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港口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5年5月21日 星期
数智赋能 枢纽升级
广州港实干笃行谱新篇

广州港南沙四期。 本报资料室供图

□ 全媒记者 张植凡 通讯员 曹畅

“五一”小长假期间,广州港车船往来穿梭,机械运转不停,职工坚守岗位,以实干交出亮眼答卷:南沙一二期码头在港作业63艘次,同比增长约20%;南沙三期靠泊作业船舶超252艘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超7.59万标准箱;南沙四期日均靠泊班轮2艘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超1万标箱……这正是当下广州港蓬勃发展的生动剪影。

在技术创新、航线拓展、专业服务等更多领域,广州港持续涌动着创新与奋进的热潮,更多活力奔腾的精彩故事正不断上演。

智慧港口建设成效显著

在智慧港口建设浪潮中,广州港南沙港区凭借技术创新,智慧港口建设成效显著。

近日,南沙四期全自动化码头第四批自动化设备中的20台北斗导航无人驾驶水平运输智能引车(简称“IGV”)全部抵港。至此,南沙四期IGV车队扩员至158台,标志着国内单一码头最大的IGV车队系统全面成型,进一步提升智慧港口装卸服务能力。

据悉,南沙四期全自动化码头IGV的电池、电机、控制器、编码器等关键组件均实现国产化,有效降低了设备制造成本和后续维修所需备件供应周期,保障生产经营设备利用率。

同时,南沙四期科学实施“同步装卸”“自动化过驳”等工艺,优化任务分配与翻箱技术,强化自动化系统功能,新增优化多项功能,并构建“四位一体”智能应用体系,以数据驱动决策。今年一季度,斩获5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和2项软件著作权。

此外,南沙三期码头这个自动化改造示范区近日也迎来了“关键拼图”——南沙三期“前沿设备远控半自动+堆场设备全自动+水平运输自动驾驶”的自动化全流程作业示范区里,四辆身披“橙色战袍”的港口自动驾驶集装箱牵引车“上岗”。

如今,南沙三期从集装箱装卸、堆场调度到水平运输,所有环节均实现自动化联动,解决了传统自动化港口的协同难题,为广州港提供了可复制的“南沙三期方案”,推动广州港加快向数智化港口转型升级,为粤港澳大湾区传统码头改造升级提供可复制经验。

枢纽通道能级大幅提升

4月29日上午,“中远海运伏尔加”轮稳稳停靠广州港南沙二期码头,广州港首条直航南美西岸的WSA3航线正式开通。该航线将广州南沙港与秘鲁钱凯港、墨西哥曼萨尼约港、智利圣安东尼奥港等拉美核心港口串联,将助力粤港澳大湾区与拉美西岸地区的物流通道全面升级,为中拉经贸往来再添黄金通道。

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邦成表示:“目前广州港积极构筑世界范围的港口‘朋友圈’,不断提升港口能级,助力广州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枢纽门户。同时,也积极推广‘湾区一港通’等快速通关模式,加快集成供应链要素资源,以优质的全程物流服务助力广州建设‘枢纽+通道+网络’体系。”

近日,一列满载货物的海铁联运专列从衡阳南站鸣笛出发,仅18小时便抵达广州南沙港,随后货物无缝衔接海运船舶发往全球,标志着湘粤非铁海联运通道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为“湖南制造”开辟了一条直达全球市场的“高效通道”。

近年来,广州港积极融入国家“双循环”战略,以“枢纽+通道+网络”的现代物流体系为抓手,持续深化与湖南的跨区域合作。目前,湘粤非铁海联运通道累计发运班列突破1200列,成为湖南五大国际贸易通道之一,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据悉,2025年1—4月,衡阳湘粤非班列发运货值超27亿元,同比增长4.8%,充分彰显其作为“湘品出海”南向主通道的发展潜力。

为保障班列高效运行,广州港联合铁路部门及本地物流服务商多方协作,推出优化物流方案,构建“三优先”绿色通道,对货物实施优先组织、装卸、查验,实现货物“即到即装、即装即运”的高效运转;依托通过南沙港TOS系统(码头操作系统)打破货场与码头信息壁垒,实现港站一体化运作,借助铁路“95306”APP实现客户在线追踪货物轨迹,让智慧物流平台深度赋能供应链运营体系;提供运价下浮政策,联合船公司推出优先用箱、优先靠泊等服务,切实降低企业综合物流成本,形成从运输效率到经济效益的完整服务闭环。

记者从广州港集团获悉,未来,该集团将持续秉持开放合作的理念,通过“国际班轮航线+穿巴支线/海铁联运班列+内陆港办事处”的多元化网络布局,把优质服务延伸到内陆企业“家门口”,为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推动国际贸易繁荣注入新动能。

冷链物流服务实力雄厚

5月18日,德翔海运榴莲快线船舶“德翔厦门”轮靠泊广州港南沙港区,搭载92柜约1564吨泰国榴莲鲜果,经南沙港区快速分拨至湾区市场。

随着东南亚水果贸易旺季到来,广州港南沙港区迎来泰国榴莲进口小高峰。为保障重点冷链货物快速通关,南沙口岸单位与港口协同发力,以高效服务链筑牢榴莲进口“绿色通道”。

广州市港务局针对榴莲等水果生鲜类货物,实行优先进港政策,通过高效统筹广州港出海航道、引航、锚地和调度“四统一”管理,落实“即到即引航,即离即引航”的调度引航服务,确保榴莲到港装卸时效。

在港口运营层面,南沙港区组建专业客服团队,实时掌握市场动态,协同南沙口岸各单位制定全流程快速通关预案,积极配合做好各物流环节的保障工作。码头科学调配冷藏箱堆场资源及装卸设备和人力资源,并预留专用拖车,实现货物从卸船、转运至海关查验场地的无缝衔接,为水果生鲜类货物进口企业提供到港后的“一站式”精细化服务。

据悉,广州港南沙港区已连续5年运营“榴莲快线”,成为全国最大的榴莲海运进口口岸。截至5月中旬,今年已累计接卸榴莲快船近40艘次、超25500吨。

目前,南沙国际冷链项目3座多层冷库总库容达22.7万吨,可满足162个冷藏箱同时查验,保障冻品“全流程不断冷”。

南沙港区雄厚的冷链硬件实力,加上高效稳定的通关环境与专业服务体系,持续增强了国际船公司在南沙港加密航线布局的合作信心。

作为华南地区重要的冷链物流枢纽,南沙口岸全力打造特色鲜明的水果进口品牌口岸,为广州外贸保稳提质、建设国际航运枢纽持续赋能,推进双边经贸活力不断迸发。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15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8.0下浏览