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虻噆肤,则通昔不寐矣”“蚊声雷动惊残梦,起坐搔头耳欲聋”……从古至今,蚊子都是让人无比懊恼的存在。最近,大家应该感受到了,2025年的第一波蚊子已经出动了。蚊子的“恶魔之吻”不仅会带来钻心痒,而且还可能传染各种疾病。蚊子至少携带了300多种病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约有72.5万人死于由蚊虫叮咬引起或传染的疾病。本期就来谈谈蚊虫叮咬如何防护——
A不同种类蚊子可传播不同疾病
被蚊子叮咬了,不仅红肿瘙痒,最让人担心的还是传播登革热、疟疾这样的传染病。我国已知的蚊子主要是库蚊和伊蚊等,不同种类的蚊子形态、习性、可传播的疾病都不一样。
微小按蚊
我国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区域。其体型较小,通体有白环条纹,多为灰黑色并布有白斑纹,无茸毛。成虫常栖息于牛房猪舍中。曾是广西疟疾的主要传播源,是使得广西曾经疟疾高发。
东乡伊蚊
分布在我国辽宁至广东之间各沿海地区。通体呈褐色,足部有白环,前部有白条轴线。是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的传播媒介,白纹伊蚊在公共卫生领域备受关注。
埃及伊蚊
在我国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云南等热带地区。其通体黑色,有白色斑纹,形体修长。是蚊虫中最善于飞行的种类之一。埃及伊蚊偏好人血,是登革热等疾病的重要传播媒介,被认为是最危险的蚊虫之一。
雷氏按蚊
分布在我国江苏、安徽、浙江等南方地区有着广泛分布。翅膀布有黑灰色斑点,通体呈灰色,着落时头低腹高,身体呈锐角倾斜。吸食人畜血液并传播疾病。
大劣按蚊
我国主要分布于海南和广西、云南等密林中。体型较大,有明显的足节,胸部长有茸毛,翅上有黑斑蚊。通常白天在野外休息,日落后潜入室内叮咬人类。偏好人血,是我国丛林地区疟疾的主要传播源。
骚扰阿蚊
我国除东北外其他地区都有记录,集中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属于大型蚊虫,其喙向下弯曲,身体长有细鳞茸毛通体呈棕褐色。夏季夜晚畜舍厕所内分布密度大,叮咬毒性强,偏好牛血。
三带喙库蚊
我国除青海、新疆和西藏外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因其喙和跗节有明显的白环而得名。体型较小,有细鳞茸毛。成虫后栖息于室内、猪圈鸡舍中,以吸食动物血液为生。是流行性乙型脑炎和班氏丝虫病的重要媒介蚊种。
淡色库蚊
除南北两极外,全世界范围内皆有分布,是我们生活中,在室内最常见的蚊子。根据其体色和体型,划分众多亚种,通常体色有灰或淡黑色,翅无斑纹,身体着落时呈平衡状态。成虫大多在夜间活动,杂食性,夏季黄昏后叮咬人畜;幼虫喜生于污水中。淡色库蚊可以传播丝虫病、西尼罗热、脑炎等媒介传染病。
白纹伊蚊
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辽宁省以南的广大地区。其翅无斑,身体大多为黑色,并且有白斑纹,其足有白环。成虫喜欢在日落日出时活动,攻击性极强,有趋光性,能在白天叮咬人畜。
中华按蚊
主要分布于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我国除青藏高原地区外,各地均有分布,特别是南方湿润地区。其翅前有淡鳞白斑纹,有褐色茸毛,身体通常呈褐色,腹部呈灰色。在蚊科属中,体型中等。因传播疟疾而被称为“疟蚊”,是我国数量最多的蚊科亚种。
B为什么有的人更招蚊子?
我们在生活中会发现,有的人非常容易被蚊子叮咬,而有的人却完全没有这种困扰。蚊子到底是怎么挑选要叮咬的人?原来,人对蚊虫的吸引程度是有差别的,招不招蚊子,一定不是因为血型、性别,也不是靠长相。蚊子主要是靠人体的气味来挑人的。
蚊子偏爱某些人群,主要与人体散发的气味、体温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有关。蚊子通过这些线索寻找目标,所以某些人自然更容易成为蚊子的“宠儿”。
体温较高的人更容易吸引蚊子。蚊子对热敏感,体温高的人往往会散发出更多的热量,这种热量对蚊子来说就像是灯塔一样的存在。运动后,体温升高的人可能会发现自己更容易被蚊子叮咬。还有一种说法是,怀孕女性由于体温较高和呼出更多的二氧化碳,也更容易成为蚊子的目标。
汗液和体味也是吸引蚊子的关键因素。人体分泌的汗液中含有乳酸、尿酸和氨基酸等成分,这些物质对于蚊子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特别是那些汗腺活跃、容易出汗的人,或者是刚刚运动完的人,往往会发现自己是蚊子的“最爱”。而某些人天生的体味也可能会对蚊子产生致命的吸引力。
虽然有些人天生容易招蚊子,但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我们还是可以减少被蚊子叮咬的几率: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澡可以减少汗液和体味的吸引。穿浅色衣物,因为蚊子对深色衣物更敏感。使用蚊香、驱蚊液等防蚊工具也是不错的选择。保持室内通风,减少二氧化碳的积聚,也能有效降低蚊子的“光顾”频率。
C如何选购驱蚊产品?主要看有效成分和浓度
近年来,驱蚊产品频繁更新换代,蚊香、花露水到驱蚊液、电蚊香等,各类新产品层出不穷。驱蚊产品虽然有效,但如使用不当,也会有一定的安全隐患。那么,这些产品对人体有没有副作用?选购、使用时,我们该注意什么?
驱蚊产品属于农药范畴
相关资料显示,驱蚊花露水指的是添加了驱蚊成分的花露水,常见有效的驱蚊成分包括:驱蚊酯、避蚊胺等。根据我国颁布的《农药管理条例》规定,预防、消灭或控制蚊、蝇、蜚蠊、鼠和其他有害生物的卫生杀虫剂,都是“农药”,纳入农药管理范围。
例如驱蚊花露水,就是在花露水中加入了驱蚊药物,产品属于“农字号”并纳入农药管理;而没有任何驱蚊作用的普通花露水则属于“妆字号”,不纳入农药管理范围。
此外,2021年9月发布的《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防蚊驱蚊类产品认定的意见》指出,如果产品的标签、说明书标明该产品具有防蚊驱蚊功能,无论其有效成分是化学成分还是植物源性成分,该产品都属于农药范畴,依法应当按农药进行管理。
一般来说正规厂家生产的驱蚊花露水在面市前都进行过严格的药效、毒性试验,还是可以放心使用的。
不过,业内人士建议,户外玩耍或工作时可涂抹驱蚊花露水,而家庭的日常驱蚊,最好不要天天将驱蚊花露水涂抹在皮肤上,虽然其毒性小,但经常使用也会有影响,家庭驱蚊可采取安装纱窗或挂蚊帐等传统方法。
如何选择驱蚊水
消费者要注意有效驱蚊成分的浓度,在使用时控制使用频率和喷雾覆盖范围;注意查看产品的使用方法,按照产品说明中的用法使用产品,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困扰。同时,消费者还需要了解产品成分,针对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产品,以防出现对产品过敏等不适情况。
蚊香和电蚊香片、电蚊液的有效成分是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适合晚上睡觉时使用,但应避免长时间密闭空间使用,房间需保持通风。
驱蚊喷雾、驱蚊乳、驱蚊液适合在出门前使用,常见的成分有三种:
避蚊胺:适用于2个月以上婴儿,但浓度不宜超过10%;
派卡瑞丁:低刺激、气味温和,与避蚊胺相比安全性上大有提升,对皮肤的刺激性也更小。但不推荐给2个月内的婴儿使用。
驱蚊酯:它的最大优点就是安全。在各种驱蚊剂中,是唯一可以给婴儿、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使用的一种。
专家提醒:很多人喜欢一些纯天然绿色的驱蚊产品,但目前来看,没有发现真正能够驱蚊的产品。不要被天然所迷惑,天然的并不见得有效,天然的并不见得毒性就低。
使用驱蚊水的注意事项
一
大量出汗,会缩短驱蚊液有效保护时间,注意及时补充喷涂。
二
孩子皮肤如有衣服覆盖,只需在衣物上涂抹驱蚊液。
三
成人可以先将驱蚊液喷在手上,再涂在孩子的皮肤上。
四
即使再温和的成分,都不要将驱蚊液涂在孩子的手、眼睛、嘴巴、伤口或者发炎的皮肤上。
五
从室外回到室内后,尽快清洗孩子涂抹驱蚊液的皮肤和衣物。
六
如果使用防晒产品的话,先涂防晒,再涂驱蚊液。
七
其他宣称“天然植物成分”的驱蚊产品,因没有足够的研究支撑其对孩童的无害性,都不建议3岁以下儿童使用。
温馨提示
不想家里招蚊子记住这4个动作
脏乱的环境不仅直接为病菌滋生提供了温床,更通过蚊虫等媒介增加了疾病传播的风险。
在春夏季要从消灭滋生地等方面整治家庭内的环境卫生。有效的做法是4个动作“翻、倒、清、刷”:
翻户外空瓶、旧盆、轮胎等积水容器;
倒掉室内外积水;
清理屋后的杂物堆、花坛和排水沟;
定期刷洗水缸、水桶、花瓶,破坏蚊卵附着。
民间流传的“驱蚊大法”靠谱吗?
民间流传的驱蚊大法可以说五花八门,这些方法靠谱吗?一起了解——
吃B1能驱蚊?
没有科学证据支持。蚊子靠气味等判断目标,维生素B1并不会改变人体气味。
驱蚊草比如驱蚊香草、薄荷、薰衣草等能驱蚊?
这些植物本身只能散发微弱香味,不具备有效驱蚊的浓度。
放大蒜、香料在窗边能驱蚊?
几乎没有实质效果。
使用光诱捕式灭蚊灯能驱蚊?
要客观理智看待。因为有人存在的时候,如果让蚊子在光和人体之间做选择题,人体对蚊子的吸引力远远大于光。
用超声波驱蚊器能驱蚊?
多项研究表明蚊子感受不到超声波,其对蚊子几乎无效。
本版文字综合湖南日报、上海疾控、半岛都市报、南方网、中国水运网等媒体报道
本社地址:武汉市江岸区青岛路7号 联系方式:(027)82767465 订阅:全国各地邮局 定价:全年300元 印刷单位:长江日报传媒集团印务分公司 地址:武汉市谌家矶大道119号 印刷质量监督电话:(027)82329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