观光游轮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锋说,为了让游客畅享“福文化”之旅,游船集互动体验、休闲娱乐、观光打卡等功能于一体,推出了活力海上追风、舒心海上食光、欢乐海上摄影、浪漫海上逐日等主题航班,为游客提供多样的海上旅游体验。
“让游客既能享受碧海蓝天的自然之美,又能感受闽都文化的深厚底蕴。”福建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该省将聚焦打造精品航线,提升船舶设施品质和水路旅游服务质量,引导各地市进一步丰富和创新水路旅游服务产品,高标准打造一批功能完善、便捷舒适、安全绿色的精品航线,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美好的水路运输和旅游生活服务。
鸭绿江畔赏春光
□ 全媒记者 王寅娜 通讯员 王会文
“之前一直在影视作品和书本中了解丹东,今天我终于来到了这座‘英雄之城’。上午我登上了鸭绿江断桥,感受到了大桥的宏伟,刚刚又乘船欣赏到了两岸秀美的风光,这次丹东之旅真的特别棒。”“五一”假期即将来临,来自江苏的张女士站在鸭绿江1号码头,一边整理着刚从游船甲板上拍下的风景照,一边对记者感叹。
当“丹东号”游船缓缓靠岸,船头橙色救生圈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醒目。甲板上,丹东海事局执法员刘立东正协助船员疏导游客:“请大家注意脚下台阶,带小朋友的家长请抓好护栏……”此时,他胸前的执法记录仪闪烁着红光,详细记录着每一个安全细节。刘立东告诉记者,海事部门已经完成了所有涉客船舶的安全检查。
丹东是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它东隔鸭绿江与朝鲜新义州相望,南临黄海,拥有独特的沿江、沿海、沿边地理优势。来到鸭绿江畔断桥,这是原鸭绿江大桥被炸毁后的残余部分,该桥在抗美援朝时期承担起中国人民志愿军过江、军需物资供应和后方支援前线的运输任务,是抗美援朝战争的重要历史见证。在这里,许多游客身穿朝鲜族服装,合影留念,让记者不禁感叹这来之不易的盛世繁华。
近年来,海事部门和地方政府、文旅企业联合推出“鸭绿江畔 丹东真好”文旅品牌项目,这是“海事+文旅”深度融合模式的一次探索。游客可以乘游船途经鸭绿江断桥,观赏界河沿岸秀美的风光。
为了确保鸭绿江旅游安全,在丹东浪头海事处,巨型电子屏实时跳动着鸭绿江水域的船舶动态。屏幕左侧,“智慧海事”系统中正闪烁着最新预警:“下午2点将出现5级偏南风,需注意游船横摇风险。”
“我们每天要处理200余次船舶报告信息。”值班人员张良盯着屏幕介绍,“‘五一’期间,鸭绿江水域预计日均客流量超10000人次,13艘主力游船日均往返12个航次。为了保障船舶营运安全,我们给每艘船都安装了‘客渡之眼’客运船舶智能监管系统,利用视频大数据和AI技术,对乘客人数、船舶航行状态等进行自动监测与预警,一旦发现异常,我们就会自动预警。”话音未落,他看着鸭绿江上过往船舶,朝着对讲机喊道:“‘安东游5号’请注意,目前江上过往船舶较为密集,请你船注意避让。”
晚上8时50分,鸭绿江断桥在景观灯的映照下勾勒出金色轮廓,最后一班载着游客的游船缓缓靠泊。甲板上,游客们兴奋地交流着游览途中的见闻感受,而船尾处,执法员李申正俯身认真检查船舶缆绳,确保靠泊安全。手中的值班日志上详细记录着当日工作情况:累计检查船舶19艘次,纠正隐患问题4处,协助转移身体不适的晕船游客1人……一条条记录尽显海事执法人员的严谨与担当。
此时,岸上的夜市正传来阵阵喧闹,而在江面另一侧,海事趸船上的信号灯始终明亮,24小时值守的信号台如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
据了解,“五一”期间在鸭绿江断桥景区1号、2号码头,预计同一时间里最多有13艘游船满载游客行驶。随着游客数量的大幅增长,涉客船舶的安全运营成为重中之重。丹东海事局提前部署,多措并举,全力守护水上交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